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681)
黛玉在谦虚,湘云也在谦虚。她是性子直爽,不代表她喜欢唱高调、吹牛皮。这话说的众人都是一笑。
李纨今天是一身浅白色的对襟褂子。二十七岁的寡居美人,雪峰挺拔,将浅白色的衣衫撑起一道美妙的弧线。细腰柔软。身姿曲线窈窕,浑身浸润着成熟美人的韵味。与其她金钗们的美丽相比,是另外一种风情。
李纨起身笑道:“我前儿春天时搬进园子里就有这想法,只是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既然是三妹妹高兴,我便帮着你作兴起来。
序齿我最大,你们都依我的主意。我们八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各分一件事。我自荐掌社,两位姑娘是副社长。
我那里地方大。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二姑娘呢,出题限韵。四姑娘负责誊录监场。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五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这话说的迎春、惜春两个都是连连点头,道:“大嫂子说的极是。”她们本来就不擅长诗词,况且薛、林在前,能不作诗自是极好的。
探春见她们两个附和,心悦臣服,作诗的人少了两个,也不好强求。笑道:“好端端的我起社,却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
众姐妹都是笑起来。气氛十分的快活。
李纨定下的章程:迎春、惜春都有事情做。她当社长,其实是出钱、出地方。李纨一个月的月钱有二十两银子。给妹妹们开诗社的花销是尽有的。
李纨现在和贾环的私交很不错。贾兰借助贾环之力前往京西的闻道书院求学。她呢,还帮着贾环传讯给秦可卿。此时,贾环的亲姐姐探春要开诗社,她当然是愿意帮着出一份力。
再者,探丫头的为人,是很不错的。单从这一点上,她也愿意帮忙。
其实,在座的几位姑娘,真要论银子、花销,最有钱的其实是黛玉。贾宝玉都比不了。
她此时屋里光碎银子加起来就有几十两。这是贾环专门兑给黛玉的,让袭人日常使用,保证黛玉在生活中不会受到任何的委屈。贾府里的下人们,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更别说黛玉手里还有日升昌的银票。她每月还有六两银子的月钱。开一个诗社,请诸位姐妹聚会,绰绰有余。
李纨将章程定下来,诗社的架子就算大致的搭起来。众人情绪极佳。宝玉兴冲冲的道:“既然都商定好了,咱们这就去稻香村罢。”
李纨道:“都是你忙,今日不过商议了,等我再请。”
宝钗端坐在楠木靠椅中,穿着鹅黄色的长裙,肌肤雪白莹润,明丽难言,宛若神女,娴雅的轻笑,补充道:“还要议定几日一会才好。”这话说的众人都是微微沉吟。
探春点头,道:“若是太多,怕是没趣。一月之中,两三次就好。”
宝钗一锤定音,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除这两日外,倘有高兴的,她情愿加一社的,或情愿到她那里去,或附就了来,亦可使得,岂不活泼有趣?”
“这个主意更好。”一番话受的众人皆服,尽显宝姐姐的风采!
议事、处事,宝钗是极有才华的。只是,她在贾府中并不多说。即便此时贾环执掌贾府内外,她是贾环的妻子。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惜春穿着浅紫色的裙子,出落的很美丽,精致俏丽的小美人,身上绣户侯门的贵女气质在秋色中漂浮,气质清冷。笑道:“我们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既然起诗社,如何不请三哥哥来?”
惜春的性子很冷,这和她的身世、经历有关。但她对她的三哥哥,是很亲近的。她又不傻,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如何分不出来?这时,为贾环说话。
李纨就笑,斜身轻拍扶手,香乳微颤,妩媚秀雅的少妇风情流泻,道:“嗳哟,这倒是把他给忘了!宝丫头也不提醒我们一声?还是四丫头说。”
宝钗抿嘴一笑,容貌绝美。
探春对众人道:“我想着呢。三弟弟事务繁忙,未必有时间来园子里。就没请他。”
宝玉闷闷不乐,酸溜溜的道:“就是。三妹妹考虑的周到。”贾环一来,他可就是要坐蜡了,不自在。哪还有乐趣可言?
史湘云心直口快,拍手笑道:“来不来是他的事,请不请却是我们的事。依我看,还是要给环哥儿下帖子。若是给人知道,我们起诗社,却不请他这个大诗人,那可真是笑话了。不过呢,便是他来了,却也不许他作诗。否则,我们可都没诗兴了!”
众人都是笑起来,附和道:“极是。三姑娘快去写帖子。”
探春就笑着起身去书案后面写帖子,这样的“盛事”,不邀请她的三弟弟,确实说不过去。
李纨沉吟一会,环顾着妹妹们,笑着道:“既然这样,请环兄弟过来,让他给我们评诗定名次。”
黛玉拿团扇半遮住脸,“噗嗤”一笑,妩媚无端,道:“哪有请人来入社,却不让他写诗的道理?”为贾环抱屈一句,又话锋一转,眼眸明媚,道:“不过,我赞成。”对正在不远处书案后正提笔写帖子的探春道:“三妹妹,就按照这样写。”
促狭伶俐,尽显林妹妹的风采。
黛玉说的众人都是笑起来。湘云看看黛玉,再看看宝钗,笑问道:“宝姐姐怎么说呢!”她哪里会不清楚林姐姐和环哥儿那点事呢。珠大嫂的主意并不高明。偏偏林姐姐还附和,这算是存心捉弄他吗?
宝钗微微一笑,目光与黛玉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道:“颦儿都说了,我自是赞成。”
黛玉抿嘴而笑,道:“然后,既然要起诗社,我们都是诗翁,要把姐姐妹妹的字样都改了才不俗。”
李纨兴致很高的笑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我替薛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
惜春、迎春问道:“是什么?”
李纨笑盈盈的道:“我是封她‘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以宝钗之大气、地位,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花比牡丹,艳压群芳。是谓蘅芜君!
“这个封号极好。”探春一边提笔写帖子,一边和大家议定别号。她的别号是蕉下客,说笑着将信写好。宝钗让香菱去望月居找贾环。
探春对取笑她、正活跃、笑吟吟的黛玉道:“林姐姐别忙着使巧话骂我。我倒是想问问你那个极当的美号:潇湘妃子是何典故?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你住在潇湘馆里,却不见你哭呢。莫不是在金陵时,天天在哭泣?”
黛玉的别号,潇湘妃子,早就传遍贾府。她在金陵以此为笔名,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