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998)

作者:九悟 阅读记录

雍治天子心里轻轻的叹口气。

他的臣子,他还是了解的。通政使贾政这个请求,肯定和贾环商量过。

当日,他为什么极其的震怒,令锦衣卫将贾环的同党,御史朱鸿飞下狱,意欲杀贾环?

原因不就是因为白璋的密折吗?贾环太喜欢搞事!然而,对比一下,昨晚,白璋在干什么?白璋的话,坐观君父生死。目无君父。此不忠不孝之徒!

而贾环呢?

为朝廷效力?谁的朝廷?还不是他宁家天下?这大好河山,是朕的江山!

贾环还是想为他做事。这份心,是不错的。(这是不是贾环真实的想法,要两说。)

当然,他不会允许国朝出现权相。

雍治天子宣布他的决定,朗声道:“贾卿,朕不许。退朝。”说完,起身,往殿后走去。

白璋的密折,他信。贾环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是,一个看似是朝堂重臣,私下里却是个不忠不孝的人,其对贾环的看法,挑唆,建议,他要听吗?

……

“退朝!”

太监总管许彦尖着嗓子高喊,然后带着小太监们跟着雍治天子离开。

一场狂暴的疾风骤雨,就此落幕!

有人欢喜,有人愁!天子金口玉言,只处罚了一小批人。但是,锦衣卫上报的名单,卷入一百多人,这些人,岂有不被处罚的道理?稍后,军机处估计会作出处罚。

跪在地上的贾政缓缓的起身。不少朝臣都看着他。其爵封荣国公。而看这架势、情况,天子并不准备杀他的儿子贾环!

政老爹其实还有点懵圈。贾环的意图他不懂;天子的决定他还是不懂。

北静王上前,扶着贾政起来,笑道:“恭喜老世翁重新得爵。贵府老祖宗得知,肯定会欢喜的不行。”

贾政忙道谢。

大臣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往外走。和贾府交好的西平郡王,五军都督府同知石光珠亦过来说话。

吴王微微一笑。他不久前才知道贾环的应对。贾环昨晚表现的很精彩。贾府在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中,获利良多!天子既然没有同意贾政的请求,那么,贾政之功已酬,贾环的功劳,是不是也要赏呢?

他这位忘年交,果然是才智之士!京中顶尖的人物。

夺嫡之局,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是三人在斗智:贾环、韩谨、尹言。然而,贾环笑到了最后!夺嫡之局已破。

卫弘卫大学士身份尊贵,退朝走得比较早。含元殿外,艳阳高照,酷暑正烈。

作为一名官场老油条,他的看法,比吴王更深一层。在朱御史还在锦衣卫大牢中关着的情况下,贾环顺利“脱身”!**牢笼,复得自由。

但是,这件事,又岂止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容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天子对贾环的杀意如此,解除杀意,同样如此!

第一,此次雍治天子浓烈的杀意,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和白璋、楚王有些关系(来自于白璋的密折),然而,白璋,楚王昨天的表现,和贾环形成强烈的反差。

贾环反倒是“忠臣”。如此对比,天子的杀意岂会不消退?

第二,雍治天子对贾环的杀意,根本上来说,是长久以来对贾环的不满,恶意的集中爆发。

然而,想杀,和能不能杀,这不是一回事!

杀贾环这样的诗词大家、文官,需要一个理由。锦衣卫没有拿到朱鸿飞的口供。除非,雍治天子不想要名声了!青史昭昭,吏笔如刀!

而且,昨晚贾环的表现太精彩。在满朝文武,忠臣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对比之下,尤其的显眼。

上位者,需要赏罚分明。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用带了!在贾环立下这样的表现下,贾环不能杀!至少是现在,绝不能杀。

第三,天子的情绪。

天子心情好的时候,就算是办砸了差事,他亦不会给予很重的惩罚。

而贾政为贾环向天子提出起复的请求,时机非常好。雍治天子大发雷霆,惩处了一批大臣。他的负面情绪已经得到宣泄。

而后,是在奖赏的阶段,贾政提出来,雍治天子还能有情绪、力气,继续发飙?而且,他还是大病初愈。

说的直白点,就是楚王,白璋帮贾环挡了子弹!承担了雍治天子滔天的怒火。

于皇帝而言:我虐你千百遍,你依旧要待我如初恋。

贾环在京中,在天子印象中,有才智之士的印象,然而,贾环却是“低头”,请求为朝廷效力。天子如何想?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

针对贾环的杀意收敛,顺理成章!

含元殿上的消息,随着朝臣们回到各自的衙门,消息迅速的传开。这对京城的震荡可想而知!

可以想象,晋王在得知消息后在,在摘星楼中的狂喜,大笑,欣喜若狂。东宫,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落在他头上!

可以想象,楚王必定是心若死灰。悔恨的流泪。仿佛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这样一步步的滑下深渊!

还有更多的官员,在这场棋局中,被清理出局。然而,这一切不应是重点。夺嫡之局已经破了!

重点在于贾环摆脱长久以来的政治困局,摆脱雍治天子的杀机!局势,一若黄河,直奔东海!有着这样的酣畅淋漓!而以贾环为首的政治力量,正如同新生的朝阳,升腾而起!

贾环在真理报社印刷完报纸,已经是临近中午时。消息再传到。贾环带着张四水回贾府,贾府之中,已经一片欢腾。包括,内眷们,亦已经知道消息!

第七百五十七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树叶在烈日下,纹丝不动。地上,热气蒸腾。

贾府上下的情绪,一如这正午的骄阳。纠风办和议事厅处的管家,管事们脸上都带着笑意。

宁荣两府之内,俱是如此。两府之外的街巷中,贾家族人,攀谈,说笑时,一脸的自豪。与有荣焉。

政老爷被封爵荣国公!

这是贾府祖宗当年的爵位。比被夺爵问罪的贾赦,爵位还高。贾家正在重新恢复祖宗的荣耀。

角门,耳房处,亦有消息灵通的世交送来礼物,恭贺贾政。

两府的内眷,早就被惊动。尤氏带着胡氏并佩凤、偕鸾,银蝶儿,万儿赶到西府中。内眷都聚齐在贾母处:王夫人,赵姨娘,邢夫人,王熙凤,李纨,宝钗,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宝琴,宝玉。

贾环回到贾府后,贾政带着一起到贾母面前。女眷悉数都在。环佩铿锵。几道妙目落在贾环身上。贾环熬了一通宵加一上午,眼睛都是红的,身上衣服邹巴巴。看起来,很憔悴。

贾政跪在贾母的床前,泣不成声的道:“母亲,儿子今日在含元殿上,天子降恩,封爵荣国公。儿子不负父亲、母亲的教诲,光大门楣。特来告知母亲。望母亲早日养好身体,长命百岁!”

贾母还在病中,躺在床榻上。满头银发,嘴角干瘪,气色很差。鸳鸯充当传声筒。贾母听着贾政的消息,脸上露出笑容,道:“嗯。政儿…,好,好啊。祭祖…”

上一篇: 奉旨和亲 下一篇: 天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