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黛(11)

“那是,得治。”阿黛也笑呵呵道。

“对了,阿黛,这钱你拿着,先去打几角酒,你昨儿个遇鱼群,今天买点酒,得去祭祭。一般的就行了啊,主要是个心意,不在酒的好坏上。”这时刘氏又冲王黛道。

说着,从怀里掏出十个钱递给阿黛。

“嗯,我会的。”阿黛点点头,这是渔民的一个习俗,遇到鱼群,那是天大的运气,是老天爷的恩赐,得感谢的。

又想起没看到大哥吃早饭,便又问道:“娘,大哥呢?”

“出去了,一早就出去了,神叨叨的,说是要到城外几个废园子转转,不知又要整什么明堂,这臭小子。”刘氏没好气的道。

阿黛一听心里有数了,大哥这是听了自己的话,真到各处废园去碰运气去了。于是摆摆手:“我去买酒了,然后我就直接出湖了啊。”

“去吧,出湖时小心一点。”刘氏道,看着阿黛出了门,不知怎么的,今天心情挺好,嗯,是天气好的缘故,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的,是个好天气,得扶当家的出来坐坐,想着,刘氏便放下正洗的衣裳,进了屋,扶了王爹出来,在院子里坐着。

“你今儿个心情挺好啊,我在屋里,听你跟阿黛说了好一会儿话,挺亲昵的。”王爹咳了几声,有些气弱的道。

刘氏愣了一下才醒觉,原来自己的好心情是阿黛带来的,只是她一向嘴硬,这会儿便挥挥手:“哪里,就那样吧。”

王爹也不拆穿,轻笑了一声,然后靠着椅背打起盹儿来了,平日里胸口憋闷的那股子感觉也轻了不少。

阿黛此时则拿出钱出门打酒。

没想刚一出门,就碰到了姜氏。

“胡伯母。”阿黛打了个招呼。

“阿黛,早啊。”那胡姜氏应了声,随后便状似随意的打听:“听说你昨天碰到鱼群,这可好多年没见到鱼群了,是在哪儿碰到的?”

一听姜氏这话,阿黛一阵撇嘴,还听说呢,这事不早让她宣扬的众所皆知了嘛,那安家大婶不就是听她说的才来家里借钱,这会儿,这位倒又来听说了。

不过,她算是明白,这位搞不好就是在特意在这里等她打听鱼群情况的,对于阿黛来说,鱼群的地点无所谓,那东西本就可遇不可求,难不成还会天天在原地等着?

只是姜氏昨天耍小心眼,阿黛免不了要刺上几句。

“胡伯母,我说的地儿你会信吗?”

“信啊,怎么不会信。”姜氏回道。

“那我说,就在湖边码头去钱塘门的河道中间,你信吗?”阿黛继续道。

“瞎说,那河道人来人往的,能有鱼群?怎么,跟伯母打马虎眼儿。”姜氏有些不高兴的道。

“瞧我说什么来说,我说你不信吧,这不,果然不信,我跟你说,那鱼群就在去钱塘门的河道中间,你信不信都这样。”阿黛回道。

“你这囡子,不实诚。”胡姜氏听阿黛咬死了是在去钱塘门的河道中间,便一脸的悻悻,明摆着这丫头是防着她呢,不说就算了,西湖就那么大,在西湖上还没有什么能难住她老胡家的,说完,便不高兴的扭身走了。

阿黛看着她的背影,果然吧,她就说了胡姜氏不信的,这人心思太复杂了,一来,她定然心里早就认定鱼群应该是出现在一片偏避的湖面上。二来,胡姜氏心里其实也早有认定,认定她不会说真话,就象西湖有一种黑龙鱼,这种鱼只有胡家能捕着,多少人打听胡家愣是没走一点风声,姜氏是以已度人。

所以,她就算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姜氏,姜氏也不信。

这便是人心,人性。

阿黛摇摇头,继续去打她的酒。

路口的小铺子,几个婶娘正在小铺子门口的一个茶坐上聊着天儿,姜氏先她一步,这会儿也在铺子门口跟人聊着天。

“怎么样,胡婶子,可打听出鱼群的下落了?”有人冲着姜氏道。

“屁,王家那小丫头精怪精怪的,我才问过她,你知道她怎么说的?”姜氏一脸不快的道。

“怎么说的?”边上人问道。

“她说,胡伯母,我说的地儿你能信吗?”姜氏学着阿黛的话道。

“你怎么回的?”几人好奇的追问。

“我自然说,怎么不能信啊?结果,人家就说了,就在咱们这边码头到钱塘门的水道上,你们说说,这不是糊弄人吗,那里船来船往,鱼早就捞光了,可她先一句话就把路子堵死了,你若说不信,她先前就说了我不能信的,这不就让她说中了嘛,既然都不信那还问个啥,若是说信,这明摆着这假话嘛,当时,把我给憋的,这丫头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以后那做婆婆的有的头疼了。”姜氏一脸气闷的道。

“我说胡婶子,你这说话可就不地道了啊,人家阿黛发现鱼群,难道就该应要跟你说的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家什么个情况,她家日子过的那个难,你还好意思去问,若真这么说,那就该让胡伯把怎么抓黑龙鱼的方法说出来啊,不能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啊。”就在这时,一个爽利的女声插话道。

“啊,是娇容啊。”姜氏看到来人,一身水田服,正是住在王家隔壁的许娇容,不由一脸悻悻,许娇容自小父母双亡的,带着他弟弟许仙,为了讨生活,养成了她爽利麻辣的个性,尤其去年底,许娇容嫁给了公门里的李捕头,如今一些个道人长短的人可不敢惹她。

“许大姐好。”这时,阿黛也走了过来,随后转脸看着姜氏:“胡伯母,不待你这般说人的,可失了长辈的体统了,这样吧,我这买了酒,一会儿要去祭湖,你可以跟着,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说完,便不理会姜氏,拿着家里带的酒壶,冲着小铺子的老板道:“掌柜的,给我打角酒,我要用来祭湖的。”

“好咧。”那掌柜的接过酒壶,便进屋里打酒了。

“阿黛啊,别理会那些说长道短,全是红眼病。”一边许娇容安慰着阿黛。

“我晓得。谢谢许大姐帮我说话。”阿黛回道。

“这算啥,咱们是邻居,远亲还不如近邻呢。对了,有个事儿大姐想跟你说说,请你帮个忙。”这时许娇容有些不太好意思的道。

“许大姐有事尽管说,你刚才不是还说远亲不如近邻的吗?”阿黛道。

“我听你大伯的药堂要招学徒?”许娇容问。

“嗯,是听我大伯这么说过。”阿黛回道。

“我家那小弟,识得几个字,人品也稳重,就是读书有点读傻了,我想着科举之道他是走不了的,便想让他到你大伯药堂里做个学徒,也算是有个一技之长,至少今后有个生计吧。”许娇容道,这一条街面,王爹可是所有想读书人的前车之鉴哪,读了一辈子的书,不管是什么考试,次次不中,最后却把身体读垮了,谁家也不想自家的人象王爹这样。

“这事啊,没事,等我大伯回来后,我让我爹跟大伯说说,就是成不成我不敢保证,你也清楚我家这情况。”阿黛实诚的道。其实她心里也有个打算了,打鱼毕竟是靠天吃饭,何况现在西湖打鱼确实很难,她打算等大伯回来,也跟大伯说说,去药堂帮忙,主要是想学点药材知识,上山采药也能有点收入的啊。

上一篇: [古穿今]契约影后 下一篇: 八零小甜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