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梧桐花开(95)
两人分离时还是青青子衿,再见时却已是白发苍苍,又各有经历,物是人非。这段戏是一段很有张力的戏,导演运用了一个衬托的表现手法。
他把男女主角相遇的场面放在戏台的前面
这部电影是一部时代大戏,男女主角经历的时代从民国一直到新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男女主经过各种的颠沛流离,此时相遇是百感交集的,导演通过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来表现这一段戏的张力。
可如果真的完全无声的话,这张力是绝对不够的,于是导演就在戏台上安排了一出戏做整段剧情的背景。
所选的段子是《玉簪记》里的一折《秋江》。
《玉簪记》讲述的是陈娇娥避乱托身女贞观为尼,却于观主之侄儿潘必正相遇相恋并相合的一个故事。
《秋江》一折讲述的是潘必正应试,陈妙常江上追别的一段戏。
戏台上的故事是别离,而现实中是男女主角再相遇,正好呼应,再加上《秋江》这段戏十分的缠绵,词句也很优美,可以完全达到情感于故事的统一。
导演找上了梅市戏剧院,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定昆剧,是许团长得到了消息,力荐了《秋江》这一折。
不管怎么说,一个剧种要复兴,要传承,总要时不时的常在观众面前露露脸。
如果大家都不了解,不熟悉,那要谈何传承,谈何复兴?
叶梧桐最近正学玉簪记,正在兴头,这会儿倒是瞌睡正遇上枕头了。
不过,母亲似乎有些不太乐意。
“桐桐快期末考试了吧?”母亲侧过脸问叶梧桐。
现在这时代学戏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读书才是正业。
“妈,我想唱。”叶梧桐道。
“那不能耽误学习啊。”母亲摇摇头,让桐桐学戏真不知是对了还是错了。
“这学了戏就是要上台唱的。”奶奶在一边似清醒似糊涂的嘟喃了一句。
这一刻,叶梧桐在奶奶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似有若无的清明,奶奶的情况似乎是真的在好转。
这一出戏安排在冬至。
………………
ps:感谢yh6764900的平安符,xc241,爱狗的923,红尘有你不寂寞123,樱桃味的粉红票,谢谢支持!!!
☆、第八十五章 冬至 亲戚
冬至。
城隍庙,戏台前,百年银杏树下。
一个穿着布鞋布衣,包着布头巾的阿婆坐在银杏树下,正低头绣着虎头鞋上的虎面绣,她身前一个小摊上,摊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虎头鞋。
远远的,逛庙会的人群之中,一个西装革履的银发老者拄着拐杖慢慢的走了过来,老者的步态很悠闲,他显然就是一个游客,此刻正悠闲的逛着庙会。
老者的目光被高大的银杏树吸引了,随后那眼神从银杏树冠慢慢的下移,扫过正低头刺绣的老妇,老者的眼光落在了小摊子的虎头鞋上……
于此同时,两人身后的戏台上,叶梧桐踏着急碎的小步从后台奔出……
根据剧本,老人的目光在落在虎头鞋上就开始回忆同女主别离的场景,那同样是在江边。
“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这别离中,生出一种苦难言,恨拆散在霎时间,都只为心儿里,眼儿边,血儿里,把我的香肌减。也……恨杀那野水平川。生隔断银河水,断送我春老啼鹃。”
叶梧桐这一段《小桃红》一出,一边的导演提着的心就放下了。
导演姓仇。
“还真不错,完全把气氛哄托出来了,这点年纪能唱成这样真不错。”
在这之前,整个剧组对于启用叶梧桐这么个女孩还是有些顾虑的,虽然这只是一个背景的哄托,但对于剧情的阐述是很重要的一环,而戏剧院里的大拿着实不少,叶梧桐却是一个学徒。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学徒能不能挡得这样的大任让人心里实在不踏实啊。
只不过仇导却欠着许团长一个人情,当然仅仅是人情也不足以让仇导尝试启用叶梧桐。
只是许团长把叶梧桐一个表演赛的录像以及上回最后一场演出的《牡丹亭》录像拿来给仇导看了。
从这两场录像来看,叶梧桐的表演和唱腔都不是最好的,但她的表演却天生带着一种感染力,而这部电影这一段情节所需要的正是感染力,再加上叶梧桐平常看着并不是太出色。但她的戏剧扮相相当的秀丽。正是这两个原因促使了仇导试一试的决心。
如今看这情形。相当不错,他赌赢了。
叶梧桐这一段小桃红唱完,小生便接着唱:“黄昏月下。意惹情牵……花谢重开月再圆,又怕你难留恋。离情万千,一似梦里相逢,教我愁怎言……
小生这一段是《下山虎》的曲牌。
小生唱完。戏台前的银发老者,也就是电影的男主从回忆中走出来。此刻他拿着虎头鞋的手有些微微发,两眼定定的看着正绣着虎头鞋老妇,嘴唇抖了两下终于道:“阿秋……是阿秋吗?”
此时一直埋头的老妇慢慢的抬起头来,因为坐的低。她的目光先是落在老者的皮鞋上,然后一点点的上移,之后落在老者的脸上。老妇的眼神就突然的眯了起来,好一会儿。老妇才慢慢的站了起来……
除了之前男主问是阿秋吗之外,所有的动作都是静的,但每个人都能感到男主女之间那种紧绷的张力。
“你老多了……”最后老妇慢慢的说了这句。
一句你老多了,道尽了几十年时光流转。
“欲共你同行难上难,早寄鸾笺……夕阳古道催行晚,千愁万恨别离间,暮雨朝云两下单。”
戏台上最后的音一唱三叹,袅袅悠远,余韵悠长。
“过……”导演兴奋挥手,这一段戏为整个剧情增色不少。
“小叶不错。”剧组里的人冲着叶梧桐伸大拇指。
叶梧桐自是开怀的笑了。
远处不知哪家店里放着歌《万水千山总是情》。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柔情似水爱共永……”
……
活了两世,叶梧桐觉得她最大的收获是感情上收放自如,之前唱戏时,她完全把自己沉浸在陈妙常的情绪里,这唱完了,立刻卸了装,同剧组的人道了别,就一脸急不可奈的朝家里赶。
只因着今天是冬至,在古代冬至是一个不下于过年的节日。
《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古代皇帝更要在这一天祭祖称为“冬至效天”。
冬至姥姥家习惯包冬至饺,而爷爷这边却是要做酒酿汤圆。
所以,每个冬至,叶梧桐是既能吃上冬至饺,又能吃上酒酿汤圆。
叶梧桐一路进了梧桐大院。
“叶梧桐,你家来了很多亲戚。”邓倩倩看到叶梧桐进来,拉着叶梧桐神秘兮兮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