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严禁女配作死[快穿](175)+番外

老先生精神矍铄地环视一众,这才笑眯眯道:“且说昨日修真界与俗世的传送阵再度被打开,蜂拥而至的修士纷纷来到俗世,修生养息,说是修真界,起码得百年,才能再度进入……”

坐在大堂吃饭的客人颇为感兴趣地盯着那说书先生,全当神话故事一般听听,心中始终是半信半疑的。

在离客栈约莫两三米的隔壁布料店旁边的小巷子里,一女身似乞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走路摇晃,目光呆滞,似痴傻一般。

周围玩闹的孩童,捡起石子朝她扔过去,石子打在身上,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般。

一小孩力气使大了,石子砸在她额角上,砸出血迹来,她也扑通一下倒在地上,手撑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砸到人的小孩吓了一跳,“呜哇”一声哭出声来,另几个小孩见了,心里也觉害怕,竟是撇下那哭着的小孩,嘴里嚷着“小亮将人打伤了”就跑。

好一会儿,才有大人寻了过来,一边拍打小孩,心疼的将人拉走,一边又看了好几眼,这才扔下几句。

“傻子就该走远点,这不招小孩闹吗?”

天色渐暗,无名鸟从天边飞过,被染满晚霞的天空映成暗金色,又似带着血流色。远处山峰与天边像是连成一条线,看不见尽头,也不见来源。

直到青城的浓雾渐渐汇聚,变成雨滴,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地淋了下来。

街边上行人来来往往,青石板逐渐被染成深色,变得有些湿滑。有人趁此机会,连忙摆出摊子,用油布搭成雨棚,开始卖起雨伞来。

雨水顺着她的发丝往下流淌,单薄的衣衫因污垢太厚太多,竟然无论如何都洗刷不出原来的颜色。

“这里有个……姑娘?”一虎背熊腰的男子靠近她,举着一把与身形极为不符的雨伞,蹲下-身看着女子,见对方毫无反应,他伸出手在对方面前晃了晃,然后扭头朝身后大声道:“这像是个傻子。”

远远的,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这男子嘴里道了一声“得罪”,便将女子一把抗在肩上,将湿淋淋的人给带上了马车。

一月后。

对于凡人来讲,那是三十来天,对于修士来讲,不过弹指间。

女子被捡了回来,张青一如往日般,叫来了服侍对方的婢女。

婢女眉目恭敬,“那位姑娘整日不言不语,奴婢瞧着,倒不像是傻了,而是受到什么打击,心如死灰。”

张青沉吟了下,抬手道:“去请街角那位大夫来看看罢,治好后,就放那位姑娘出府。”总不能平白无故一直养着罢?

且,只是心如死灰,不是心存死志。

等熬过艰难岁月,便能重新振作起来,总的来说,还是有救的。

婢女应下,转身离开去使了人请大夫。

大夫道,这是心病,心病且需要心药。

可惜,能解心病的人早已不见。

眼前小孩嬉闹,身着锦缎,她不禁眼含羡慕,等回过神来时,眼眶微湿。

她在青城的街尾住了下来,张青暂且给了她间屋子住了下来,每日就靠着做些木头人维持生计。

就在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个学堂,小孩儿每日的念书声都能听见。住在隔壁的是对孤儿,两人犹如她和唐云一般,毫无血缘关系。

她自己尚且过的艰难,还时常照拂两小孩。

她只觉着,每每看到那两小孩,她就仿佛回到过去一般,不懂事,不知事,两人还如小姐妹一样,早上你帮我,我帮你的梳头,然后一起去山涧捉鱼,又或是查看布下的陷阱有无小动物。

看到白白可爱的傻兔子,却舍不得吃掉,就捉了回去,每天喂些青草。

冬天,两人饿的不行,无奈将兔子杀了,晚上唐云躲在床上的里面,偷偷哭。

“给,五文钱。”

妇人将铜钱丢在摊前,拿了个木头人递给孩童,孩童这才高高兴兴随着母亲离开。

娄婉玲坐在门前,手上还在缝补着两个小女孩的衣服,远远的,就传来小孩念书的声音,她知晓,那两个孩子定然会去偷听夫子讲课。

“长相思,在长安,

……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绿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娄婉玲眨了下眼睛,蓦地想起某个人的身影来,死了还将她这种人死死护着,对方明明有千万年寿命,却独独为她一人丧命。种种往事恍如昨日,她忍不住将头埋在缝补的衣间,细碎的啜泣响起。

想起昨日隔壁小妹偷偷跟她说道,修真界的人只挑中了她,姐姐却是被留了下来,她舍不得姐姐独自一人。便对姐姐说,那修士谁也没看上。

姐姐却在晚上还碗时,难过的对她说,小妹明明应该能去修真界……

修真修仙,长生不老。

在两稚儿面前,却是如此这般。

为了修仙,她费尽心机,到头来,却是尝尽苦楚。

她不知,到底是痛快了谁。

翌日。

她找到张青,托对方照顾两小儿,便远行,从此杳无音讯。

第90章

“玩家意外身死,系统修复中,将玩家传送至下一世界,任务:避过狄瑾瑜的命运。奖励无。”

胤朝戊年,九月,绥夷州。

绥夷州靠近边塞,冬季时常大雪,一年到头来,只有夏冬之分。

这里的百姓大多身强体壮,耕种的人,大部分都靠着打猎。可惜,新皇登基后,就限制了打猎。

常言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以,私底下偷偷打猎的百姓不在少数。毕竟绥夷州冬天太冷,种植的粮食大多都会被冻死。

要是当年收成不好,下半年就没得吃。

这里与安国相邻,中间隔着一片草原,草原上住着一群眼窝深的外族人,大家统称对方为蛮夷。对方每到冬季,就骚扰各国,抢点百姓的吃食,偏偏作战又很猥琐,抢完就走,就算双方流血不少,也依旧我行我素。

搞得临近草原的州府,民风彪悍。

各国往来不少,时常经过蛮夷,一开始还老被蛮夷抢。往来商人每次就会雇佣附近的百姓,往往叫这些蛮夷讨不了好。

后来蛮夷学聪明了,收取过路费,顺带还用自己产的土特产交换,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

附近的州县还能看到不少蛮夷人,甚至还有蛮夷班底子,专门表演一些杂技的活儿。这里人流量大,来往商人多,就算每天表演一样的戏路,照样不少人叫好。

只有本地百姓会觉得看腻,所以蛮夷班底子有时候也会体贴的稍微改进一些。

蛮夷花样多,大部分是像吐火、走单绳、驯兽等等,班底大部分人老了,就做不了这些,戏班的人就不要这群老人了。

长此以往,也没多少人愿意来班底,这才改了法子。人老了就留下来当老师,而往往大部分长得好看的伶人,就被收入有钱人的府邸。或是做个小妾,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