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林从也想起来了,这位也是刘知远的托孤大臣之一,这位就是因为不通情理,直接拒绝了后汉隐帝给自己舅舅峰官,导致隐帝不满,最后被国舅和苏逢吉挑拨,引起隐帝忌惮,最后导致自己和史弘肇被杀,郭威和柴荣留在京城的妻儿全被一锅端。
这位用自己的战绩告诉林从,想说动他,门都没有。
最后林从还见了河东节度使判官苏禹珪,这位出身名家的世家子,和传闻一样,林从接触下来,性情谦和,虚襟接物,也才学不错,林从好奇这样有身份有才能的人才,怎么埋没在河东,没有跟着他姐夫石敬瑭进京,毕竟是他原来手下的节度使判官,结果翻了翻宗卷,林从才知道,这个家伙在河东节度使判官是,节度使判官掌管人事升迁,这个家伙说的好听点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说得难听点,叫想怎么升怎么升。
林从看着他以前的政绩都无语了,虽然大家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官场上升迁,还是稍微得有点规矩,要不让旧人心里怎么想,政务这个事,虽然得努力提拔人才,可也得维持稳定,这样随心所欲,难怪还留在河东。
再想到之前刚刚因为一个矿产打破头的河东太监们。
林从扶额,他突然发现他和他的掌书记之前对河东判断有误。
他们之前觉得河东因为几朝更迭,身为龙兴之地,晋军老巢,肯定势力错综复杂,里面各种厉害角色满地爬,可来河东一个月,林从才发现,这河东哪里有什么藏龙卧虎,这就是一群歪瓜裂枣。
苏悦年老无能,全靠枪手,苏逢吉狡黠贪婪,排除异己,史弘肇虽然带兵不错,但不通情理,杨邠虽然清廉但性情古板,还有那个随意发挥世家才子苏禹珪。
这还是能数得着的,剩下的虾兵蟹将都不用提,只是在衙门贪点钱争点权。
林从开始还怀疑,是不是这些人太过狡黠,故意藏拙,或者装傻充愣,不过很快,林从就发现,这些人是真的就这个情况。
而林从也很快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河东在李存勖登基前时代,作为中原和梁对峙的存在,确实几乎笼络了整个北方人才,可李存勖去邺城登基后,就把这一茬人才带走了。
而其后每一个从河东走的皇帝和将领,都带一茬人才走。
河东就算有再多的人才,也经不起大家这么薅啊!
而最后的一茬,就是他大姐夫石敬瑭带走的那一茬。
想想,但凡好的,前面那些皇帝又不眼瞎,怎么会带不走,能被这么多皇帝薅剩下的,他能不是歪瓜裂枣么!
而林从和范质,对河东的印象只怕还在以前,那个人才济济,随手掉块石头都是武将的黄金时代!
林从不由想起,同样是从河东节度使起家的后唐,后晋,后汉,历史上后唐是是十年,后晋是十一年,而后汉,才年。
林从以前还好奇后汉怎么这么差,可现在看着这群河东本来应该是刘知远班底的官员,林从就知道后汉亡的一点都不屈。
就这年,除了第一年,后面两年还是郭威给强行续命,要不是郭威亲自领兵西征王景崇,东打赵思绾、中踹李守贞,忙的和救火消防队一样,在后汉第一年刘知远去世时,后汉就亡了。
林从叹了一口气,对郭威有一瞬间深深的同情。
一人拖一群凤雏卧龙,这家伙后来登基不到年就驾崩了,不会是被累死的吧!
第176章 整顿河东(二更) 可很快,林从就……
可很快, 林从就没心情同情郭威了。
因为现在接河东的,是他啊!
先别管以后郭威会不会累死,身为北京留守, 他如果指望这群歪瓜裂枣, 他得先累死啊!
而且林从,可没郭威那种做牛做马的精神, 他还得好好活着孝敬他娘了!
林从痛定思痛, 决定得处理这事。
于是,林从从来到河东,真正开始干活了。
林从第一步先抓了河东的兵权。
毕竟在这个武德充沛的时代, 兵权才是一切的根本。
他无论干什么, 得先把兵权把在手里, 别人才能忌惮,才不敢动, 他才能实施新的策略。
好在这个并不算难, 河东的兵权以前都是牢牢把持在河东节度使手中。
他大姐夫石敬瑭登基之前一直在石敬瑭手中,后来登基后, 他大姐夫安排了侄子石重贵镇守河东,兵权就到了石重贵手中,后来石重贵回去,他来了,自然兵权就到了他手中。
由于整个交接比较清楚,所以河东兵权并没有太大问题。
他一来, 身为北京留守, 就成为河东军的最高统帅。
而河东军兵力大约三万多,不过其中一万零散的分布在晋阳周围的其他州的刺史手中,只有两万多, 在晋阳城内,其中史弘肇身为都虞侯还掌了大约五千兵马。
那剩下的一万五兵马,林从就自己和郭威分了,不过练兵的管理的事,林从就全权委托给郭威了。
毕竟他现在还有一大堆活要忙。
郭威也很是能干,林从把他放在河东军中,虽然郭威以前没在河东军中待过,但很快和河东军打成一片。
除此之外,林从还给郭威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翻翻河东军中的档案,把那些以前打仗不错,但由于各种原因赋闲回家,或者请辞回乡的将军都给翻出来。
林从发现他大姐夫把最后一波将领带走后,河东居然出现了将领空白,整个河东,除了史弘肇还瘸子里面拔将军,算是个能打的,其他的,就连点名声都没有了。
这怎么行,要知道河东可是抵挡契丹的边关。
虽然如今中原和契丹在蜜月期,耶律德光还正被燕云十六州糊着眼,可林从知道这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
契丹目前还没法管理中原地区,他自从得了燕云十六州后,还是每次等打了粮食都拉回契丹,并且吃相很难看,燕云十六州的刺史已经多次表示想回归,因为契丹剥削太过,只是石敬瑭为了不起战火,才压着。
可谁都知道,这一纸盟约压根撑不了多久。
林从比别人知道的更清楚点,知道他大姐夫一驾崩,两国立刻撕毁盟约就开战了。
如今算算,也就三四年的时间。
而到时,河东和河北就会是契丹南下的第一波冲击点。
而凭现在河东这名将凋零的样,别说抵挡了,能不能撑过一波都是问题。
安排好了武将这边,林从就开始着手其他方面。
首先,就是官员的调整。
苏悦身为长史,林从没动他,毕竟他这个年纪,过两年也该回家养老了。
林从就把苏禹珪提了上来,他虽然在提拔官员时有点问题,但才学还是可以的,所以林从干脆就没让他管官员升迁,而是把他升为行军司马,以后处理衙门的事。
这家伙既然历史上能当宰相,那起码处理政务的才能还是有。
行军司马虽然主武,但他是个文职,是节度使手下打理军务政务的,让苏禹珪当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