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穿书](23)+番外

樊氏有心想看看菟裘鸠到底能坚持多久,索性不管。

结果没想到事情都坏在她亲儿子手上了,天天带着小儿子不干正事儿。

樊氏生怕自己好好的小儿子被大儿子带坏,干脆又重启了家庭小课堂。

正好赶上菟裘阅休沐,干脆就让做父亲的给两个儿子上课,为此樊氏甚至还特地空出了一个小院子作为专门的教学之所。

那个小院子被她布置得很好,院子里还有一个小亭子,天气好或者嫌弃屋子里光线不好比较闷的时候就可以坐在外面上课。

菟裘阅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儿子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不过一个精神抖擞一个蔫头耷脑跟前些日子几乎相反。

菟裘阅对大儿子有些莫可奈何,孩子不爱学习做家长的用尽了所有办法,现在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强压着孩子学习。

相反对小儿子,菟裘阅则是希望小儿子能别那么着急,他现在完全可以放松下来,该玩耍玩耍,该学习学习。

哎,为人父母,真难。

菟裘阅坐下之后,拿起竹简抬手轻轻敲了一下快要趴在案几上的菟裘彦,没好气说道:“坐好,你这像什么样子?你大半年未曾去学室,进度已经落下许多,这几日为父给你补一补,免得你去学室出丑。”

他纵容孩子归纵容,但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学无术,至少得学有所成,能正常通过学室考校吧?

菟裘彦有些茫然说道:“可是我和同窗们本来就进度不一啊。”

如今学室中的学生什么年纪都有,因为会被送去学室的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同年龄来划分,只是粗略地将某一个年龄段划分到一起。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这些孩子家里启蒙进度不一,到了学室之后学习进度也不一样。

像是菟裘彦这种落课大半年进度落后的情况根本不显眼,完全不耽误他去学室。

虽然去学室学习也很痛苦,但总比亲爹盯着他学要强上许多。

菟裘阅面色平静看了他一眼:“你哪里来的这许多废话?怎么?为父还教不了你吗?”

菟裘彦立刻低头认错,菟裘阅也没再废话,丢给菟裘彦一份竹简便说道:“自己看,不懂的来问。”

说完之后他懒得再看抱着竹简一脸痛苦的大儿子,转头看向小儿子问道:“娘子说你已经将《日书》上的字都学全,现在便来学《诗经》吧。”

《诗经》有许多篇章,菟裘阅特地将那些情啊爱的部分去除,生怕带坏了孩子。

恋爱脑要不得!

一旁的菟裘彦抬头问道:“阿弟为什么要学《诗经》不学律书啊?”

菟裘阅深吸口气:“看你的书,管这些作甚!”

他骂完大儿子转头看向菟裘鸠解释说道:“朝廷律书艰难晦涩,你现在读或许有些困难,再多学一点字比较好。”

菟裘鸠老老实实点头,反正菟裘阅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至于律书之类的,他早晚能学到。

菟裘阅十分欣慰,还是小儿子乖巧听话。

他让大儿子读律书小儿子读《诗经》倒也不是偏心,主要是菟裘彦进入学室比较早,在学室也只能免三年服役,所以大部分人会在三年之后选择出学室。

菟裘彦也差不多快要到时间,他需要在这之前将律书学习更深入一些,好在出来之后想办法谋个一官半职,这样便能免除徭役。

而菟裘鸠年纪还小,菟裘阅不急着把他送过去,再加上菟裘鸠努力得让他担忧就想用《诗经》来陶冶一下情操。

菟裘鸠的理解就是菟裘阅想让他丰富一下精神文明建设。

菟裘阅为了他两个儿子也是煞费苦心。

一旁的菟裘彦则羡慕地看了弟弟一眼,比起枯燥无味的律书,《诗经》都显得有意思许多!

菟裘阅对菟裘鸠的教学也更细致一些,他先选一首诗,将其读一遍,再详细解释一遍,等菟裘鸠理解无误便让他去抄写背诵。

菟裘鸠自己抄写背诵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看自己的书。

菟裘阅准备了三首诗,都不算短,觉得应该能让菟裘鸠慢慢学到他下次休沐。

只是让菟裘阅没想到的是,半天,就半天的时间,菟裘鸠就将这三首诗给背齐了!

不仅仅背了下来,甚至还连字都全部学会,单独拿出来能认也能写,诗的含义还有字词意思也能说得清晰明了。

一旁在跟律书死磕的菟裘彦整个人都惊呆了,抬头怔怔看着菟裘鸠,伸手拽了拽父亲的袖子:“阿父,这可是传说中的神童?”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见兄长之前,对其脑补的形象:综合菟裘阅和樊氏性格,外冷内热,样貌清俊的青少年。

见到兄长之后对他的印象:逗逼。

第14章

菟裘鸠看着眼前的父子两人一副震惊的表情,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该隐藏一下。

但又觉得没必要,他现在需要争分夺秒地学习。

《诗经》中很多诗原本他就读过,知道意思,所以现在的学习基本上就是学这些字的小篆写法以及重新熟悉背诵。

诗这种东西在拆分字词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之后本来就不难背,而且那么多年的学习让菟裘鸠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过程很大一部分还要培养学习思维,而菟裘鸠就相当于拿着满级技能去打小怪,当然容易。

更何况他这具身体的脑子还很好用,简直就是过目不忘,也不知道是因为年纪不大还是真的天生聪慧。

菟裘阅显然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虽然只有菟裘彦一个孩子,但小时候周围的同龄人,如今樊氏娘家那些小辈他也都见过,还从来没遇到过学习如此轻松的孩子。

菟裘阅在最初的惊诧之后回过神来不由得十分欣喜,他试探问道:“今天还能背吗?”

小孩子聪明归聪明,但一下子灌输太多也容易忘,只是菟裘阅很想知道小儿子的极限到底在什么地方。

菟裘鸠歪了歪头说道:“可以试一下,我也不知道我能记得多少。”

菟裘阅便说道:“那好,我们便试试,若是觉得累了便跟阿父说。”

菟裘鸠用力点了点头,一旁的菟裘彦也懒得看书,就想看看他这弟弟到底能神童成什么样。

最后等到傍晚,樊氏等了许久都不见父子三人,忍不住过来看了看。

结果就看到菟裘阅和菟裘彦两个人围观菟裘鸠写字,樊氏迟疑了一下还是等菟裘鸠写完之后才走过去问道:“已是日落西山,怎么还没休息?”

她说这话的时候有些责怪地看着菟裘阅,这两个孩子一个大病初愈一个体弱,都不适合长时间学习,更何况太阳下山之后温度会降一些,万一孩子们着凉怎么办?

菟裘阅这才一拍脑门说道:“是我疏忽。”

一旁的菟裘彦超大声说道:“阿母,阿母,阿弟竟是过目不忘的神童。”

菟裘鸠放下刀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心想他这个年纪跟童这个字已经没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