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391)

作者:九悟 阅读记录

晚饭之后,秋风清寒。林黛玉去里屋里看了父亲。父亲昏迷在床榻上。姨娘语蓉在精心照顾。

语蓉轻轻的点头,“玉儿来了。”十六日,老爷当着大家的面托孤给那个少年。听着黛玉要在金陵住两年,她是决意无论如何都会留下来陪着黛玉。

“嗯。”

说了两句话,问明父亲的情况,黛玉穿着绣花金边的暗红色斗篷回自己的屋里。

紫鹃跟在黛玉身边,帮黛玉挡着风,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感慨道:“不知道三爷到了金陵没有?”

林如海和贾环说起托孤的事宜时,只有林黛玉旁听。个中的细节,林如海后来宣布时,并没有对众人说。

但黛玉十分信任紫鹃,把那天的情况基本都对紫鹃说了。紫鹃此时心中很安定。三爷果然是信守承诺,在林老爷面说提起了姑娘的事情。

而三爷既然答应日后照料姑娘,那姑娘也没什么可担心、忧虑的了。她信三爷的承诺、能力。

黛玉脚步顿了下,细声道:“肯定没到。”

她现在的心情有点复杂。即将失去父亲的痛苦,令她情绪几乎崩溃。每晚都有撕心之痛,辗转难眠。而内心之中,又有着一抹宁静、安稳,让她的痛苦稍缓。

因为,她父亲将她托付给了贾环。不是以嫁给他的形式,而是由贾环像长辈、兄长一样来照顾她之后的人生。她的未来,并非是一片灰暗之色。而是将有人会以其坚强的脊梁,为她撑起一片可以躲避风雨的天空。

她读过京城之中流传的贾环的那首十六字令: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大抵上,贾环给她的感觉是如此。如山一般的锋芒,如山一般的坚硬、坚强。不仅是紫鹃信得过贾环的承诺,能力,她也信的过啊。

但,贾环当着她父亲的面提起她的婚事,以及嫁给宝玉的婚书,她心中有些羞涩、迷茫。她渴望再见到贾环,和他详细的谈一次。但,同时又不想再见到贾环,因为,贾环再次来时,是她父亲的死讯传到金陵后,前来吊丧。

明月当空,长江之上,楼船平稳的行使着。

贾环在船舱中给如意画炭笔画,如意端坐在床榻上,清秀柔美的小姑娘。晴雯在贾环身边叽叽喳喳、笑兮兮的磕瓜子、说话。她性子很活泼。

贾环现在是不知道林黛玉的想法,知道肯定会纠正一下关于他的定位:通俗一点说,林如海死后,他将成为林黛玉的监护人。而不是什么长辈、父兄。

贾环并没有留在扬州为林如海送终的意图,那是贾琏的差事。就是不知道贾琏最后带回去八十万两白银,贾府上下会满意不?他估计,还得应付下贾赦。

没有人是傻子。林如海既然当众托孤给他,怎么可能不给报酬?怎么可能不预留给黛玉的用度?

当然,贾政肯定不会问他这种事。贾赦贪婪、好色,势必要盘问他。不过,回去都是两年后的时期,到时候再说吧。

“三爷,后面那个纪举人干嘛巴巴的跟着你去金陵啊?”

贾环描绘着如意的侧影,看着画板,笑着道:“读书啊。晴雯,你不知道三爷我现在在江南什么名气啊?来,乖,做个崇拜的表情。”

昨天上午,纪鸣来送行,准备同去金陵山长门下学习。以山长宽厚的性情,纪鸣前来求学,山长肯定会教授。

不过,贾环船中带着晴雯、如意,纪鸣就单独租了一艘船跟在后面的。举人,都不会缺钱。

“三爷…,咯咯…”晴雯噗嗤一笑,起身去给贾环倒茶。她都十三岁了呢。就算心里崇拜,也不好意思在脸上表现出来啊。

贾环微微一笑,落下最后一笔。

他去一趟扬州,本来只是顺路探望下林如海,没想到接了一个“监护人”的差事。金陵之行,多了黛玉,看来还的筹划一下。

天际边鱼肚泛白之时,贾环正拥着如意一起熟睡。自通州顺着京杭大运河而下的客船抵达金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抵达金陵

浅淡的晨曦之中,巍峨的金陵城外,辽阔的长江,浩浩荡荡的自西向东,奔流不息。

城外外金川门的码头处,各种样式的船只停靠。不少旅人来往。身份不一,从衣衫服饰可以看得出有:渔夫、农夫、码头工、商人、奴仆、士子、官员等。

清晨的金陵,仿佛正在晨曦中缓缓苏醒般,其自身蕴藏着巨大的活力,即将展现出来。

贾环睡的比较浅,穿了衣服,起床到船头,看着这一副充满了浓浓的古代生活气息,画卷般的场面。六朝古都的清晨,带着繁华的前奏,即将绽放出它的魅力。

金陵,即是南——京。他曾多次到南——京这座城市,在旅游胜地、古迹游玩、怀古。此时,他真真切切的来到古都金陵。贾环心里,有着跨越了数百年时空的感叹。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本时空的历史中,周太祖宁骥自江——西起兵,一统江南。随即,以金陵为基地,北伐中原,驱除鞑奴,追亡逐北。金陵城在这段历史中,几度易手。幸而在战火之中,金陵城内的建筑、皇城、古迹都得以保存。

国朝定鼎一百五十年,此时金陵已经恢复战乱的元气,人口约有两百万,更胜明朝时。明万历年间,南京人口高达100万以上。这是当时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座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此时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他将要在这座繁华、美丽的城市里待上两年。

贾环在船头怀古伤今时,船主老刘在秋风之中穿着一件短褂,露出黝黑的臂膀,笑呵呵的过来。不远处,几名船工正在系缆绳,“小贾老爷,我们到了。”

贾环笑着点一点头,“嗯。我们一会就在此下船。说好的银钱少不了你们的。”

“得嘞。”船主老刘笑着去安排停船的事宜。

不一会儿,钱槐、张三、胡小四三人也穿了衣服出来。张三是贾母派来跟着的老仆,在金陵熟门熟路。这时,他带着钱槐下船,很快就雇佣来马车,码头上的挑夫、苦力。

晴雯、如意两人收拾了衣服、用具,坐进马车。另外的行李,自是由挑夫、苦力搬运至另外的马车中。

贾环、纪鸣一行十几人顺着拥挤的城门,进入金陵城中。时值雍治十一年秋,八月二十日,上午九时许。

金陵城的布局,沿袭着明代的布局,分皇城、京城、府城、外郭城。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并非如同京城那样,采取方城或者矩形的旧制,而是依山伴水,象天法地,设计独特,恢弘雄壮,展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

同时,城中又分为政治、军事、手工业、商业、居住区。位于东南面的皇城自是政治区域,设有各级衙门。往西而来,便是手工业、商业、居住区。

上一篇: 奉旨和亲 下一篇: 天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