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1099)
疏勒要购买粮食,只能通过吐火罗。
但是,现在这一战略,因为月氏国的“敌意”,无法实现。而没有粮食,贾环别说养活自己招募的士兵,他供应北庭的粮食都不够数目。
“使君,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说话的是幕僚解参。
他曾是左都督牛继宗的心腹幕僚,后来兵败,投靠副将苗骐,在苗骐被贬之后,他留在敦煌。贾环来疏勒时,将他抽调过来。他辅佐处理细微琐碎的政务,是一把好手。但就是比较容易畏战。
秦弘图坐在沙盘旁的椅子上,打断解参的话,道:“解兄,易俊杰等人在阿缓城被当众鞭打,被打的可是我们疏勒、大周的脸面!”同学被打,他们还要忍着吗?月氏国王以为他是谁?蕞尔小国!
解参不满的哼了一声。
沈迁表态道:“打吧。我率军去。一边打一边练新军。等吐火罗打完,新兵就是老兵。我们可以北上碎叶。”他一表态,军方的将领纷纷表态支持。
贾环点头,道:“我坚持要打吐火罗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收购粮食,第二,扬我国威,第三,练出新兵。
去信给士元,他率领新招募的两万大军直接越过葱岭守捉,走连云堡,攻入吐火罗。伯仁将招募的两万团练给于乔。再调一万敦煌军。计五万人,由乌云山口出瓦罕谷地攻入吐火罗,在护密国会齐,由于乔统一指挥。”
商议了一番细节后,众人告辞离去,为大军出征做准备。贾环留下沈迁在地图沙盘前说话。书房中安静,有虫鸣从庭院里传来,月华如水。
沙盘上,蜿蜒、险峻的葱岭道路,尽收在眼底。秦弘图负责军中情报部门还是非常用心的。周围的地形图都勘探出来。吐火罗地区,由兴都库什山脉分割成两部分,西部的高原平坦,富庶。孕育了贵霜帝国。还有现在的月氏国:人口两百万,胜兵10万。
贾环在沙盘前微微沉思着,轻声问:“于乔,吐火罗之战,能否打赢?”明亮的烛光照在他消瘦的脸上。私下里的相处,他的情绪有些外露!非常的凌厉,带着杀气!
有些东西,在明面上是没法说的。比如,他的同学易俊杰在月氏国被人吊起来打,他能用这个理由出兵吗?不能的。但是,他派老易出使,给人吊打,他内心中会没有情绪?而且,还是为他背锅——跋忽勒之事!
当他是泥菩萨吗?
他曾经给跋忽勒承诺,不杀月氏国人,但是跋忽勒的老爹这样行事,那就对不住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沈迁容貌英俊,身姿修长,一身白衣。这段时间节制疏勒军以来,气度更加的凝练,英姿勃勃。到京城里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这时,他轻轻的一笑,道:“子玉,如果吐火罗诸国是易俊杰信中写的情况,问题不大。呵,你可算是找到出兵的理由!”
最后一句是打趣了。
他对易俊杰被月氏国吊打,感到不满。但是没有书院体系的人那么愤怒。他毕竟和易俊杰接触得不多。
贾环苦笑着摇摇头。
易俊杰的信中,同样提到,根据吐火罗的消息:石玉华现在就被困在康国的撒马尔罕。
公事、私事,谁说的清楚?
他之前一直困恼如何练兵,缺少时间。然而,吐火罗不肯臣服,要继续观望,保持独立的地位。那么,这不就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他依旧可能还是赶不上北庭之战。但是,他不会将没有训练的新兵送上战场。
“于乔,这次出征,一定要将燧发枪的排枪战术,试验出来。一定要将军队和粮食带回来。北方,还有一场艰苦的大战等着我们!”
沈迁神情郑重的点点头,道:“我会的。”
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场秋点兵(上)
六月十七日,来自吐火罗易俊杰的书信,抵达疏勒。带来了吐火罗地区的最新消息。
疏勒的筹措粮食战略受挫。
十七日晚,与众下属会商后,疏勒节度使贾环令大军出葱岭,攻伐吐火罗诸国。兴大军以讨不臣!用周军的刀剑、火器,来为周军赢得粮食、尊严!
因为,道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
正处在狂飙突进时刻的疏勒,立即就动员起来。粮食、火药、棉服在点数,装运。骆驼、马匹、牛羊在准备。官府对外发布了雇佣民夫运送的命令,每日工钱1银元。兵营里的新兵们在严苛的训练后,得到出征的命令。
战争来临了!
三日后,六月二十日上午。晴。秋高气爽,蓝天白云。
疏勒城南的兵营中,鼓声隆隆。校场上,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们列阵,然后直接从点将台前,踩着整齐的步伐,在雄壮的军乐声走过,步出军营,开赴前线。
校场北面的点将台上,贾环正给即将出征的沈迁、杨纪、黄观等将校送行。
贾环穿着石青色的文士衫,腰悬玉佩,身姿挺拔,气度沉静。他举着酒碗敬诸将,道:“孙子兵法有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然而,有些仗,不得不打!本官在此祝诸位将军旗开得胜!在吐火罗,打出我大周的威风。”
沈迁时年二十一岁,一身白袍,星目俊脸,腰悬将军剑,身姿修长,英姿勃勃,朗声道:“定不负使君所望。”带着诸将饮酒,从点将台上下来,早有侍从牵着良马过来,沈迁翻身上马,沉声道:“出发!”
一众将军各自上马,融到队伍中,跟着三万大军出了军营、城池、山口。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贾环在校场上,目送着众将、大军远去,心中沉静。
他知道,营外的大道,城中的大街,城外的官道,两旁都是送行士卒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这些才脱下旧时衣,穿上战时袍的士兵们,有几人可以回来?
然而,他驻疏勒,要对北庭之战的粮食负责!
…
…
沈迁率三万大军从乌云山口走著名的瓦罕古道,抵达乌浒河畔的护密国。
在于阗镇的庞泽,则率领着新招募的两万士兵,出葱岭守捉,越连云堡,再沿瓦罕河岸,抵达护密国。
两支军队,将在护密国的都城塞伽审城汇合。
六月二十八日,庞泽带着前军抵达连云堡。看着这座坐落在山峰、谷地间险峻的城堡,绵延的兴都库什山脉阻隔着视线,放眼看去,全是山峰,白雪皑皑。
庞泽对着随从们感叹道:“真是险地啊!难怪唐和吐蕃之争,这里是战略要地。”
他早因沈迁在西域立功,而放弃了心中的执念,不想再回京城参加科举。而是想做一番事业。此次子玉派他募兵两万,跟着周军名将沈迁攻入吐火罗,这令他感到大展拳脚的机会即将来临。
以生员身份,在军中官授疏勒军判官。
几名随从们笑道:“庞大人学识渊博,纵古论今。”乌斯藏地区是周朝的都司,有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朝廷参与管理。连云堡地势险要,但其实并无大的军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