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450)+番外

作者:传山 阅读记录

“娘,我们记得呢。”陈文康用力的点头,他是老大,听娘说,生他的时候,刚好赶在大舅回来的那几天。

一生下来大舅高兴的哈哈大笑,他的名字还是大舅给取的。陈家的名字乱取,没有啥辈分不辈分。

可大舅给他取的文字辈是随沈家的这一代的辈分走的,一次性把后面的老二老三的都取好,老二文明,因为怕家里以后有女孩,还多取了两个女孩的名字,刚好老三是女孩,就取名文霞。

比村里其他人家的孩子名字都好听。

包裹打开,沈三妹抱着两个八成新的热水瓶,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大哥真体贴人。”

其余的一堆东西慢慢的掏出来,陈安庆在一边坐着,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挑东西。

他能分家出来也是前两年大舅哥的一封信,给他们夫妻写了一封信,也给自家的亲爹写了一封信。

大概意思是问老爷子,如果他出钱给自己夫妻俩盖房子,不知道老爷子愿意不愿意把他们分出来。

他不一定非逼着老爷子把他们一家五口分出来,但是盖房子这事过了这次,下次就不会再有机会。

说是让自家搭搭二舅兄的东风,能搭上是最好的,不能搭上那就别怪他以后不管。

他和妻子都知道,即使没搭上,以后大舅哥还会管,只是想借机会把他们光明正大的分出来。

自家爹娘想了三天,还是同意分家,为此全家都分了。

二老归大哥,二哥三哥他们还住在老宅,大家自己搭建了厨房,说是攒钱再盖房。

爹娘明白,如果不分家就会耽搁他盖房,还是一次性盖两套房。

人家沈家老大不会给陈家人盖房,唯一能沾上便宜的机会就是这次,一定要抓住。

每套房,虽然都是自己打老式就土坯很累,可是值得,住个百年都能住。

厚厚的土坯才能撑的住结实的木梁,上面的瓦片也是大舅哥点名去买的最好的青瓦。

木梁青瓦,还有亮瓦,以及每间屋子的窗户,玻璃可都是钱。

那玻璃还是大舅哥托友人从省城让人断断续续用两年的时间从沙城弄带回来的 ,每一次都是他们去市里的火车站接。

家里明亮,住的比十里八村的人家都舒服。

大舅哥资助他们盖好房子,他和隔壁的二舅哥就写了信去北都,让大哥以后别再给他们寄钱。

没想到今年还能收到大哥寄来的衣服这些旧物,虽然是旧的,在他们乡里可也是顶顶好的东西。

如今就爹娘也私下和他说,他娶对了妻,日子过得比家里几个哥哥姐姐都好。

他也觉得自己娶对了妻。

两家也从包裹中翻出来一封信,是大哥的信,说是以后工作繁忙,不知道哪年才能回老家。

以后也难以多照料他们,还有换了寄信的地址 ,按照信尾留的寄信地址给他写信,原来的地址只能孩子们收的到,他收不到。

他以后常年驻扎在单位,很少回家,还是寄单位更方便。

沈清和这次寄东西以后,估计再寄就得等到外甥外甥女结婚,或者荒年再说。

沈三妹不识字听着儿子给她反复念信,念了四五遍,她才摆手让儿子停下。

对父母的依恋,全部转给了大哥,她还很小,才几岁,大哥就去外讨生活,原来带着大哥去的人,早些年早就回村。

只是大哥早已在北都落地生根,有了家。

大哥去外讨生活的时候才十三四岁,也是个半大孩子。

转眼就是二十多年,他们三兄妹都老了,父母也离世多年。

可大哥还帮衬着她和二哥,在外讨生活,没有根基的人也不会过得多好。

肯定特别苦,可大哥一直像爹娘一样一直帮衬着他们,是他们没用,拖累了大哥。

想着想着,泪水不自觉的滑落,她想起了什么,起身进到存放东西的屋子,扒拉开几个袋子,然后装东西。

“他爹,快来帮我。”她要给大哥寄东西去。

“哎,来了。”

隔壁村的沈二家也在扒拉袋子,要给北都的哥哥寄东西。

远在北都西山的沈清和已经沉迷在开荒中。

二月初,已经正式有第一批专家学者入住七所。

人不多,就十多位。

大大的七所,目前就只有几十人。

大部分都是安保和后勤处的,一月一号沈清和升官,升为处长,后勤保障处的处长。

未来差的就是学者专家教授,接连一两个月的时间,沈清和已经购进不少粮食,他买的不是价格高的新鲜粮食,而是两年前的存粮,价格相对低一点,同样的经费,购进更多的粮食。

不得不这样做,安保部门的人都是转业军人,个个是狼崽子,吃的多。未来这些科学家们也得吃饱,他就得想办法。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他想多储存粮食,养成这个习惯,让后勤处的所有同志都习惯。

为五九,六零,六一年打下基础。

如今的机械总厂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提前会把下季度的基础任务做完。

临时来了任务,就不会慌,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来的第一批都是老教授,全是从科学院调来的科学家。

沈清和作为后勤处长,想的很是周到,这些科学家都是出过国留过洋的,骨子里都有文艺气息。

他们的房间根据男女还有年岁,都布置的十分雅致。

也给足他们私人空间,每人一个套间。就是公众的洗浴间,也在最近两个月 ,他开荒之余还带着其他同志把所有的卫浴间自己改造。

活生生的把一群保洁一群干事一群保卫部的所有同志都搞成了建筑工人,自己找来二手的物件,抓紧时间改造,除了办公楼的。宿舍的全部改造好。

他还让工兵把大的集体宿舍都改成小间的单身宿舍。

他建议不要有集体宿舍,科学家们白天做研究,脑子就无法空下来,到了晚上应该有个独立的房间好好休息。

第246章 幕后(05)

“处长, 又来了几位科学家。”卫光明已经领着几位科学家走了进来。

保卫部是负责审查,审查完毕,那些人能进来, 但是进来后随身的行李都要再仔细检查,就是本人也得检查, 包括穿在身上的衣服, 都要接受检查。

经过重重检查, 这些人才能走进来, 进来以后的生活安排都是后勤保障处的事情。

第一天肯定不会让他们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安排住宿, 再有就是告知一些纪律, 在所内能随意走动的区域都走一遍,熟悉熟悉,再有都是一些琐碎之事。

一天的时间要全部处理好, 第二天就要全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接过名单, 不动神色的扫视一眼不远处等待着的五位青年学者, 都挺年轻的, 大概都是三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

都挺年轻的, 而且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国外回来的青年学者。他们有一腔热血,满满的都是报效祖国的心愿。

上一篇: 退役宫女 下一篇: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