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别来无恙(150)+番外
何况,宿沂辰都已经在京兆尹的牢狱里待了三年,无人过问,他担心的只是放虎归山,他是不是会回来。如果宿沂辰就此不会回来了,那他这个官也丢了。
这点燕青蕊也替他想好了,请了宿沂辰的老母亲来京兆尹的衙门里住着,作为人质。另外,如果宿沂辰不回,她也自愿替他伏法。
马春生知道宿沂辰当初肯认罪伏法,就是因为官府捕快抓了他的老母亲,这是个孝子。
又有银面郎君这样的保证,所以,马春生就动用了点职权之便,悄悄地把宿沂辰从牢狱中提了出来,不过,他只给了宿沂辰一个月时间,如果逾期不到,就会处理他的老母亲。
宿沂辰是个有勇有谋的,他快马加鞭地改形换貌似地回到西南武林盟,之前四年在牢狱之中,他已经想过了关键,此次一查一个准。
暗害他的人根本没想过他还有出-狱的一天,宿沂辰武功又高,又是暗查,查起来丝毫没有难度。
旧案被翻起,新的证据一条条浮现,原来栽赃嫁祸的那个,正是新的西南四州的武林盟主。
宿沂辰为自己平了冤,在约定的时间回来了,还抓来了真正的凶手。
马春生虽然把宿沂辰又关进了狱里,可在审讯那个案犯时,还真有些犯难,那人身有内力,又能扛刑,明明证据确凿,却不肯招。
马春生想到银面郎君独特的审-讯手法,便请她出手。
燕青蕊的手法高明,那人受不过,交代了所有的罪行。马春生整合案卷上报,多年悬案真相大白,宿沂辰得还清白。
第340章 再造之恩
宿沂辰无罪释放出狱,母子两人跪谢燕青蕊的救命之恩。
宿母韩老夫人对儿子道:“孩子,如果不是颜小公子,你就算不死于冤狱,这一辈子也别想走出牢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救命之恩,你须时刻铭记在心。”
宿沂辰知道老母亲说的是实情,他原本都没有想过他还有得雪冤屈,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韩老夫人又道:“既然去了牢狱的晦气,你就算重新得了一次生命。一切从头再来,你也别回西南去了,就在这京城里吧。以后,这位颜小公子就是你的大哥。”
宿沂辰道:“娘亲说的是,儿子就在京城里重获新生,宿沂辰这个名字,儿子也不用了,娘亲姓韩,儿子就从娘亲之姓,改名韩赞吧!”
这也是为什么韩赞会叫燕青蕊为大哥的原因。
燕青蕊邀请韩赞为万羽堂的副堂主,韩赞丝毫也没有推辞。
一来他知道燕青蕊缺人手,二来,他在京城之中,也是需要重新开始的,万羽堂同样是江湖势力。
虽然现在万羽堂不及西南四州的武林盟主那么威风,不过韩赞并不在意。他原本就是个沉毅的人,四年的牢狱之灾,三年的京城羁押,让他更是沉淀深敛。
以他的能力,要去收伏梅花帮,燕青蕊又怎么会担心呢?
燕青蕊唇角掠过一丝笑意,救韩赞虽然费了很多周折,就算韩赞没有帮她,她也不会后悔。
有韩赞在万羽堂坐镇,她整体控局就行了。
现在,万羽堂人数得到了扩充,但是,水舵和土舵的人才还是极为欠缺的。
新人加入要有新的规划,九流十八帮派,就算逐个去鲸吞蚕食,也得计划周详。
三年之内,凌二堂,平影阁,任重道远啊!
燕青蕊站在窗前,推开窗子,看着外面的花木扶疏。
这时,一个弟子在院外禀报:“堂主,冷公子求见!”
冷煜源,他又来了?
燕青蕊走出门去,果然见到冷煜源两手各抱着一坛酒,站在门外,长身玉立的身影里透着几分萧瑟之意。
她笑道:“冷大哥!”
冷煜源右手一抖,那坛三斤装的酒就冲着燕青蕊飞来。
燕青蕊轻松一接,揽在手中。
冷煜源亮了亮手中的另一坛酒,道:“青弟,陪大哥喝酒!”
燕青蕊笑了,爽然道:“好!”
冷煜源身子一纵,就上了屋顶,燕青蕊随后也跟上,两个人在西屋的屋脊上坐了,拍开酒坛的泥封,就着月色喝起酒来。
连着两夜没有回去风荷院,燕青蕊并不担心会被上官千羽发现。
五皇子回京,有得他忙的。
燕青蕊猜得不错,此时,迎风阁的茶香正浓,五皇子把自己这趟秦州之行所遇的凶险告诉了上官千羽。
其实上官千羽有派了暗卫一路策应,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知道得这么详细而已。
听了五皇子的话,他道:“现在,你该知道,太子对你是非除不可,不除不快。你顾念兄弟之情,他可不曾顾念!你还要继续放任他这样下去吗?”
第341章 何时查起
皇甫景琰俊朗的脸上现出一丝无奈和悲愤。
上官千羽道:“这样的人当皇帝,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景琰,该是做决定的时候了!”
皇甫景琰默然片刻,抬头道:“你说的对,我也想明白了,不论我怎么想,在他的心里,我终归是他的挡路石。若他只是这么对我,我可以忍,可以让。可是,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一切,我却无法忍,无法让。我可以有这样的兄长,但百姓不能有这样的皇帝。既然在他心里,我早已经背负了这个名,那我就让他落实吧!”
上官千羽什么也没有说,他举起茶杯,道:“以茶代酒,干!”
皇甫景琰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重重地将茶杯放下,眼神一片深幽,显示着此刻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虽然只是区区几句话,但是,却是一个天大的决定。
从今天晚上开始,他,皇甫景琰,决定了要和太子一争高下。此后,他也将真正走上一条没有退路的战斗。
虽然之前他未必就有退路,但毕竟那时候,他的心中并不想与太子为敌,正处处忍让退避之中。
上官千羽道:“这些年来,有很多事疑点重重,你既已下决定,我们就可以从这些疑点着手!”
皇甫景琰点了点头,道:“你认为该从何时查起?”
上官千羽道:“十年前!”
皇甫景琰眼眸微深,道:“你是说,从皇姑和皇姑父遇难的事开始查起?”
上官千羽摇了摇头,道:“不,从当年苏俊清贪墨案开始查起!”
皇甫景琰沉吟,道:“此事,有何说法?”
上官千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道:“我查过卷宗,在苏俊清贪墨案之前一个月,苏俊清上奏皇上,揭发云州刺史林禹正勾结隋光,意图不轨,但因查无实据,被皇上压了下来。一个月后,苏俊清一家就被连根拔起。苏俊清引颈就戳,苏家流放秦州!”
皇甫景琰道:“你是说,这件事,苏俊清根本就是因为那奏折引祸,这中间另有内幕。”
上官千羽沉凝地看了他一眼,道:“不仅有内幕,而是惊天内幕。你莫忘了,云州刺史林禹正是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