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981)
韩谨被抓到锦衣卫里面去的消息,她自然知道。罪名是意欲加害天子。
而燕王结婚,作为同窗好友宁澄自是要过来帮忙。顺带着蜀王,沈迁等人都在这里帮衬着。宁潇待燕王如弟弟。
贾环笑一笑,很淡然,道:“谢谢。”他总不能明着和潇郡主说,我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楚王拉下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打掉韩秀才,第二阶段的行动便结束了。楚王身边的幕僚,暂时不足为俱。
说暂时,是因为,以中国之大,能人辈出。春秋百家争鸣。三国时期,谋士如雨。民国末年,多少英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像严世蕃那样说,天下最牛逼的人,一共就三个。这种心态,绝对是要玩完的。事实上,严东楼就数错了。一共有六个!最后,徐先生教他做人。
谁知道,周朝的绝顶聪明人有几个?
但是,绝顶的聪明人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楚王身边。所以,他的第三阶段计划,不能拖。
潇郡主看了贾环一眼,禁不住微微一笑,明丽如花!贾环表现的太淡然!
当然,他当得起这样的淡然:区区韩秀才,岂堪一击!估计韩秀才到现在还蒙在鼓里,连怎么输的都没搞清楚。不过,她亦没有搞明白。但,这事,她不好问。
这时,楼下的小丫鬟上来传话,“贾先生,外头有人找你。”贾环和宁潇说了一声,“郡主自便。我去外头一趟。”宁潇轻轻的点头,目送贾环下楼。
贾环从后花园里出来,穿过垂花门,到前院的偏厅中。韩谨的哼哈二将罗、童两秀才正等着,见贾环进来,两人脸色虽然不善,但齐齐的起身。
苏州的秀才虽然狂,但脊梁骨都被贾环给抽掉。哪里还能狂傲得起来?
罗子车躬身行礼,低头恳求道:“贾大人,韩兄在锦衣卫狱中,想要见你最后一面。”
第七百四十一章 江湖再无韩秀才
黑暗的牢房中,只有一方小窗透进光亮。令人可以得知外界的日月在变化。
韩谨坐在在被“前辈们”踩的结实的黄土地面。蓬头垢面,形象不佳。他已经被关进来十天。
锦衣卫诏狱中的牢房四面都是厚厚的砖土墙。牢房门前,仅有一条过道。不见人影,偶闻人语声。牢房内摆着一张简单的床铺,角落里是带着尿骚味的马桶。
这令他想起科举考试时的场景。据说,位于金陵的江南贡院,就和这差不多。只是,他今生没有踏入过贡院一次,很可惜!
韩谨又想起,他当年在京中坐牢时的情景。
在这样空白的,缓慢的,近乎不知道时间变化的牢房中,韩谨长久以来,再一次的放空大脑,思考着他的一生。
他心中有预感,他可能看不到外面的太阳了。他进来的罪名是意图谋害天子。
昨日罗子车和童正言来看他,带来外面消息的同时,他请罗子车传话,他想见贾环一面。罗子车问:“韩兄,你入狱的事,只怕就是贾环害你。他怎么回来见你?”
他说:“子车,他回来的。”
是的,贾环一定回来。虽然,此时进入锦衣卫中,比较敏感。但,雍治十五年,刘太监以诗词陷害贾环入狱,他到刑部的天牢中探望贾环。
他不否认他当时有炫耀的心思。贾环,天之骄子,跌下云端。而他当时春风得意,是楚王的核心幕僚。贾环当时说,“韩子恒,如果有一天,你在里面住着。我也一定会来看你。”
这才是,那个名满天下的贾探花!带着很鲜明的个人风格。
…
…
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对内,负责锦衣卫的法纪。北镇抚司专门处理天子钦定的案件。韩谨和刘皇商都是关在北镇抚司中。
刘皇商不同于韩谨,他被锦衣卫抓捕后,家人四处奔走。刘家曾经求到贾环这里,但贾环不置可否。刘皇商和龙江先生私交密切,但同时是楚王党。
大家阵营不同!
四月二十三日傍晚时分,贾环命钱槐准备了酒菜,前往锦衣卫北镇抚司中,探望韩谨。
楚王早就打通关节。早前罗子车,童正言来探望过韩谨。一名老吏,带着贾环到牢房中。罗子车等人等在外面。
穿过长长的走道,沿途的牢房中,犯人并不多。老吏提了一盏油灯在前,抵达韩谨的牢房前。老吏叮嘱了几句,先行离开。
贾环将酒菜,放倒牢房内,香气四溢。神情平静的看着走过来的韩谨。
韩谨头发有些乱,国字脸,身上的文士衫邹巴巴的,蹲在地上,自酌自饮一杯,咂嘴品着美酒,仰头,自嘲的道:“当日我给子玉送酒菜,现在轮到子玉给我送酒菜了。”
贾环没说话,蹲下来。
韩谨笑一笑,拿着筷子,道:“贾兄,你还是这样。看似很随和,很有风度。其实,内心里很骄傲!骄傲到骨子里。你觉得我走错了路,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我的差别?”
韩谨拿筷子,指指贾环,再戳一戳自己的胸口,“你是荣国府的庶子,姓贾,文名远播天下,多少人赏识你,你有多少资源?而我,来自苏州乡间,一介书生…”
韩谨猛烈的灌一杯酒,呛的咳嗽几声,两眼盯着贾环,直白的道:“贾环,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贾环点头。同样很耿直。没有丝毫的掩饰。
韩谨释然的一笑,“假使这样,贾环,你愿意支持楚王殿下入主东宫吗?夺嫡之争到现在,你把晋王、楚王都得罪了个遍。无非是得罪深浅的程度。
杨皇子,等不到那天。尹太守只是空想。我将死,楚王身边的东林党不成气候,烟消云散,只是时间问题。楚王礼贤下士,有明君之姿。他若登基,是国家之福。”
贾环看了韩秀才一眼,慢慢的道:“这就是你请我来见面的原因?你的演技不大好。”
韩秀才扯着大旗,干龌蹉的事。韩秀才的政治理想,或许是济世救民,谁知道?
他不可能去支持楚王。楚王越是有明君之姿,他越不可能支持。新皇帝是昏君,才不敢找他的麻烦。唐太宗多英明,他把魏征的墓碑给推了。
韩谨点头,失笑一声,“呵…”。他听得懂贾环笑他演戏的意思,神情落寞的做个手势。示意贾环可以自便。
贾环看一看韩秀才,起身离开。
看着贾环的背影,韩谨坐在地上,仿佛精气神在瞬间消失!其实,他早知道贾环会拒绝推楚王上位。劝说一二,只是他不想当面向贾环认输。
然而,就像他在雍治九年水灾时,书院击溃了来犯的窑工后,劫后余生,他狂喜之余,在笔记中写道:
余生平未见,今日茅舍顿开,始有闻道之感。其法曰:诉苦、励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院首之龄少于余。然院首之才胜余十倍,百倍,万倍!
是的,胜他百倍,万倍!
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贾院首亲手将他送到死亡的路上,他心里恨不恨?或许,不该恨的。因为,他确实欠院首两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