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32)+番外

作者:传山 阅读记录

“真的,没骗俺。”秦大叔的手都在颤抖,水对于黄土高坡的农民何其珍贵,他们一天也就能来回取两趟水,一天的水,即使一家一桶水也不够分的。

生产队一共四十户人家,一家一天就是紧巴巴的用水,也得两桶水。两桶水那是节约了再节约的结果,稍稍多用一点,就不是两桶水,喝水都的精细些,不敢敞开了肚子喝。润润嘴就不错了。

秦家的老少都围在沈清和身边,一群人急冲冲的赶往水井边,还是秦大叔吩咐自家的大孙子去支书和会计家里知会一声,他等不急要先看看。

另外不远处的两户人家也跟着一起赶来,此时水井里面冒水的速度更加的快了,等他们到的时候,井水已经到水井一半的位置。

下面像是在烧水一样,还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水继续在冒。

秦大叔坐在井沿边,激动的老泪纵横,满是皱纹的脸上,笑的满足,“是水,真的出水了。”

要不是特殊原因,秦大叔肯定说一声:菩萨保佑啊,老天开眼了。

在场有几位大婶大娘,都激动的擦拭眼角,泪水浸润了眼纹,似乎也滋润着眼角纹,一瞬间皱纹被抹平不少。

秦大叔,马叔,胡叔三人围着水井啧啧称奇,从来没有出过水,怎么今天就突然出水了。

“老秦,这口井打了十多年了吧!”老马围着水井周围都转了两圈,还用手在附近的地上抓了两把土,还是干干的,没有潮湿的感觉,怎么就出水了。

“嗯,十一年咯。”

刚解放不久挖的水井,当初全村人盼星星盼月亮,可是到头来,一滴水都没有盼到。没想到时隔十一年以后,突然冒水出来。

没有一会儿,支书,会计还有好多村民们都全家跑来看,一会儿水井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人。

支书第一眼看到已经开始外溢的井水,脸上的笑容止也止不住,“好好好,领袖的光辉照耀咱们白羊生产队……”其实他很想说是祖宗保佑子孙们,可是封建迷信之类的话,他是不敢说的。

沈清和听了,低垂着脑袋,翻了好几个大白眼。真能吹,真能白话。

“和小子,你怎么发现水井冒水的?”翻白眼的时,孙支书找到第一个发现水井冒水的人,问起来。

“支书叔,我就是路过,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开始还以为是肚子饿了在叫呢,后面才知道是水井里面发出来的声音,我以为是用什么动物掉了下去,可是下面没有什么动物。只有土坷垃,然后满满看到有水冒出来。”

水井中的水,继续往外冒,不少人家的女人们,都回去挑水桶,让家里的老爷们挑水回去。

白羊生产队的人全部沸腾起来,一直到半夜,才消停下来。

沈清和也洗洗水缸,换上水井冒出来的清水。

支书一宿没有睡着,翻来覆去的嘴里念叨的都是:清水,是清水。孩子他娘,咱生产队出来的是清水。

“知道知道,快睡吧,天都要亮了。”

一晚没睡,枕边人快被孙支书烦死了。

全生产队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再看看家里的水缸,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有了水,沈清和早起,挑水浇菜园,菜园的菜苗已经长了出来。菜园内其余平整好还没有种东西的几垄地,也浇了一遍。

第31章 不一样的六七十年代(03)

白羊生产队全是沟壑纵横, 一道道的山沟, 纵横交错。

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水井出水和沈清和有关。在他们看来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除了天上的神仙菩萨,凡人不会有那样的能力。

老实淳朴的地方, 做点手脚,都不会轻易被发现。

白羊生产队的人, 最近人人都高兴的像是过年一样, 再也不用去到几十里外的小河取水。生产队节约了一个取水的劳动力, 骡车也空出来了。

每天早上, 水井边都热闹不已, 第一晚出水的时候,水井溢出来很多的水流到不远处的低洼地。沈清和从空间弄出来他一点鱼苗扔进低洼地。

希望能长成大鱼, 空间里面有个小小的,两米长宽, 一米多深的水塘,是沈清和特意挖来养鱼的。空间的活物, 就只有鱼。

找罗大娘帮忙,找人换了三只鸡, 全是小母鸡。家里还养了三头养,是生产队的任务, 年底上交一头,另外一头随便自己处置, 只要不是投机倒把卖, 就行。可以和生产队一样, 全部卖给收购站。

转眼就是夏季,到了一年之中的雨季,每逢雨季,是休息的好时候。

窑洞外面,大雨滴答滴答的下着。忙碌两个月的沈清和,开始收拾家里,他住的窑洞又深又宽,生产队的大爷大叔们没少下力气开新窑。

进门就是一个两口大锅的灶,可以烧水可以做饭。门口另外一边就是一个三层的洗脸架,上面挂着毛巾。最里面的炕前还有一个匆忙做出来的木架子,粗木架,可以放置箱子,也可以放袋装的粮食。

炕的最里面还有一个一米宽的高台,他在高台上铺上木板,放置装衣服和被子的两个旧木箱,是原身去年进城淘换来的,找生产队的胡叔给修缮过,平时上面挂着一把锁。

两口木箱并排放着,还空出来一截空地方,沈清和放了一个干净的小篮子,里面放着针线,原本不会的原身,已经学会歪扭扭的缝补衣服。还有一个半旧的热水壶,是从省城的家里带来的。

用扫把包裹住一块旧布头,在窑顶扫扫,打水来,在窑洞内内外外擦洗几遍。

晚上睡的席子,在外面大洗特洗,晒在三层高的木架子上。

春天,在门口小院和后山隐秘处栽了不少苹果树。想好了以后就说小院的苹果树是从后面的山头挖来的。

他之前也不认识,只是想挖两株树种在窑洞不远处,有点绿色。

来了快一年,沈清和也搞清楚了很多事,虽然外面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白羊生产队就是个穷山恶水之地,一般公社的干事都不怎么来,一年到头也没不来一两次。

主要是来一趟白羊生产队不容易,一个来回要两天,很耽搁时间。

一天的时间,洗洗刷刷,院子和屋内的卫生,都搞的干净清爽。

院子左边的一角,搭了一个羊棚还有一个鸡窝,右边靠窑洞的角落,沈清和也搭了一个棚子,里面放有一个旧桌子,几把旧椅子,都是他自己修补过的,以前不是缺腿就是缺胳膊。沈清和没有找人,都是自己找来一个边角料,修补好的。

夏天吃饭可以在棚子里面吃,来了人也可以在棚子内待客,到了冬天,桌子椅子就搬进窑洞。

沈清和的小日子总算理顺,在白羊生产队也混的如鱼得水。

菜园里面种的西瓜也熟了,沈清和摘下一个西瓜试试味道,一刀切开,红红的一片,熟了。

切下来一块,三下五除二的啃完,味道清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吃起来也很爽口,不错不错。

上一篇: 退役宫女 下一篇: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