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138)+番外

林从也高兴坏了,因为生下的是四皇子,虽然还没起名,但应该是李从益无疑,而如今李从益被生母抚养,和他娘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

唯一有些郁闷的,大概就是王氏了。

看着丈夫这么高兴的去看另一个女子和儿子,想到自己都跟了李嗣源好几年,却怎么都没怀上,又看到自己儿子居然也很开心。

王氏忍不住拧着儿子的耳朵回屋,“张婕妤生个儿子,你这么高兴干嘛?”

“我这不是替娘你高兴么!”林从笑着说。

王氏郁闷地说:“替我高兴什么?”

“张才人凭着生子生了婕妤,孩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她当初还是宫人时就舍不得把孩子让人,现在,更是会把儿子看得像眼珠子一样,娘不用担心再被要求抚养了。”

王氏听了无语,“你就高兴这个?”

林从点点头,“儿子觉得这是个大喜事。”

王氏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林从拉着王氏坐下,“娘,你可能不理解,可儿子真想说,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当初爹爹让您抚养张氏肚子里的孩子时,儿子曾替你们卜了一卦,卜出张氏肚子里是个男孩,并且卦象上显示你们若为母子,子克母,是大凶之兆,当时儿子还不确定是真是假,如今张氏产子,儿子觉得卦象应该是真的。”

王氏听了将信将疑,“你是说她这胎若是皇子,若被我收养,我会有灾?”

林从点点头。

“那现在呢?”王氏忙问。

“现在四皇子被生母张氏抚养,应该被张氏挡了,娘您应该没事了。”

王氏听了松了一口气,却又担心,“那张氏?”

林从摇摇头。

王氏松了一口气,“张氏没事?”

“不,是没卜出来。”林从说,“您拒绝抚养张氏的孩子后,卦象就乱了,算不出来了。”

王氏听了心里有些不安,“怎么算不出来呢?”

林从摇摇头,“大概是天机变了吧!”

王氏听了云里雾里的,忍不住说:“你算的准么?”

“谁知道,不过这卜卦一事本来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能避免就避免,现在能避开,不是好事么!”

王氏听了,郁闷地心情大减,“你说的也是,只是你娘我就想不明白了,为啥秦氏怀了,张氏怀了,我跟你爹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怀呢?”

“这孩子一事,本来就讲究个缘分,娘您又何必介怀呢,再说,爹这个年纪,您就算生了,也未必是好事,还是看开点好!”

“你说的也是,”王氏叹了一口气,“你爹这年纪,能看着四皇子长大都玄,确实未知以后会怎么样。”

“所以,还是把握住当下才是。”

王氏听了顿时来精神,“我儿说的不错,把握住现在才是真的,你爹这几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娘得趁机把你媳妇的食邑拿下来!”

说完,王氏风风火火地走了。

林从莞尔,他娘还是一如既往的提到鸡娃就斗志昂扬啊!

第101章 吹枕头风啊~(一更)

王氏虽然去的风风火火, 可做事却是相当缜密。

王氏特地等着李嗣源看完孩子回来正高兴地时候,猛夸了一顿刚出生的四皇子,夸得李嗣源通体舒畅,飘飘然时, 王氏话锋一转:

“陛下如今有了四皇子, 可也不能忘了咱们小公主啊,四皇子是皇子, 等成年后自有王位和食邑, 小公主却是公主, 尊荣全靠受宠与否,陛下难道不疼疼小公主。”

李嗣源虽然可能更重视儿子,可对于小闺女,他也真疼啊,当即反驳,“朕的闺女,朕怎么会不疼。”

王氏立刻娇语道:“陛下还说疼小公主, 人家唐时受宠的公主出生就有食邑,后面不断加封, 小公主都一岁多了,小公主的食邑呢?”

李嗣源被问的一愣, “礼部不曾提这事啊!”

“一个公主,陛下您这个当亲爹的要是都记不得提, 难道还能指望礼部在意?”王氏摇了摇李嗣源。

李嗣源听了, 觉得是这个道理, “那朕明天给礼部尚书说说这事,朕的闺女,自然不能委屈了。”

王氏端了碗燕窝给李嗣源, “那陛下打算给小公主多少食邑?”

李嗣源吃着爱妃的燕窝,“礼部应该有惯例,朕明天问问礼部尚书。”

王氏可不满足这点,公主按制食邑百,要是真按礼部那套,那她还求个什么劲啊!

“臣妾听闻唐朝时公主按制食邑百,可实际上,唐朝的公主几乎没有按这个封的,许多受宠的公主,食邑都上千,唐时太平公主未出阁前,食邑就已经千,中宗时封镇国公主,食邑更是达五千,小公主自然不敢比荣宠天下的太平公主,可都是皇帝亲闺女,陛下疼闺女的心,难道就比不上高宗皇帝么?”

李嗣源听得有些意动,“可是宁儿平儿当初也才封了百食邑。”

王氏接上话,“说起这事,妾身就不能不为两个公主叫声委屈,两个公主都是陛下登基前生的,尤其是大公主李宁,宁儿出生时,陛下还未发迹,宁儿作为大姐,跟着曹姐姐操持家务,抚育幼弟,曹姐姐身体不好,宁儿小小年纪执掌中馈,说一句长姐如母都不为过。

而且宁儿的夫婿石郎又跟着陛下征战沙场,出生入死,陛下登基后,礼部按制分封,只封给两位公主百食邑,两位公主都是老实人,不曾说个不字,可妾身忍不住说一句,礼部这事做得真合乎情理么?

昔日那些唐朝皇帝,每人生几十个皇子几十个公主,每人食邑百也就罢了,陛下统共个儿子个女儿,公主还不像皇子的王位可以世袭,不过是一世荣宠,为什么就不能多封一些,封一千食邑不为过,可礼部却只给百食邑,这真不是看轻两位公主么?”

李嗣源粗人一个,生平最讨厌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能容忍别人看轻自己闺女,听了王氏的话也难免觉得礼部做的过分,“礼部这事做得确实不妥,朕的闺女,怎么就不值一千食邑。”

王氏在旁边还煽风点火,“这寻常女子出嫁后有没有底气,看得是娘家父兄给不给力,皇家公主,何尝不是如此,如今两位公主驸马一位手握兵权,一位是枢密副使,虽然两位驸马都是顶老实的人,可公主与驸马之间,还是得以公主为尊的好,宁儿和平儿两丫头,陛下何不多疼惜一点,加封些食邑,也好让两位公主在驸马面前底气十足才是。”

李嗣源点头,“爱妃说的有道理,石郎和赵郎虽然本分,可朕的闺女自然更是尊贵些。”

“那陛下明日……”王氏用手指划着李嗣源胸膛。

李嗣源立马说:“朕明日就宣礼部尚书进宫说这事。”

王氏满意了,揽上李嗣源脖子,李嗣源迫不及待地放下碗,抱着王氏去内室了。

第二天,吃饱喝足的李嗣源,回到兴圣宫,就招来礼部尚书,要给个闺女加封食邑,而且一开口就是一千五,吓得礼部尚书直接拒绝,结果被李嗣源喷了,“朕统共个闺女,别的皇帝都二十个公主,怎么也没见你们礼部那些先贤劝那些皇帝少生点,到朕这就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