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883)

作者:九悟 阅读记录

所以,贾环的危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晋王党那么大的势力,贾环都只是反戈一击,就烟消云散。不涉及到实际利益,谁敢犯的着惹他?

再者,政老爹当泥菩萨,那是本色演出。贾环根本不用操心。恐怕,他这个通政使,将是国朝有史以来,最没有存在感的九卿。贾环不会过多的卷入朝政。

方宗师点点头,笑着伸个懒腰,吟道:“余北上四五年,身在樊笼里不久将返复得自然。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看着潇洒,心无滞碍的方宗师,贾环心中,感慨无比。就像雍治九年,那个雨夜,山长他们高诵屈子的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读书人的志趣,各不同相同。

而官场如围城,有的人削尖脑袋想进来,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想逃离。

他心中羡慕,向往之。或许,他五十多岁时,亦当如此时的方宗师时,飘然返乡。

周史记载:雍治十六年春,礼部尚书,天下文坛盟主方望献书于雍治天子。所撰《皇周英华》历时五载,计五十余人才与编撰。全书共三千卷,包罗万象,卷帙浩繁。记有文学、历史、农业、水利、商业、海贸、战争、工艺、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

这是继帝周世祖时,,由三元宰相林季同编写的《大周全书》之后,又一辉煌巨著,尽显大周雍治朝的文治之盛。

当然,后世对《皇周英华》所记载的关于康顺年间和雍治朝交替的史料,颇多异议。

十六年春深,雍治天子加方望为太保(正一品),赏赐无数,恩荣至极,送其南返金陵。

稍后,真理报主编,《皇周英华》副总裁(常务)魏原质,因功升国子监祭酒。

参与修书的翰林们,各有升迁。

十一月初八冬至。初七下午,贾府的管事门往贾府的世交、好友各处散帖子。

大理寺寺丞李守荣晚间时分,在家中,看着书桌上的请帖。冬至日,通政使贾政邀请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好友们聚宴。

李守荣感慨的一笑。所谓的贾,王之争,可以休矣。摇摇铃,将老管家叫进来,“去和罗华说一声,明日随我去贾府赴宴。”

第六百六十七章 贾府冬至(上)

初八冬至。在这一天,士大夫们朝参之后,便是放假,自由娱乐。邀人二三好友,乃是正常之事。但贾府的邀请,绝非平常。

粗略点看,是贾府一扫贾皇子之死的颓气,庆祝贾政担任国朝九卿之一:通政使。

而在明眼人看来,这是贾府要正式的确定其在四大家族中的领导者地位。

史府,晚上时分,书房中,灯光点点。

保龄侯史鼐的嫡次子史智看看还在沉思的叔父忠靖侯史鼎,再看看书桌上,由贾府子弟送来的请柬,道:“叔父,咱们明天真的要去吗?”这事一看手法,就是贾环干的。政老爷没有这个手段。他不大想去。上次去贾府认错,贾环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忠靖侯史鼎摘下眼镜,看了史智一眼,叹口气,道:“能不去吗?怎么说你姑祖母还健在。”

史智缩缩头。

史鼎轻轻的叹口气。通政使啊!他大哥任四川左布政使,大概在他的表兄面前只是有个座位吧!

王家。

王子腾的长子王承嗣、王子腾的弟弟王子胜,王大舅的儿子、王熙凤的哥哥王仁,王子胜的次子王伟等人在商量着贾府的邀请:去还是不去?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亲戚相邀,贾家的目的很明显。然而,王家为什么要去贾府捧场呢?

王承嗣皱着眉。

王子胜扬着手臂,挥一挥,不满的嚷道:“他们这算什么?压我们王家一头?劳资不去。你们谁爱去,谁去。”

王仁二五不着调,有样学样,冷哼道:“二叔不去,我也不去。受不了贾府那个鸟气。凭什么,他贾琏养外宅还有儿子,我妹妹的脸都丢到整个京城去了。”

王家的小会议不欢而散。王承嗣刚回到住处,就给母亲打发丫鬟来叫过去。

寒冬夜晚,在细节中透着富贵之气的房间中,温暖如春。何夫人坐在炕上,身边有两个中年仆妇。看看进来的儿子,问道:“商量的怎么样了?”

王承嗣低头道:“二叔和大表兄他们都不想去。”

何夫人没说话,过了一会儿,道:“你明天去一趟。”

王承嗣应下来,“是,母亲。”出了正房,吹着夜风,心里长叹一口气。想当初,他母亲生日,姻亲来贺,何等的风光,而如今,却要向贾府低头。

他父亲虽说手握兵权,五军都督府的同知,但远在边疆,要说权势、地位,未必比强过他姑父的通政使。

唉…

和四大家族相关的官宦人家,如吏部文选司郎中汤奇、大理寺寺丞李守荣、宇文锐并没有王、史家那么多纠结,派人回了请帖,答应明天中午过来吃酒。

初八,天蒙蒙亮。距离贾府二里地的小院中,贾琏起身穿衣。

尤二姐连忙起来,服侍着贾琏,问道:“二爷今天要去府里忙?”

贾琏唇红齿白,穿着白色单衣,笑着捏捏尤二姐的脸蛋,“今儿在府里置酒,贺老爷升官。老太太那边也乐呵呵的。要给宝兄弟和薛家二姑娘的婚事定下来。环兄弟他把事儿都交给我了。你说我能不早去府里吗?”

尤二姐噗嗤一笑,随即低头,有些心事,想了想,咬牙争取道:“二爷,奴家去不去府里,要不要名分都无所谓。可是,芦儿他…,你求求三叔。”

贾琏坐着穿靴子,就笑,“这什么大事?我可是在顺天府都缴了罚银的。这可是官府认账。你就放心吧。”

安抚了尤二姐一番,贾琏在清晨出门,返回荣国府。

初八上午,贾府的前院中,便是热闹非凡。不断的有宾客前来,络绎不绝。

不少人都是不请自来。比如:卫若兰、陈也俊、冯紫英、锦乡伯公子韩奇、西宁郡王之子,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裘良、三等伯五军都督府佥事石光珠之子石友仁、马尚之子马伯宗,侯孝康之候翀。

荣国府向南大厅的偏厅中,相比于贾府其他处,略显安静。贾环招待着永昌驸马林承凯。

看着永昌驸马那张英俊的得和胡歌类似的帅脸,贾环都点恍惚的错觉,听着他说话。

“贾世兄,永昌让我转述,绝不敢冒犯贵府。商贵人虽说是她进献至西苑,但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商贵人出身于顺亲王府。”

贾环点点头,做个手势,道:“请公主放心,这情况我知道。不会误解。倒是累驸马专门跑一趟。”

上一篇: 奉旨和亲 下一篇: 天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