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芳香师(137)

“好,那我现在放了你,你回去后什么事都没发生,要是有人问起你知道怎么说的了?”

“知道知道,大爷放心,我就说在赌坊呆了一天,没人起疑的。”

“那好,你走吧,记住别给我耍花招,我要是发现情况不对,你知道我还能再把你弄过来。到那时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

瘌痢头简直如筛糠般地狠命抖了几抖,连声应是,不敢有丝毫反水的念头。

梁俭德跟手下使了个眼色,离开了这临时的牢房。

卫兵们把瘌痢头的嘴重新堵上,架着他出后门,在夜色的掩护下走了一段路,途中还特意让他转了几个圈,在他完全晕头转向之后才把他扔在一片墙根下,解了他手上的绳子,卫兵们就回去了。

瘌痢头侧耳听着身边没有脚步声了,才喘着粗气扯掉眼睛上和嘴上的布条,四下张望了一番,都是一般的院墙他也弄不清自己是在哪,只好随便选了个方向,摇摇晃晃地往大街上走去。心里还一阵地后怕,两腿只打软,也不知是饿的还是吓的,也许两者都有。

梁俭德回到居住的小院,把李文芳从房里叫出来。

“小小,上次说的东西你现在动手准备了吗?”

“还没,大人,程将军拿走了原料清单,说是让卫兵替我买,现在还差几样。近日就要用吗?”

“嗯,怕是要用到了,那些东西全部准备好要多久?”

“这要看大人打算对付多少人了,是在露天的还是在室内的,战场有多大,我们有多少人要上一线直接面对敌人。”

“目前收到的消息是几十人,具体的还有待查实,露天室内或许都有,战场多大现在不好说,就我们手上的这点兵力,不借外力,现在还没到打草惊蛇的地步。”

李文芳低头快速心算了一下,配药容易,拖时间的是辅助品的制作,那些竹炭口罩需要两天时间才够。

“大人,我最少需要三天时间,其中要两天时间用来制作竹炭口罩,尽量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哦?怎么讲?”

“大人要活口问口供,不想取人性命,因此我打算配制催泪弹,只要投掷出去,药水会散发出强烈刺鼻的臭气,让人眼泪鼻涕齐下,咳嗽气短哮喘并伴随头疼,最终失去行动能力。所以为了自己人的安全,必要的防护措施不能少,而且在投掷的时候,尽量站在上风处,我不能肯定那些口罩能起多大作用,但总比没有的好。”防范氨水刺激可用苏打水打湿口罩,但苏打水在本地叫啥名李文芳不知道,只能用竹炭对付。拜清泉府潮湿气候所赐,家家户户都有用竹炭包吸潮的习惯。

“哦?”李文芳的解释引起了梁俭德极大的好奇,“能说说用的什么主料吗?”

“大人,我用的主料就是毛皮匠用来鞣制毛皮的原料,臭如积年尿液。”就是浓氨水。

梁俭德脊背一挺,鼻子下意识地抽了抽,仿佛眼前就有一桶骚臭无比的尿桶散发着难忍的臭气。

“天,居然是那玩意儿。不会把整个驿馆都弄得臭哄哄的吧?”

“大人放心,我会仔细的。”浓氨水能致人于死地,李文芳可不想违背梁俭德的命令弄出人命。

“那行,这事就全权交给你办了,要多少原料都让他们去买,务必给我备足用量。”

“是,大人。”

次日一早,程世安派了几个卫兵乔装打扮赶往城西郊的那个村子收集情报。而在中午前,李文芳终于得到了所需的全部原料和必备工具,她把其中的纱布和针线都拣出来,自己缝了个样品,然后把剩下的都拿去给驿馆的仆妇们,又付了她们一点工钱,请她们代为加工缝制竹炭口罩。

仆妇们看在有钱赚的份上,很乐意地接下了活,也不去打听是要干什么,在驿馆干活久了,她们深知知道越多秘密死的越快的道理。这也是李文芳放心请她们代工的原因。

李文芳回到后院,找了间无人住的耳房,请了两个卫兵帮忙,一起把配制氨水催泪弹的原料都搬了进去,开着门窗,戴上从京城带来的棉纱手套,李文芳开始着手配药。

卫兵们知道原料中有一味药臭不可闻,见李文芳开始干活了,都躲得远远的,可又竖着耳朵听动静,预备着那耳房里有什么不寻常的声音就赶紧救人。

李文芳知道外面有人守着,她安心地忙她自己的事,还挺高兴浓氨水的气味终于把小叽给臭跑了。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99章 新的线索

第99章 新的线索

程世安派出的卫兵在目标村子盯梢了三天,数清了人数,摸清了他们的活动规律,也找到了那个所谓的吴哥,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艘满载猪仔的渔船趁夜色出海。

梁俭德见到回来报信的卫兵,马上点齐人手,全部换上便衣伪装成小老百姓于大清早从后门离开,身上携带兵器,还有人背着个蒙着油布的竹篓,篓子里装着很多大肚白瓷瓶,里面装的是氨水制的催泪弹。

程世安亲自带队,手下分散出城,到城外聚拢起来急行抵达目标村子附近埋伏起来,趁着中午村民开始预备午饭,防备心降低,卫兵们戴上口罩冲进村里,挨家挨户搜查,要将所有人赶到村子的中心空地处。

村民们突然受到袭击并不惊慌,老弱妇孺都拿起身边能用的一切东西充当武器,但卫兵们直接扔出氨水瓶对付,对方马上被呛倒,软绵绵地卫兵们逐一拖到外面。在几十只氨水瓶的围攻下,村民们都丧失了反抗能力,男女老幼都被聚拢在村中心的空地上,卫兵们从中捞起咳嗽不止的吴哥拎到村外程世安面前,当场问口供。

吴哥以为袭击他们的是官兵,一口咬定他们是普通百姓,没有做犯法的事。程世安并没有接这个茬,而是说出了瘌痢头的名字,吴哥就不语了,紧闭嘴巴一言不发。

程世安挥了挥手,卫兵们会意,拎起吴哥走到海里,将他的头摁进了海水中,过一会儿再拎起来,不等他喘过气来又摁进水里,如此反复。

吴哥开始还很硬气,几遍之后开口求饶,卫兵们又让他吃了几遍苦头后才将他拖回到程世安跟前,吴哥一边吐着海水一边把他所知道的都讲了出来,但他也只是负责把瘌痢头送来的猪仔送到海上交给另一艘大船,至于那艘船会开去哪里他完全不知道。

“你怎么跟那艘船联系?”

“去城里的如家酒馆,跟小二说糯米酒三两猪头肉一盘切花刀,当天夜里出海后就能看到那艘接应船了。”

“如家酒馆在哪条街上?”

“在兴隆大街如意布店隔壁。”

“他们认人吗?”

“他们不认人,只对暗号,谁去都行。我们一般是中午在那吃,下午回来,正好赶上夜里出海。”

“下次瘌痢头再送人来,你们拖几天再进城去,听到了吗?”

“听到了,听到了,晚几天再进城。”

上一篇: 继后守则 下一篇: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