火葬场替身不干了(86)
“这可不好说,毕竟夫妻一体……”说话的人语气莫名。
她跟敬昌侯府多少有些亲戚,看不惯这几日王静合一个人承担所有的骂名,而平日里在秦府说一不二的秦伯民却突然隐身了一般。
心中有气,她说话也不怎么客气,“而且据我所知,王夫人可是事事都听她相公的!”
相熟的人们正交换着自己探听得来的趣事。
忽见一头发灰白、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院中。
想来这位就是秦大人请来的大儒——杨红生。
这位大儒与先帝在位时的刘、李双相是同窗好友,二相皆引其为毕生知己,赞其学问才识,再三向皇帝举荐其人。
然而杨大儒志不再仕途,只意在山水之间,享教书育人之乐,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十年的时光里,他手下教出的贡生数不胜数。
但是杨大儒因为年事已高,几年前便不再开设学堂,年前众人都未曾想秦伯民秦大人竟有如此大的面子——
可以将人请来做自家的私塾!
见到杨大儒,原本客套而随意谈着帝都奇闻趣事的诸位都安静了下来,面上不自觉带了些许的恭敬。
“杨先生您来了!”
见状,秦伯民不自觉挺了挺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风会把每一家的秘闻传便帝都的每个角落。而且年节期间,众人赋闲在家,所以小道消息就传得格外的快些。
只不过几天时间,便是整个帝都都知道他过年时被赶了出去,秦府不是他秦伯民的宅子了。
还有王静合……
实在是丢人的很!
这几日就连他那向来喜欢找个机会就到自己家占便宜的大舅哥都躲着自己走。
就连今日的相聚,秦伯民都暗自觉得同僚们看他的眼神颇有异色,隐隐藏着鄙夷。
夫妻本就是同床共枕之人,王静合轮落成为整个帝都的笑话,他又怎么能够完全割席呢?
而且向来文人的骨头最是傲气,一旦他们心中有了鄙夷轻视,再想得到他们的夸赞尊敬可就难了。
要趁他们未知全貌、半信半疑之时,将自己完全洗干净,将他们眼中的轻视之色抹去。
这才是秦伯民办这场宴会的主要目的,因而杨大儒一出场,他便表现得十分热切熟络。
“杨先生,科考是大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为了表示重视,就给您办了一个开学宴,正巧是年节期间,咱们还可以借此聚上一聚,希望您不要介意!”
杨红生本就不是多么喜欢热闹的人,如今是刚从附近的神女祠里祭拜回来。
秦伯民又有意打了他个措手不及,从未让他知晓这件事情。
他进门看到如此多的人打量着自己本来心中就有些许不耐,可看着秦伯民真挚陪笑的模样,又不能说些什么。
不看僧面看佛面,此人毕竟是秦仲生的哥哥!
“来来来,那边是风口,您做我这个位置!”
秦伯民也不会给他拒绝的机会,拉着他就要往主位上坐,表现出一副亲密热情的样子。
桌上其余同僚神色各异,这杨红生除了自己是一位有能耐的大儒,三书六部里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他的学生。
之前还有传言说杨大儒就是为了躲自己这些学生的宴请,才驱车在过年期间带着夫人赏山玩水去了。
他们原以为这次他能来帝都当私塾是为了五斗米折腰,毕竟秦伯民身后有一个江南首富,他出手向来阔绰。
可如今又见二人这般相处?
这可不似简单的雇佣关系!
杨大儒竟然真的是会给秦伯民这么一个四品小官面子的!
惊叹之余,一时看向秦伯民的眼中多了几分敬意,能被这般有风骨、有才华的人认可,想来秦伯民也定不会如同流言蜚语里揣测的那般……
那先前因为流言而生出的些许轻蔑与不屑竟是被消散了。
见目的达成,秦伯民嘴角的笑意更实了些,趁众人不注意给身边小厮使了个眼色。
流水席刚开始不久,那第一道菜还没转过一圈,就见一个嬷嬷慌张地跪到秦伯民面前。
“大人大人,您快去看看夫人吧!她又犯病了,如今已然晕倒不省人事!”
犯病?
宾客众人对视一眼,不是说王静合的失心疯好了吗?
去年年末时,秦家不是还大摆了宴席庆祝这件事情?
就见这嬷嬷声音一出,秦伯民就即刻站了起来,甚至因为爱妻心切,他手里的汤碗还翻在了自己身上。
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家娘子有病似的,秦伯民还叫了两位大人的女眷一同前往,说是可以搭一把手。
被点名的女眷本就不太想掺和别人的家事的,但是秦大人在众人面前恳求,她们也实在找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