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柄标志性的漆黑长剑,寒光四溢,光是看着就叫人心底冰凉。
千军万马他都不怕,岂会向这群乌合之众低头?
但是……
他左手还握着那本士兵名册——皇帝吩咐的事情,他还没做完呢。
平生头一次,秋朗感到一丝踌躇。
徐都统上前一步,声音嗡嗡如同洪钟:“秋副统领,我等尊称你一声统领,但并不代表我们禁军会容忍你随意践踏欺辱!”
“我等都是抗击燕然、守卫京城的功臣,听闻陛下在俘虏营中,亲自曾赦免了那些本该砍头的降兵。”
“还亲口称赞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勇士,试问,难道陛下派你来,是来杀我们这些功臣和勇士的吗?”
徐都统正义凛然的一番话,立刻赢得了身后士兵们的齐声喝彩。
“降兵尚且被饶恕,如今不过只是一些士兵没赶得及集合的小事,用得着揪着不放?我们的功过,自有陛下和朝廷定夺,轮不到你决定。”
“秋副统领,依末将看,劝你还是立刻将我的同僚们放了,免得伤了大家的和气。”
秋朗冷笑一声,握紧了剑柄。他本就沉默,更不屑做口舌之争,与这种小人诡辩。
见到他的态度,徐都统和一众军官们顿时紧张起来。
徐都统深吸一口气:“看来,末将只好得罪了……”
就在双方即将拔刀相向之际,远远的,传来一声太监的唱喏:“陛下驾到——”
众人下意识循声望去,高大华丽的华盖仪仗之下,青年皇帝一身明黄龙袍,冠冕博带,身姿挺拔,在灼灼日光中尤为显眼。
萧青冥在众臣拥簇下由远而近,看着众人伏跪口呼万岁,秋朗也默默矮身半跪,见到他来,便自然放开了握住剑柄的手。
萧青冥身量本就高挑,俯视人群时,一动不动负手而立,于无声中自有一股山峙渊渟的威势。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平身。”
他语态从容且平和,仿佛这近乎哗变的偌大一场冲突,和对他权威的挑衅,也不足以令他皱一皱眉头。
徐都统谢恩起身,小心抬眼看去的目光,同萧青冥似笑非笑的眼神对上的一瞬,方才那股依仗人多势众节节攀升的气场,突然就凭白矮了一节似的。
他心中定了定神,再次细数己方拥有的筹码,顿时又壮起了胆子。
自己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势力盘根错节的一大群利益共同体,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硬撼。
徐都统平静下来,鼓起勇气看向皇帝,沉声开口,:“启禀陛下,我等有一疑惑,正要询问秋副统领。”
“哦?”
他决定先声夺人:“不知陛下,如何看待我们这些功臣?陛下在战前说的话,可否还算数?”
此言一出,空气瞬间凝重,众人屏息敛气,四周寂静无声。
禁军所有军官和士兵们,还有新招的预备营幽州兵们,都紧张地看着萧青冥。
陆知藏在人群中,仰着头伸直脖子,透过人群缝隙,眯着眼睛盯着他。
秋朗抿直唇线,沉默的目光同样一瞬不瞬地注视他。
喻行舟和一众文臣武将,心中转过千般念头,也都静静等待着皇帝的反应。
其实眼下这种情况,最优的选择莫过于牺牲秋朗,即便不杀,最不济也该降职,适当安抚禁军情绪。
所有人心中都在猜测,事态棘手至此,皇帝会站在谁那边呢?
是力保心腹爱将,还是顺势而为,笼络禁军人心?
喻行舟脸上没有丝毫不安和焦虑,他以一种饱含期待的目光,凝望着萧青冥的侧脸。
不知从何时起,他那颗早已失望到绝望的心,又隐隐重新跳动起来。
越是这种时候,内心便越会升起一丝隐秘的期待——他的陛下,这次是否还能继续带来惊喜呢?
半晌,众人有如实质的目光中,萧青冥倏尔笑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萧:呵,天真:)
第29章 军中扬威
禁军大营的空地广场上,越来越多军官和士兵们闻讯聚集而来。不消片刻,皇帝亲临的消息,飞快传遍了朝野和皇宫。
广场上的人群隐隐分成了四波,气势最凶的,是以徐都统等老资格禁军军官为首的禁军。
他们身后黑压压跟着上千士兵,大多都曾在燕然军围城中,跟敌人城头血战,立下汗马功劳。
其次是人数最多的,以幽州俘虏兵为主新招募的禁军预备营,以及一大群不愿意掺和高层大人物冲突博弈的底层士兵们,还有纯粹是从来没见过皇帝,因为好奇,想长长见识的小兵。
他们足足有大几千人,不敢靠的太近,站在外围看热闹。陆知也是好奇的围观群众其中之一。
再次则是秋朗和他带领的数十红衣卫们,跟庞大的禁军比起来,他们孤零零围成一个小圈,顿时显得势单力孤。
然而人的名树的影,秋朗绝高的武艺和背后凶名赫赫的诏狱,除了自持贵族身份的徐都统,无人敢小觑于他。
最后,是萧青冥和身后伴驾的一干文臣武将们,这区区十来人,才是能真正决定在场每个人命运的决策者。
青年帝王眼中盛着笑意,微微眯起的眼尾如同一弧凛冽新月、温柔的弯刀。
萧青冥注视徐都统,仍是心平气和:“朕战前说过许多话,你指的是哪一句?”
徐都统眼睫微垂,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神,道:“陛下曾在城墙上,同守城将士们同饮,承诺来日得胜,必犒赏三军。”
萧青冥颔首:“不错,这是朕的承诺,朕一直都记得。”
徐都统心中一喜,看来皇帝还算明事理。他身后的军官们都松了口气。
士兵们不明就里,只听见皇帝的口气像是准备兑现犒赏的诺言,纷纷面露喜色,适才凝重的气氛顿时松快下来。
萧青冥身后的武将们同样认为理所应当,唯独几个尚书暗暗皱起眉头,尤其是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钱云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陛下难道不知道,我们国库有多吃紧吗?哪里来的钱犒赏三军?”他暗暗跟礼部尚书崔礼小声抱怨。
礼部尚书压低声音道:“陛下之前不是从宗室,还有朝臣们手里敲了一笔?”
“那些大多都被陛下拿去采买应对战事了,再说,十万禁军犒赏起码得百万两吧?就算用绢布、米粮来抵,怎么也得拿出五十万两雪花银吧?”
“还剩的那点银子,完全是杯水车薪,维持基本开销就不错了,哪有额外的钱用来赏赐?”
礼部尚书顿时警惕起来:“陛下该不会又打算敲朝臣们的竹杠吧?这种事可一不可二。搞不好太后娘娘那句掠夺百官家财成全自个名声的话,真要一语成谶。”
“宗室已经对陛下相当不满了。只是战事吃紧,不敢在这个节骨眼生事。”
兵部尚书关冰依然一张冷冰冰、不苟言笑的脸,轻咳一声:“二位,犒赏有功将士本就是自然之理,君无戏言,难道还让陛下食言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