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189)+番外

作者:传山 阅读记录

早上,吃完早饭, 村里的几个大孩子都是五六七岁的孩子。背着背篓来到刘甜甜家门口,“小石头, 贝贝走喽。”

小小的人儿, 听到外面小伙伴的召唤, “妈妈,快点, 我的小背篓。”

小石头大声的叫喊着,贝贝也是一副着急的模样。恨不得立即跟着出去。

“来, 小背篓。”

两个小家伙,自觉的背上小背篓,手上拿着小铲子,一边还背着小水壶, 是刘甜甜在港岛给他们特意买的。方便他们在八岁前使用。

两个小的背上背篓,汇合院子里面的哥哥姐姐们,兄妹俩牵着小手,跟在哥哥姐姐们身边。

交待过孩子们,只许到那些地方去捡蘑菇,捡柴。

回到村里,孩子们撒欢的玩。瓜瓜也是一样,成天的跑林子,打猎 。偶尔进城找刘勇闲聊,有时候和大壮他们一起玩,不过大壮他们已经开始出工,挣工分,玩闹的时间不多,都是在下工或者下雨放假的时候。

生产队的很多人,都奇怪,刘家瓜瓜怎么不进城招工或者参军,回到老家,天天钻林子是几个意思。

外面的大局势,这些普通的农民,哪里知道。在田地里面,做事的人,闲聊着。

刘大林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瓜瓜这样,肯定有原因的。甜甜不说,他也不追问。肯定是不能告诉他,能说的肯定会说。

老太太现在住在榆树沟,两个儿子没事就会陪在她身边,对她比以前更加的孝顺,只是老太太习惯了身边有甜甜和瓜瓜,还有两个小不点。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在家里住了十来天才慢慢的习惯一些。

榆树沟,从老太太回来以后,江家经常有乡亲们过来,和老太太说说话,还有就是打听首都的一些新鲜事。

老太太在菜园里面,刚刚忙活完出来,就看到瓜瓜过来,背着背篓。

“瓜瓜,你咋来了?”老太太在院子里面洗手,抬眼就看到进院子的瓜瓜。

“给您送点小米,还有一点肉,我刚才进城割回来的。”

“你说说你,肉咋不给小石头和贝贝留着,给我送来干啥?”

“留了,家里还有,给您送来的也不多就两斤多一点。剁点肉和着别的菜一起炒,味道好很多。我给放厨房去,大舅爷爷和舅奶奶他们都出工了吗?”

“你舅奶奶去了自留地,其余的都上工去了。”老太太拉着重孙子,坐在一起,倒了一杯温开水,他们姐弟俩都不喜欢喝红糖水,倒是一年四季都习惯喝温开水。

老太太已经很多天都没有看到小石头和贝贝,心里想的厉害,拉着瓜瓜的手问,“小石头和贝贝现在怎么样?没有晒黑吧,瘦了没有?吃的好不,想没想曾太?”

一连几个问题问出来,瓜瓜知道老太太心里挂着小石头和贝贝,“晒黑了些,没有瘦,很想曾太,每天晚上都念叨着想曾太。”

“唉,你回去和你姐姐说,下次你来的时候,带着小石头和贝贝来,就说我想两个孩子。”

“好嘞,我回去以后就和姐姐说,下次带他们过来。”

等到江全安回来的时候,瓜瓜已经回家,江全安看着亲娘炕上放的小米还有厨房的两斤肉,不好意思。娘都回来了,吃用肯定是自己和老二出,现在还让两个孩子操心,真是不应该。

“娘,下次瓜瓜他们姐弟来,告诉我一声,怎么着咱家也要让孩子们吃一顿饭。到时我杀一只鸡,做顿好吃,给他们。”

“告诉你,怎么告诉你,家里又没有人。我去告诉你,瓜瓜也在身边,他肯定是不许的,两个孩子都不愿意让你们兄弟俩破费。”

“那算什么破费,不是应该的吗?”

“行了,你有心就送一只鸡过去,来了吃不吃饭能咋滴。让老二也送一只过去,送过去以后,他们想吃还是养着,随他们自己的,不吃留着鸡下蛋给小石头和贝贝蒸蛋羹也是好的。”

“行,等会儿我过去和老二说说,最好在队里找人多换两只鸡。”

“嗯,能找到换的,就换。找不到就找那四兄弟家要,不愿意的就告诉我。”

江家现在的条件好,兄弟俩一人两个儿子。孩子们都分了家,他们也是做爷爷的人,这几年周围的荒地,都是他们一大家子盖的房屋,连成片挨着的。

家里能有红火的日子,除了自家的努力,也离不开刘家的照顾。

家里的孩子当兵的,有工作的,还有留在家里的,过得都不错。

“好嘞,没有不愿意的,都会愿意的。”

“但愿吧。”

十二月底,一道道新的政.令出台。成分已经不再是大问题,只要不作.奸.犯.科,一视同仁,被下放到各地的教授,专家,学者还有各种身份不同的黑.五.类,慢慢的见到了曙光。

慢慢的,开始有人回归城市,或者农村的地主,富人开始被划掉头上顶着的那顶黑帽子。

刘长根也似乎看到了曙光,当初被划为富农,这几天他开始有意无意的在刘甜甜家门口走来走去,但是不敢走进去打招呼,更不敢找茬。

这些年吃过的苦,忍受的白眼,是他一生里面最多的。

首都

周卫华从部队请假回首都探亲,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的责问,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主要是一下火车,就被袁湘惠截胡,一起领了离婚证。

他没有想到袁湘惠会这么迫不及待的离婚,他知道袁湘惠已经和他离心,也没有想到她知道儿子在首都,也没有去看过一眼。

他回来除了探亲还有就是离婚,袁湘惠请假去到部队找他谈过。要离婚,部队的政委找她谈过,她还是坚持己见。不愿意再和他一起生活。

其实这样也好,他也同意袁湘惠离婚的提议,他不在首都,但是也知道,袁湘惠在首都的某些事。

既然夫妻情分已逝,离婚也好。

只是一下车就离婚,没有和父母先商量,他自知理亏。

“好了,老周别再说老四,离婚也不是他提出来的。离了就离了,老四如今有妻子和没有妻子,有什么区别。”黄曼玲拦住还在发威的丈夫。

离了也好,再给儿子再找一个。

黄曼玲对于袁湘惠在首都的行为是知情的,只是懒的管。

现在是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距离彻底全部转过来还是有距离的。

黄曼玲也就没有管,没时间和袁湘惠扯皮,在她看来老四夫妻俩离婚是迟早的事。

他们不知道要不是形势好转,袁湘惠会闹出来很大的事件。

只是这一切在逐渐好转的形势下,使袁湘惠长歪的心,没有机会发挥。

晚上,龙龙跟着爸爸睡,父子俩的感情,从龙龙去过粤州市看爸爸以后,就变得好了起来。

听着爸爸说打仗的故事入睡,小手紧紧的抓着爸爸的手。一刻都不愿意松开。

早上,龙龙被爸爸送到学校,走进学校和爸爸挥挥手告别,小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