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75)
刘从云面上的笑容有些浅淡,透过窗纱望向外头,道:“不知道这次能晴几日,希望能缓上几日。”
陈赤忠道:“这雨水确是来的凶,王府都有积水,外头可见一般。旁的还罢,南城地势低洼,房屋又破,怕是百姓要受苦。”
只有吕文召,尽管学问平平,可却带了读书人的不知世事,有些诧异地看着众人道:“不过是一场雨,也值当你们唠叨一回。逃了半日课,不是挺好么?”
众人都白了他一眼,吕文召有些恼,对一直没开口的道痴道:“二郎,你说呢?”
道痴道:“几位兄长担心的是民生经济,天灾无情,百姓无辜。不过诸位兄长二爷不必太过担心,王爷向来爱民如子,说不得已经安排人手出去修坝。”
王琪道:“修堤坝可是得用银子堆?王爷会修堤坝?”
倒不是对兴王不恭敬,实在是因修堤坝是个劳民伤财又难讨好的事,其中还容易出现各种是非麻烦。
剩下几个人也是满脸不相信的模样,道痴笑笑,并未与众人多解释。
兴王并不需要自己掏银子修堤坝,只要寻个理由,引得地方官员做此事就是。不必自己掏腰包,还能得了百姓口碑,何乐而不为?不管是耗费银钱也好,还是劳心劳力也好,叫苦的都是士绅百姓,兴王只需动动嘴就行了。
不为旁的,就为了那一年二十多万两银子的进项,兴王也会十分热心。
用罢早饭,众人到了大成殿。
世子平素来是押后过来,今日却已经先到一步在这里等着。依旧是世子常服的装扮,可眉眼之间却有些不同,像是隐隐带了兴奋。
众人见了,不免有些奇怪。
直到中午下课,世子方对众人说了缘由:“昨日大雨肆虐,父王担心城南的梁王墓,吩咐孤明日去出城探看,大家随孤一起去!”
都是半大少年,听了这话,不免雀跃。
陆炳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低声跟世子念叨着:“殿下,明日我要骑马,不要坐车!”
世子眼睛闪亮道:“孤的红云也带着。”
王琪凑上前道:“殿下,是当日就回,还是在那边歇一晚?”
他听人提过,安陆境内的两处王陵,郢王墓离的近,在城东二十里外;梁王墓挺远的,在城南四十五里外。
这两位王爷都是无子除藩,每年生祭、死祭,便由兴王府与官府一道出人祭祀。
听到这个,世子的兴奋劲稍减道:“要当日去当日回,所以大家还得起得早些。”
都是精力充沛的半大少年,谁会在意多睡少睡?就连吕文召这个大明地道宅男,也露出期待之色。
世子挺了挺胸脯道:“大家伙别忘了带上自己的弓箭与箭囊。若是时间富足,还能试试骑射!”说到这里,望向陆炳。显然是为了照顾这个爱武事的乳兄弟,才有这般安排。
听到这个,陆炳几乎欢喜的要手舞足蹈。
众人脸上亦是带了笑,只是出了大成殿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抬头看看天,祈祷明日是个好天气。
世子身份贵重,若是明天阴天,王妃肯定要留人。
跟着王府里的先生学了大半年,对于藩国之事,众人了解的更深些。
世子没有在世的兄弟,王府未来系与他一身;若是他有个万一,兴王府不管多么辉煌,王爷百年后也是“无子国除”的下场,王妃与两位郡主就成了无根浮萍。
六伴读中,陈赤忠与陆炳没有参加童子试。在其他四伴挑灯夜读时,这两位也没闲下,只是将精力都放在武事上。
道痴曾与陈赤忠过招,结果不出二十招便落败。道痴可不是纯书呆,老和尚早年也没少折腾他。如此还不是陈赤忠的对手,除了他年岁小,力气不足有些吃亏外,也说明陈赤忠确实有两把刷子。
看来他们六伴读中,将分成文武两系。
只是不知陈赤忠求的到底是什么,若是攀附王府,为何还不去了道袍?去年他刚入府学时,大家伙也有所猜测,想着他是不是想要借王府的势力夺回玄妙观的掌控权。毕竟他叔祖父曾是玄妙观观主。
可时日久了,发现他跟大家一样,该上课上课,除了茹素与穿道袍外,丝毫没有出家人的样子。
有的时候,道痴羡慕陈赤忠的身份。不说旁的,只凭着这小道士身份,就能让尊奉道教的兴王父子另眼相待。
一夜无话,因出发的时间早,大家天不亮就醒了,都带了些兴奋。
不单单是出游的缘故,还因为他们作为世子随从,第一次伴世子出行。
虽说还没人告知他们,他们将来在兴王府具体会是什么位置,可对于王府结构已经熟悉的众人来说,大致也有了估算。
从文的四人,不管最后能走到哪一步,起步当是从九品的王府伴读或引礼舍人;习武那两个,肯定是要进仪卫司。
不过现下也只是想想,世子虽早请封了世子,可因是独子的缘故,并未单独设世子府,他们这些人想要正式补差事,怎么也要等到世子过了“成童礼”。
四十五里路,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是不远的距离,可对于身份贵重的世子来说,也算远足。
除了府学的伴读外,随从世子出行的还有王府长吏司长吏袁宗皋,仪卫司仪卫正陆典,护送人员是仪卫司的六十仪卫,王府护卫亲军指挥使司的三百亲兵。
近四百人的规模,在百姓敬畏眼神中,顺着城中的南北大道出城,呼啸而去……
第六十二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
出城没多远,陆炳便拉着道痴,下了马车,各自上马。他们的坐骑,都是王府这边准备的,都是半大的小马。
不过也只是骑马,想要跑马那个不能,单看陆典的黑脸,两人便不敢造次。饶是如此,也惹着陆典两个大白眼,低声呵骂了陆炳一句“臭小子”。
陆炳立时老实,神色恹恹。
道痴晓得陆典的顾忌,若是因他们骑马的缘故,勾起世子的兴致,也要跟着骑马,王爷王妃不在跟前,谁能拦得住,那是件麻烦事。不过他瞧着,世子年纪虽不大,却是极守规矩的性子。即便使人带了座骑出来,也没有在路上乘骑的意思。
随行护卫中,仪卫骑马,可三百亲兵是步卒。因这个缘故,马车行驶的也不快。
四十五里的路,中间歇了两刻钟,用了两个多时辰才到达目的地,城南村瑜灵山。
王墓建在山坡上,就算整个河谷平原淹没,也淹不到这里。所谓担心暴雨冲击王墓,不过是托词罢了。最主要的是这里比邻河谷平原,离几处旧年堤坝的距离不远。
梁王是仁宗九子,封梁王,十九岁就藩安陆,三十一岁病故,谥为“庄”,因此又称梁庄王。
梁王故去七十余年,梁王墓看起来依旧庄严肃穆,梁庄王与王妃魏氏合葬于此,夫人张氏附葬。
整个王墓用朱墙环绕,周围一百三十丈,内有享殿五间,东西厢各六间,另有神厨、直宿房、宰牲房等二十间,碑亭两座,内官住宅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