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880)
她和贾环的关系亦不好。听人骂贾环,壮胆!要知道,太后死后,她和顺亲王走的近,进献美女给天子,固宠。现在,顺亲王已死,商贵人亦废。离死不远。她心底如何有安全感?
宁浮浓眉大眼,皮囊很好的青年,这时,讪讪的一笑。不敢出声。
贾环,是个狠角色。谁知道他怎么运作的?加速了刘国忠的死期,废掉了商贵人。他怕死。
永昌公主,拍拍身下的熊皮,吩咐报信的仆妇,“去告诉驸马,我今晚回府歇息。”
永昌驸马和贾府交好。
…
…
确切的说,前几日武英殿议事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各方,都只是猜测。在当日议事结束后,庆祝、兴奋的一些势力,真的会获利吗?
“我看悬的很!”
十一月初一,与萧梦祯交好的庶吉士罗华,带着酒菜,到都察院后面的监狱中,探视萧梦祯,如是说。因萧梦祯是翰苑清流,在都察院这样的清流衙门中,待遇还不错,单独在一个小院中。
简陋的房间中,罗华与萧梦祯相对小酌。一口黄酒入喉,各自的心情不同。
萧梦祯还是胖胖的,头发很乱,他被关的有些时日了。比贾环更早下狱。萧梦祯轻轻的一笑,咂了一口酒,道:“德辉,你看得很清楚啊!”
商贵人被打入冷宫,和死有什么分别?其他各方会得利?恐怕没有那么好的事。
比如:楚王党的白璋能进位大学士?比如,看戏的新勋贵集团(旗手魏其候)能拿下都督同知的位置?
罗华心情有些复杂。按照当前的形势,作为李家的女婿(李纹),他要和贾府走近。最近,贾政高升的呼声不小。据闻,可能升户部侍郎。其实,都知道这官是酬劳给贾环的。
要依赖贾环推行银币等一些系列的制度。满朝,无人对此表示异议――政老爹由正四品学政升六部侍郎,相当于是官升两级。
如此,金陵四大家:贾、王之争,可以休矣。王子腾还远在边塞。王家怎么顶得住六部侍郎的权威?李家作为贾府的姻亲,大理寺寺丞李守荣怎么选,还用问?
然而,他看贾环不大顺眼啊!
罗华叹道:“开之,你好像挺看的开。要知道,你犯了堵塞言路的忌讳,庙堂诸公,肯为你说话的很少。”
何系已经毁了。贾环能有那么多的力量支持,还因为他有其他的身份:勋贵世家之子,老师,闻道书院团体的旗帜。萧开之,并不具备啊。
萧梦祯洒脱的一笑,“不过是辞官而已。有什么?子玉来看过我,给我交过底:尽量为我争取一个好结果。但我不想让他太麻烦。我不后悔!
德辉,我向贾子玉推荐过你。你日后,好好做官。勿忘初心。韩子恒,变了。”
最后一句话,是他来京城之后,最深的体会。
罗华愣了一下,点点头,长叹一口气。韩秀才坑朋友。萧开之真是个厚道人啊!
…
…
十一月初,朝堂人事调整的第一步,落下。
加武英殿华墨为文华殿大学士。以户部尚书卫弘为武英殿大学士,擢升户部左侍郎赵鹤龄为户部尚书。升贾政为通政司通政使(正三品,九卿)。
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写尽是相守
朝堂人事调整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内外。原通政使俞子澄罢职返乡。这不足为奇。他和当前的“政治黑洞”刘国忠有些来往。和刘公公来往的人,结局都不大好。
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卫尚书的升官:升户部尚书卫弘为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当前,军机处只有两位大学士:何朔、华墨。华大学士在河北、山东等地招抚漕工的叛乱。从发回的奏折看,已尽尾声。腊月即可返京。他返京之时,就是何朔去职之时。
但是,卫尚书却是先宋天官一步入阁,这样卡位才是大事!
军机处中的论资排辈,不像翰林院中以科场来排,而是优先以入直的时间来排。简单的说,宋天官想要当领班军机大臣,必须要等卫尚书先退下去。
这对于,已经以吏部尚书领朝政一段时间的宋溥来说,是何等的卧槽!须知,吏部尚书才是外朝第一,户部尚书只排第二。现在,卫弘越到他前面。
同时,卫尚书的上位,就意味着,朝会之前,呼声第二高的工部尚书白璋想要进军机处,已经是水中花,镜中月。军机处坑位已满。天子设四位大学士的概率很小。
再同时,卫弘加官,意味着雍治天子倾向于继续推行一条鞭法,并用铸造银币,粮食统一收购价,增收商税的方案。稍后,朝廷果然行文,确定执行这些方案。
而楚王党之前在大周日报上鼓吹的言论:反对一条鞭法,反对增收商税,全部都是废话。增加政治声望,更是想都别想。所谓的,楚王党获胜,只是个笑话!
楚王党,最中坚的力量,白尚书,未能如愿以偿的晋位大学士。楚王的声望没有增加,如何言获胜?
只是,晋王党的大幅削弱,所带来的一些虚的利益和形势而已。他们并没有拿到实质性的筹码(官位)。
…
…
冷月如钩。庭院中,寒风掠过树梢。
吏部尚书宋溥在温暖的书房中,和来访的心腹,吏部左侍郎戴显宗闲谈。
戴侍郎有些不满的道:“老大人,贾环就是个搅屎棍!”大好形势,都给他搅合了。竟然,是卫弘先入军机处。
宋天官六十多岁,摆摆手,没说话。神情有些抑郁。国库空虚,天子还是需要理财的能臣。但,这已经是他第几次冲击大学士失败?
戴侍郎道:“听闻,赵鹤龄为户部尚书,贾政为通政司通政使,是卫弘的推荐。”
宋天官哂笑一声,喝着茶,道:“酬功而已。”武英殿上,卫弘不要脸的帮贾环吹捧。两人私下里没谈过?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卫弘得了天子赏识,晋位武英殿大学士。
…
…
同一时间,宋府不远处的工部尚书白璋府上。清冷夜晚中充满了失意的氛围。
白尚书,戴琮两人在小厅小酌。窗外,万木萧森。天寒地冻。
“唉…”
白尚书长长的叹口气。他心中很有些忧伤,挫折感。吏部宋天官,还有机会入阁。而他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将是何时?
戴琮劝道:“老师,贾环已经去职。不被录用。不必再管他。现在的局势,楚王殿下占优。将来老师执掌朝政的日子还长着。”
白尚书点点头,举杯,和学生饮酒。
一场朝争结束,他没有如愿的分到蛋糕。大幕落下,他独品失落。
…
…
十一月中,户部尚书卫弘拜相后,主持朝政。行文天下,继续推行一条鞭法、铸造银币,统一粮食收购价,增收商税等国策。
同时,人事调整的第二步落地:工部尚书白璋调任刑部尚书,金陵知府纪兴生升工部左侍郎,掌部事。汤奇任吏部文选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