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231)

她喜欢看到命运被改变。

人,定胜天。

九月,晋帝崩。

大公主把青春貌美的才人给自己爹爹一并殉了。

太子继位。

三日后,大公主和驸马发动宫变。因新帝有准备,宫变失败。

大公主和驸马逃离京城,与河东队伍汇合,还没开始反攻,新帝便死于异母弟之手,新新帝继位。

大公主和驸马正好打出诛伪帝的旗号。

晋国的混乱,由此开始。

又开始有大批的流民,逃往邓州、唐州,均州、房州。

一切都和上辈子一样,这些大事倒不曾变。

此时,江南亦有变。

去岁末,江南之主为自己的义子反杀篡夺。那个义子改了姓氏,变作了前魏的国姓,自称是魏朝某帝的五世孙,以前魏宗室的名义复国称帝,自称大魏。

时人多称其新魏,楚称其伪魏。

后世史称南魏。

如今南方,楚、魏、汉、闽几大势力割据。中间杂着一些小势力。

这其中,楚、魏最强,皆在攻伐别方势力,想一统南方。

晋国乱的消息传来,楚正攻汉。楚帝北望许久,呢喃:“多好的机会啊。”

此时南方若是一统,高胖子已经称臣于他,他可以借道襄阳,那么是多么好的挥兵北上的机会。

“可惜,可惜。”楚帝叹息,“若我能年轻二十岁。”

但他的年纪没什么希望北上了。

只能专注于眼前。

十一月,汉亡于楚。

魏国亦攻下了湖州、秀洲、杭州、明州、婺州、越州、衢州,即将统一东海沿岸。

几方小势力自知不敌,纷纷不是投楚,就是向魏称臣。

南方渐由四分五裂,转而向楚、魏争霸发展。

九月时候,晋国的消息传来,唐州的大家都在等着叶碎金说出她那个经典名句:X都X了。

结果,叶碎金道:“不急,让他们先打。”

晋国兵力太强,与其现在就冲上去,不若让大公主和弟弟们先互相消耗一下。

大家:“嗯!”

众人才“嗯”完,她说:“至于我们,反正晋国乱都乱了……”

来了,来了!这一句果然还是来了。

叶碎金道:“我们把关将军拿下吧。唉,跟老关这么熟了,还有点不太好意思。”

谁也没看出来她哪不好意思了。她好意思得很。

关将军镇守大晋东南线。

叶碎金挥兵攻打申洲。

关将军气急败坏,派了使者来骂:”咱们什么关系!你想趁乱捡便宜,打哪里不好,你来打我。你去打隋州啊!”

他却不知道,隋州早在新魏复国之前,便已经被叶碎金拿下了。

如今叶碎金北面是晋国主力大军混战。

南面是很有实力的楚国。

那对比一下,西边的老裴和东边的老关……咳,当然是要打老关你。

叶碎金对使者痛心疾首地道:“我也是不忍心打的。你回去劝劝他,别在这里傻杵着,是不是要断炊了?不如跟了我吧,能吃饱饭。”

关将军镇守南线,他实际上算是边军了。

按说怎么样都不该亏边军的军粮。奈何从老晋帝开始修皇城、皇陵那时候起,关将军这边就捉襟见肘的。

能拿到多少军粮,全看他派去京城吵架的人嘴巴有多厉害。

好几次都是找叶碎金买粮救急。后来干脆一直维持着一个保底的量,持续从叶碎金那里买粮。

这样即便京城的王八玩意们又不做人,他这边也不至于有乱。

现在,京城一乱,他这边就断粮了。紧跟着叶碎金翻脸无情,也断了东输的粮。

关将军气得倒仰。

叶碎金派使者去说:“你在这里没什么意义,将来谁做皇帝,也不会记得你的好,不如选一边,好歹混个从龙之功。”

关将军回复:“我从个屁。丢了南线,将来谁做皇帝都饶不得我。”

不管过往有过什么和谐的合作关系,终究大家的利益站在了对立面,该打还是得打。

叶碎金如今坐拥十一州,兵马七万,仍然亲自挂帅。

叶四叔也劝过她:“让三郎、赫连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都觉得如今已经不是从前,能战之将数十人,觉得叶碎金已经没必要亲自上战场了。

毕竟只要上战场,就还是有危险的。

但叶碎金道:“叔,离我从战阵上退下来,还早哩。”

“这是咱们头一次和晋军交手,我不亲自试一试怎行。”

看那眼睛亮得,差点闪瞎叶四叔。

“行叭。”他知道劝不动侄女,这侄女就跟长在了马上似的,“你去吧,我来坐镇。”

回家不免嘟嘟囔囔。

谁不想打仗啊,他一杆长枪搁家里都快生锈了。手痒死了。

四夫人拧他:“不叫去还不好啦?三郎五郎在外头,我这心里多害怕啊。你要是再去。家里可只有女人啦!”

四叔哼哼唧唧,却着实有点羡慕儿子们。

叶碎金明面上从唐州出兵,实际上从隋州两路出兵,打了关将军一个措手不及。

关将军重点防的是唐州,不想侧面受敌,大吃一惊,此时意识到叶碎金的情况与自己所知的不一样,也已经来不及,便是汇报到京城里也没有人理。

昔日的合作者,终于兵戈相向。

正是世间常态。

第150章 形势

关将军一直以为, 叶碎金掌着两个半州,大概八千到一万兵马,至多一万二三。再多, 她的地盘就养不起了。他实在料不到, 如今叶碎金掌着七万兵马。

晋国的边兵之重是在北边, 防着拿了燕云十六州的胡人南下。关将军的东南线只领着三万兵马。

叶碎金当然那也不可能七万兵马全出,她从两路夹攻各出两万,攻四万兵马。

正面迎战, 主要就是硬消耗。

但关将军这边士气不行。

一是军中传言,又要挨饿了。

一是京城乱着, 脑袋顶上不知道到底谁是皇帝, 效忠于谁。

再说,效忠于一个让他们挨饿的皇帝,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打了两个月,到过年的时候, 关将军就感觉扛不住了。

他此时有些悔。因听说京城与河东道的情况也不好,便是他此时都不知道效忠的是谁。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万没有想到叶碎金有这样多的兵马, 对他的消耗太大了。

这乱七八糟的世道,谁不想在手里保留点兵马。

只他这人, 爱犹豫,犹豫着犹豫着,新年之后, 叶碎金不仅攻下了申州, 还一路追着关将军打到了豫州的褒信。

关将军行辕在颍州, 此时知道必须做个抉择, 否则两头不讨好, 既落不下未来给新帝的守卫边疆的功劳, 又无法保存实力留待他日。

关将军被迫又派去使者去叶碎金那里讲和。

叶碎金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回去告诉他,我给过他机会的,他自己不要。”

除了至亲之人,叶碎金并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别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