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211)+番外
明澈倒吃了一惊,他以为自己纳长生为贵妾,已是对她最好的报答和安排,对长生、对自己、对锦姝,都是一件好事,何况他是真的有些喜欢这个女子,却没想到她心高气傲到这种地步。
这些年,因为各种关系要给他送妾的、因为各种目的主动要给他做妾的不记其数,周长生却是他唯一真心想纳的妾,而且是仅次于妻室的贵妾,他总觉得她与前妻之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觉得她除了容貌不象之外,和前妻相似的地方太多,甚至还暗中调查过她的身世。
调查的结果她确实是周家的亲生女儿,十二岁之前一直在家里住着,十二岁入宫,二十岁出宫回家,只停了几个月就应聘到了晋阳将军府,然后和明净一路回谢家做锦姝的教养姑娘,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
他苦笑一声,想起长生的样子,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冒昧请人直接对长生说,她若是不愿意,以后相处反添尴尬。他有预感,长生是不会答应的,遗憾再所难免,若是她随便答应了就不是周长生了,反而让他生了轻视之心。
“那我就先谢过姨娘了,不过还请姨娘不要说明是我的意思,只托辞你的意思试探一下,她不情愿做人妾就算了,免得大家以后见了尴尬。”
太姨娘点点头:“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说。你离家远不知,其实老夫人也很看重周姑娘,早有让你纳他为妾之意,怕是这几天就会提起吧。”
明澈想起亡妻有些惆怅地说:“那还请姨娘早点问,若是她不同意就算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等老夫人再问起我,我就推说我续弦之前不纳妾,免得老夫人怪她不知好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2章 嫡母难为
明澈刚送走一位来看望他的客人,砚儿就报说老夫人派人请他去,忍不住冷笑一声,也许叫他去商议与裴家联姻之事吧。这件事自己一直含糊其词往下拖着,上次托辞说等自己回来再议,回来之后却诸事缠身一直没再提起,他们终于等不下去了。
来到鹤居堂,只有老夫人和瑞姑在,老夫人目露笑意让他坐,明澈仍然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方才落坐。
瑞姑不敢再似对别人一般怠慢,赶紧上前行礼,因为她以前仗着受老夫人的信任,或者根本就是老夫人暗中指使,暗中做过不少打压莫姨娘的事,虽然莫姨娘温顺胆小从不反抗,但年幼的明澈却全看在眼里,因此毫不客气地受了她的礼,然后淡淡地点了头示意她起来,全然不似对别人那般谦恭有礼,瑞姑却不敢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如今连老夫人都要巴结他,自己一个老奴才只有受气的份了。
老夫人看在眼里也只能默不作声,奴才代主子受过再正常不过,大不了多赏些东西安抚下罢了。
明澈默默地喝着茶不语,只等老夫人开口,老夫人知他一向如此倒也不奇怪,又不好直接说明来意,干坐了一会终于开口:“澈儿应该重赏周姑娘,你也看到了姝儿现在变化有多大,身体越来越好不说,性子也越来越好了,这可全是周姑娘的功劳。以前连我这里她也不来,现在整个府里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丝毫也不怕生,我也不禁她,只要周姑娘许可,就由着她的性子吧,虽说女儿家要贞静,但谢门之女将来必嫁富贵之家掌控内院,过于胆小内向并非好事,你说呢?”
提起爱女的变化,明澈眼里终于有了抑制不住的笑意,又见老夫人似有提及婚事之意,连忙说:“明澈公务繁忙,久不在家中,不但不能时时孝敬母亲,还要让母亲受累照看姝儿,虽说周姑娘功不可没,但也与母亲对她的疼爱不无关系,这些明澈都记在眼里,将为定会好好孝敬母亲!好在母亲的身体和气色比以往看着还好,做儿子的也就放心了!”
老夫人正要借此提及锦姝与子骏的亲事,却被明澈的话堵住,犹如一口气闷在胸口难受极了,却也只能借着他的话说:“我虽然忧你远行不能时时守在家中,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事繁忙,也是我谢家满门的荣耀,姝儿是我的亲孙女,我疼她也是应该的,可怜没娘的孩子,这府里谁见了不多疼她几分,你再说谢字就见外了!”
明澈想起自己年幼时她还未生下明清,虽然对生母莫姨娘处处打压,但对自己倒是有几分真心疼爱,面色缓和了些,正欲道谢,老夫人想起太子对他的重视和他对长生的看重,连忙说:“我知道你同心怡夫妻情深,执意不肯续弦我也无法,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姝儿再好总不能继承香火,而且我年纪大了,照顾她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你不如正经纳一门贵妾,一为续香火,二来虽然没有了亲娘又没有继母,但有个贴心的庶母照顾姝儿也不错,庶母又不敢对嫡女随意打骂,让人再放心不过,你意下如何?”
明澈狐疑地看着她,却有些不知如何应对。老夫人怎么都是自己的嫡母,若是自己连她好心纳一房妾室都要拒绝,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自妻子病逝后不过几个月,老夫人就开始说服他续弦,曾物色了许多大家闺秀,却因为自己一直托辞忘不了前妻坚拒才做罢,能做贵妾的女子身世不会太差,这一次她又想纳哪家女子给自己?
老夫人装作没有看到他的神色,笑着说:“你若愿意,现在倒有一个极好的女子,做姝儿的庶母再好不过,反正我是极喜欢的,姝儿也极喜欢,就不知你意下如何?”
明澈愣住,难道她说的是周长生?太姨娘不是说长生不愿意做妾吗?老夫人极为迅速地捕捉到了他眼里一抹亮色,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对周长生用的心思用对了,明澈果真对她有意。
“这个人你可是认识的,她就是周姑娘,我看她着实不错,虽不是书香门第,但也身世清白,又知书达礼,最重要的她和姝儿很投缘,有她做庶母,不但是你,连我都要放心得多,不知澈儿意下如何?若你不嫌她出身低,不如趁这次探亲办了这件事,你在晋阳也就放心了!”
明澈有些明白,老夫人必是以为周长生和世间大多数女子一样,无不想入富贵门,所以根本就没考虑过她愿不愿意,以为只要谢家提出,周长生必会受宠若惊一般答应,说不定还以为她平日对姝儿的好都是冲着这个目的。
明澈断定长生不是口是心非之人,她是真的不愿做妾,但若老夫人开不清她的意思冒然提出,她拒绝后怕是在谢家再待不下去了,她若走了,自己还真对姝儿放心不下,想到陆奶娘和白梅做下的事,明澈很快做了决定,周长生必须留下来守在姝儿身边。
他故作迟疑地说:“这个我倒没考虑过,当初她来将军府应聘,我见她说话行事极合规矩,诗文又对答如流,就聘了她做教养姑姑,却没从想过要纳她为妾,此刻母亲提起,我倒有些无所适从,不过细想之下确是如此,我是暂时不会续弦了,若真纳她为贵妾,不但能替我侍奉母亲,也不会再离开姝儿,我也不用担心周姑娘为了姝儿误了终生,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