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198)+番外

也就是说,这些一二品的官职,其实就是用来提高待遇加工资的,它这个职位本身到底是干什么的,大家早就没人在意这个问题了。

结果现在李从珂却直接授了冯道司空,这就导致了满朝都很疑惑,大家虽然都知道这司空是个正一品官,但具体司空这个官该干什么,大家却都不清楚。

就连吏部尚书都不清楚,因为本朝以来,甚至唐朝以来,就从没有人单独授官司空。

而且朝廷因为这事,甚至还争论了一番,百官觉得自西周时,司空就位列三公,而西周时的三公,就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冯道既然被授司空,自然应该进政事堂参与执掌朝政。

可卢文纪却反驳,自唐朝起,只有授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至于司空,那都是老黄历了,怎么能用西周、汉朝的规矩来唐朝用呢!

两方因为这事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冯道自己出面,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回京就是养老,没必要进政事堂。

不过群臣因为不满卢文纪,虽然冯道没进政事堂,但每次上朝时,群臣都请冯道走到最后。

原来上朝,是宰相领着文武百官两排进入大殿站好,然后皇帝来上朝。

现在是宰相领着文武百官进入大殿站好,然后冯道再进来站在宰相前面,最后皇帝再来上朝。

然后等下朝时,皇帝先走,冯道接着走,最后群臣再走。

群臣硬生生把冯道抬到宰相之上,气得卢文纪跳脚,只是跳脚也没办法。

于是林从回来,就看到如今鸡飞狗跳的朝堂。

林从:几个月没回来,朝堂真热闹啊!

不过这热闹的背后,其实对林从也有些不利,朝中老势力和新势力打擂台,看似是老臣压制新臣,可实际上老臣才是不断被压制退后,就例如枢密院,原来是范延光和赵延寿,现在却已经是刘延朗。

林从原来进枢密院和自己家一样,有点事可以直接去找范延光或者他二姐夫赵延寿,现在却不行了。

不过好在他这次回来他的战功却没人敢贪,赵延寿在枢密院也还是枢密使能说上话,林从回来后,得了不少封赏。

只是却没能再升官,毕竟他现在小小年纪,官职确实已经够高了。

所以林从心情不错,去兵部交接完,就回家了。

*

“娘,我回来了!”林从一进他娘的太妃宫就大声喊道。

“我儿回来了!”听到动静的王氏直接从殿内扶着宫女的手激动地出来。

“儿子给母亲请安!”林从笑着刚要行礼,就被王氏一把抱住,“我的儿啊!你好歹回来了,娘在家可担心死了,娘都后悔把你放出去了!”

林从抱抱王氏,“娘,我这不是安全回来了么,您看,身上连点伤都没有。”

“呸呸呸,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呢!”王氏忙阻止,王氏拉着林从仔细看看,看到身上一点伤没有,这才放下心,双手合十,“老天保佑,终于平平安安回来了。”

林从扶着王氏进去,一边往里走一边说着这次出去的经历。

听得王氏又是担心又是欣慰,等到进屋坐下后,王氏拉着林从的手,欣慰地说:“我儿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

林从看着王氏,询问道:“儿子出去几个月,娘在宫中可还好?”

“都好,就是想你,担心你。”王氏看着林从,有些看不够。

“儿子如今回来了,娘不用担心了,儿子可以好好陪陪娘。”林从笑着说。

“那感情好,”王氏很是开心。

母子俩就开始相互说起这些日子两人不在一起的事,王氏聊到宫里,说了说一会李从珂的皇后刘皇后,又说了她去曹太后那串门的一些事,最后说起皇帝李从珂。

“陛下如今可信任他原来王府那几个旧人了,林儿你回来到朝堂上可要小心,千万别得罪了他们。”

林从忙问,“什么情况?”

“就是原来陛下在凤翔起兵时,不是有几人与之共事么,节度判官马胤孙,掌书记李专美,牙将宋审虔,孔目官刘延朗,文书薛文遇,陛下登基,这些人都跟着飞黄腾达了,如今马成了宰相,刘延朗成了枢密副使,宋审虔成了禁军统领,李专美薛文遇成了枢密直学士、端明殿学士,陛下十分信任这几人,有什么事都招他们商谈,你可不要不小心开罪他们。”王氏叮嘱道。

林从点点头,“娘,我明白。”

王氏凑到林从旁边,低声说:“你可别不当回事,娘在宫里,看到陛下经常召这几人进宫商谈事情,一商谈就是大半天,甚至还会留宿,商量到大半夜,陛下十分信任这几人。”

“朝中有什么事,值得这么商谈?”林从有些疑惑,这年头又不是后来明清,皇帝亲力亲为,这时候皇帝能听个朝政就算勤勉。半夜还加班工作,这可真是稀奇了。

“约莫是石驸马的事,”王氏小声说,“我没打听,我就听到宫人有谈论这个。”

林从嘴角抽了抽,经常召见,彻夜密谋,就为了对付石敬瑭,还密谋到连宫女都知道。

他们有没有想到,宫里的曹太后,就是石敬瑭的岳母,经常进宫的大长公主,就是石敬瑭媳妇。

李从珂的这个智囊团,怎么看着有点不大聪明的样子?

第144章 石敬瑭反了 惊天画饼开始

林从回京时, 已经是十一月,没多久,就到了年末过年。

这一年朝中风云变化, 他却在乱局中趁势崛起,林从对自己的努力还是挺满意的, 所以也有心歇歇, 就放下大大小小的杂事,打算舒舒服服过个年。

宫里宫外过年还是很热闹的, 祭祖、宴会、各种戏班子杂耍、花灯, 林从玩的不亦乐乎。

也就这时, 他才不用考虑这事那事,过得像个真正的少年。

朝堂上, 也因为过年, 该封笔的封笔,该回家过年的回家过年, 没再有什么事情,只是宫中, 过年的时候却出了点事。

就是正月十三皇帝李从珂生日, 在宫里设宴, 宴会结束后,李从珂喝醉了,在宫中遇到大长公主李宁, 居然醉醺醺地说了句, “这么急着回去啊,是想和石郎造反吗?”

大长公主大惊,事后李从珂酒醒了,得知自己酒后失言, 亲自去太后宫里对大长公主赔礼,可大长公主依旧惶恐难安,宫里也对此事议论纷纷。

林从自然也听说此事,对于这事,林从只能叹气,林从其实就一直闹不明白,李从珂为啥一直看石敬瑭不顺眼,说实在,石敬瑭身为公主驸马,他身份上就决定如果不是李从珂相逼,他从道义上压根没法造反,再加上石敬瑭只是河东节度使,而李从珂是皇帝,一藩镇对整个中原,石敬瑭只要不被逼急,都不会造反。

毕竟这实力悬殊太大了。

可现在偏偏李从珂就看石敬瑭不顺眼,林从叹气,他只能祈求李从珂能发作慢点,大家能多过几天安稳日子。

毕竟他实在不想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