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284)
贾环知道贾宝玉的性子,但凡是美女们在一起,不管做什么,他都要凑过去,淡淡的一笑,拱手道:“见过宝二哥。”
宝玉应了一声。心里其实有点抑郁的。他本来以为他姐姐妹妹的关系好,结果现在,府里的姐妹们倒是和贾环亲近,他和林妹妹倒像是********了。
贾环并不在意。他对宝玉是看不上。宝玉对他,是很疏远的态度。能不见就不见。
想着,贾环倒是想起件事来:话说,宝玉现在要是在他书房里开大招摔玉,会怎么样?
只怕,结果不会再像雍治八年时的那样吧?
贾环微微一笑。
…
…
黛玉坐了一会儿,也打算帮贾环抄书。因为,姐妹们的话题不时的是抄书时的四书五经中的句子。再者,她也想见识下提学大宗师的经义水平。比她父亲,三鼎甲探花如何?
贾环让人粗使婆子搬了一张条桌进来,拼在宝钗、湘云之间。黛玉让紫鹃回她屋里拿几支毛笔过来,坐下来抄写。
宝玉四处走动,不时的说几句话。问问笔记右上角的阿拉伯数字是怎么回事,又和姐姐妹妹们讨论经义,说他的观点。
笔记上,经过解释都是很浅显的语句。比如:诗经中的: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官方解释是这是对学校、同学的怀念。理解成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是不行的。
贾宝玉则是大发议论。史湘云、探春等人不时的和他说笑,辩论。
虽然宝玉在哪里鬼扯,将工作效率下降了许多。但贾环在书桌后面只是笑一笑,并不去管宝玉。不过是一个想要求美女关注的小屁孩而已。但,抱歉,宝二哥,我不会给你点赞的。
书房里正热闹的说着话,黛玉轻叹道:“这句话解的好。”
宝玉连忙凑过去看。
第二百零六章 抄书(下)
林黛玉手里的纸张,正在抄写的是《论语颜渊》中的一篇:哀公问于有若。
林黛玉说的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一句。
这句话的解释:百姓富足,君主又怎么会不富足呢?百姓不富足,君主又如何称的上富足呢?
更深一层的解释是:得与失,多与少,都是相对而言的。百姓富足了,君王才有可能从百姓那里获取更多。
若君王不体恤民情,不顾百姓生计,百姓生活无以为继,又如何会去拥护君王?
而沙提学在后面的批语是: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这是明代成化年会元王鏊在礼部会试中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写的八股文。八股文是代圣人立言。好的八股文,作者对经义、字句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阐释的非常到位。因而,沙提学会将这几句摘录在此,作为注解。
贾环的注释是:国家财富与个人财富的辩证关系。有国富民穷,有国穷民富。比如:明朝。这句话体现的是儒家“民为贵”的民本、民生思想。国富且民强是最佳状态。
一句短短的话,下面给出了四种注释。当真是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做派。解释的通透。治学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很令人惊叹。
林黛玉看到这四种注释之后,因而很是惊讶。她不知道她父亲会怎么注解这句话,但应该无出其右。
宝玉拿过来看了看,发表议论:“这太过于牵强。反复注解又何意义?还是没有说明白。”
贾环哂笑一声,“呵呵!”贾宝玉一贯是喜欢鬼扯、杜撰。但在真正的读书人面前,他那点小聪明算什么?也就糊弄下政老爹这种书没读通、读透的人。
在贾府众多姐妹面前,贾宝玉给贾环嘲笑一声,就有点发急,瞪起研究,准备和贾环理论。
林黛玉摇摇头,细声道:“这解释的是极好的。提学大宗师名不虚传。环哥儿的举人也是真本事。你是不如的。”
给林黛玉这么一说,宝玉急红了眼,“嚯”的站起来,对黛玉赌咒道:“妹妹这话说的。改明儿我也去考一个举人回来。”
黛玉看宝玉一眼,将她的话说完,“我也是不及的。”她并没有劝宝玉去科举的意思。只是心里得承认:环哥儿这个举人功名确实过硬,实实在在考回来的,经义水平是很高的。她不如。宝玉不如。
宝玉气势一泄,偃旗息鼓,讪讪的站着,像黛玉赔笑,“妹妹…”
黛玉冷哼一声,不理会宝玉。
书房里的众人顿时都哄笑起来。丫鬟们也是各自笑。袭人心里叹口气。宝二爷真是个不省心的。这又误会林姑娘了。以为林姑娘向着环三爷。回头不知道又闹成什么样。
探春笑着圆场道:“你们两个真真是欢喜冤家。二哥哥,你快坐下来吧。我们还得抄书,等会又到吃晚饭时间,三弟弟好茶好饭的招待我们,我们可是要尽心呢。”
如果王熙凤在的话,多半是她来圆场。现在自是探春来说。
宝钗只看着宝玉和黛玉两人,笑而不语。心里稍稍对比一下,倒是觉得宝兄弟真像个小孩。
贾环坐在书桌后,好整以暇的喝着茶,悠闲的看戏。宝玉和黛玉在他屋里吵架,在雍治八年时,他被牵连,结果很糟糕。但现在,他自是稳如磐石。
今日不同往日。
红楼原书第八回 的目录,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时间线是红楼九年。现在都雍治十年冬,马上就是春节。黛玉和宝玉两人现在确实是处在初恋阶段。而他并不看好这段感情。
他既然留在贾府里,林黛玉的个人悲剧,他能帮就顺手帮一把,但他和林黛玉不熟,要他费力气为她谋划,那不现实。他没那么高尚。再者,他看不上大脸宝。
按照红楼原本的历史,宝玉和会宝钗成亲。但现在宝姐姐这里,自是没宝玉什么事了。可就贾环的估计,即便宝姐姐和他的婚事定下来,王夫人多半也不会同意宝玉娶林黛玉,肯定会有其他人。
所以,林妹妹的悲剧,他大约会在明年去江南的时候,顺便劝一句,让林如海早点把他女儿的婚事定下来。
能定下来,就算林妹妹得偿所愿。定不下来,到时候再说。撮合一对男女很难,搞散一对男女还不容易?
贾环心里想的一笑。话说他还是蛮邪恶的啊。内心倾向还是黛玉不要嫁给宝玉。
宝玉叹口气,坐下来。直到吃晚饭前都保持着安静。
一场风波就此消弭。
…
…
吃晚饭时,因府里的姑娘和宝玉都在贾环这边,贾母、王夫人分别派了鸳鸯、金钏儿过来问。黛玉和宝玉赌气,留在贾环这里吃饭。宝玉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去跟着王夫人吃。
晚饭在望月居的后堂正厅中摆饭。丫鬟们点起炭盆,点燃蜡烛,摆开两张桌子,叽叽喳喳的笑说着话。室内温暖如春。
晴雯、如意带着婆子、丫鬟去厨房里端了饭菜过来。在望月居的小厨房里热一热,再送上来。菜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