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金手指[快穿](309)+番外
回到家里,都还没有起床,加点柴,躺进暖暖的被窝继续睡觉,有点困,没睡好。
打个哈欠,很快的进入梦乡。
老爷子和老太太每天早上,都会去菜市溜达,一是溜达,二是真的看看外面有没有啥新鲜菜买。
对外面的菜价要随时了解,两位老人刚出去,就听见有人喊他们,声音脆脆的,“乔爷爷,乔奶奶,你们也出去买菜啊?”
扭头过去一看,是昨天在自家吃菜的小姑娘,笑眯眯的站在不远处,还挽着一位看着比他们年轻的老妹子(保养的比他们好)。
“对啊,小嫣要不要一起去买菜?”乔老太太对小姑娘的印象很好,笑着邀请道。
第179章 五十年代渣男(10)
“好呀, 奶奶,这是乔爷爷,乔奶奶,昨天我就是在他们家吃的鱼头炖豆腐。”柳嫣想起昨晚吃的美味, 还能回味无穷,砸吧几下嘴。
“二位好,我是馋丫头的奶奶, 我姓孟 , 名洁。”孟奶奶是穷苦出生, 可是她参加革.命.以后,被组织培养, 读过书, 在任务期间读过大学教过高中, 浑身书香味,礼仪也是在做任务时学过的。
是个不简单但是又拥有崇高理想的老太太,她们这代革.命.人,抛头颅,洒热血, 能活下来的都是能力和幸运并存的幸运儿。
“您好,我是乔二根,她是我家老婆子黄银香。”乔老爷子看出来眼前的老妹子不简单,他不主动巴结,但是基本礼貌还是有的。
人家主动介绍了自己,他也得介绍下, 他根正苗红也不怕啥。
孟洁很会找话题,很快就和乔老太太聊了起来,说起年龄,还是柳老太太的年龄大上三岁,两人老妹子,老姐姐的喊的很是亲热。
完全忘了乔老爷子和柳嫣俩,拉着手说的亲热,也不管后面的两人有没有跟上她们的脚步。
一趟菜市买菜,收获满满。
钢厂
沈保国家里还没有发现家里的钱不见了,零钱盒还有点钱和票,沈清和没有拿。
早上,杜鹃在楼道里做饭,整个楼道都是早起做饭的女人。
做早饭的一群女人扯着嗓门聊天,手里的活也没有停过。
连酝酿都没有,正在做饭的杜鹃突然放出来一声“卟”,接着臭气熏天,楼道做早饭的所有女人顾不上锅里的菜,一溜烟的全咻一下窜进屋内。
手脚并用,把门窗关好。“哎哟,太臭了,是谁啊?”
杜鹃就是个活动的臭味源,她自己也闻到了,进屋不可能,屋子都会被熏臭。
特别难堪的站在原地一分钟,才跑到公共厕所去。
底下的炉火还在燃烧着,锅里的菜滋滋的炸响,各家的菜陆续爆出糊味,臭味糊味交织在一起,楼道内能熏死人。
“啊,我的菜。”一位妇女在窗户边看到自家锅里冒黑烟,急的大喊,推开门出去,一股臭味交织着糊味直奔她而来。
随手抓住一块抹布,捂住鼻子,难受啊!抹布拿错,油污味,臭味,糊味,让她忍不住要吐。没法活了,楼道内瞬间多了很多妇女的“呕呕呕”呕吐声,无关乎年龄,只要站在楼道里,就想吐。
一上午的时间,杜鹃都不敢进屋,放了三个屁,楼道的臭味到中午做饭时都还没有消散。
中午做饭时
鞠敏气的在自家对着了外面大骂,“哪个缺德的放臭屁,吃了啥臭狗屎,一个劲的放,有没有公德心。”
不敢回家的杜鹃,也气哭了,她很是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一点症状都没有,说放就放,她也克制不了。
她刚新婚,一个劲的放臭屁,都不敢回家,散掉味道以后,只是匆匆跟丈夫说一声,就跑到楼下。
她连香水也不敢喷,怕更臭。
每次散掉味道以后回到二楼的楼道,就会再次放屁,楼道简直是她的出丑地。只要一回去,就立即再来一次。这是不让她的节奏,要是让丈夫闻到她身上的臭味,让楼道里住户知道那声又响又臭的屁,是她放的,那她还咋做人。
她不知道的是,她会连续放三天。不是沈清和想放过她,是因为那屁实在是太臭,让杜鹃放三天,已经很对不起工作生活在杜鹃周围的人。
他得有公德心,哪怕没有人知道这是他做的,也不能这样。
估计预测到自己今天都不会消停,杜鹃一个人在一条很少有人路过的巷子里待了一天的时间。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家,只是她回的是自己的那间单身宿舍,说自己不舒服,早早的睡了。
房间里面的窗户开着,靠楼道的窗户关的死死的,一个人哆哆嗦嗦的谁在床上,早上华丽丽的感冒。
她开窗不是为了感冒是为了散臭味,早上头疼难忍,上不了班。
和沈清和的心愿背道而驰,想让杜鹃在上班的时候出丑,可是误打误撞的人家因为感冒避过了出丑。
二楼楼道里,有几位已婚妇女大约猜到放屁的人是杜鹃,可是没有证据。只因为当时杜鹃身边没有人做饭,大家也没有注意,瞬间被臭的直奔屋内。
之后的一切都是猜测,她们也没有证据。私底下嘀咕,可是接连几天,再也没有发生过放臭屁的事,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不少人私下的猜测也传出去一些,说的人虽然多 ,但不咋相信,没有抓到现场是杜鹃放臭屁,也就是说说。
只是杜鹃却被一场重感冒折磨的不轻,瘦了很多。一直到年后才慢慢恢复过来。
也算是变相折磨了杜鹃,沈清和在年前没有再来过钢厂,他也不会忘记,主要的还是自己好好生活,活出这个时代该有的风采。
不能为了报复啥事不做,精力全部放在沈渣男身上。
陷入忙碌中的沈清和,最近接站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候一天从火车站到厂里跑很多次。
接送很多的人,“家访”的工作都是当天做,没办法,第二天没时间再去做“家访”。
每一位外地来的职工,他都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待他们如春天般的温暖。
保持着微笑,百问不厌,耐心的回答他所能回答的所有问题。
就是几家难缠的,也对他印象很好,人家对待他们没有别人那样嫌弃的眼神,也没有对他们区别对待,没有因为他们难缠,问题多,麻烦多而冷言冷语。
每一次都是笑容满面,真让他们说不出什么。
刚到一个异乡,沈清和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受到同志之间的温暖,也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每天下班以后,他都要在后勤,再看看仓库内的家具,是否够,有些啥,明天到的人家够不够租。
每一户人家他都先检查给他们分配的房子,再检查仓库的家具。
工作细心认真,就是一些工作多年的干事干部都竖起大拇指,没办法人家确实做的很好。
从他接手工作以后 ,每位由他接站的职工都说他好,一人两人三人说可能是假的,可是要是上百户家庭的老人成年人孩子都一样夸赞,那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