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谢家皇后(231)

作者: 越人歌 阅读记录

“这是哪里来的?”

玉瑶公主小声说:“林敏晟给我的。”

谢宁笑着摇了摇头:“真是……玉瑶饿了没?方尚宫那里有热好的奶羹你要不要吃?”

喂玉瑶公主吃了半碗奶羹,又喝了些蜜水,也送她回屋去歇着。大皇子睡的时间不算长,其实他这么困,也有昨晚没睡好的原因。想着今天能出宫,小孩子难免兴奋雀跃,晚上迟迟没睡着,今天的精神当然就不太好了。

等他睡醒,谢宁也一样让人给他端了奶羹来吃,又问他今天场面热闹不热闹。

“热闹极了。”大皇子眉飞色舞的给谢宁描述今天的所见所闻,在门口打筋斗的闲汉让他印象特别的深。一直说到他们如何回来,还意犹未尽。

“本来书英今天也说要去的,我怕他去了反而让林大人不便招待,所以就没有邀他一块儿去。”

谢宁点头说:“这样很好,等你们再相熟些再说吧。”

大皇子他们今天去并没有表露身分,如果乔书英也去,那这身份就不好掩饰了。

☆、一百九十七 理事

等皇上来的时候,大皇子又把跟谢宁说过的话跟皇上说了,不过有些他觉得可能不太得体的细节就略过了没说。皇上也听的津津有味,还问他:“今天还高兴吗?”

大皇子认真的答:“特别的高兴。”

“那下回有机会再让你们出去玩一玩。”

大皇子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

他读书了,知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个道理。今天出去玩了一天,可是书房的其他人却认真读了一天书,那他就比旁人少读了一天了,会被落下不少东西的。

皇上看他的神情,问:“怎么?”

大皇子轻声说:“儿子怕耽误了功课。”

皇上有些感慨,召手让他到身旁来:“功课是永远也学不完的。即使你到了朕这个年纪,仍然会觉得这世上有许多你不了解的事物,哪怕穷尽一生也无法一一的看透和领悟。但是今天这样的喜事,并不是年年都有的。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朕又不求你考取功名。只读书是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事情的,不是还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只要你觉得今天没有虚度,每一天要过完的时候想一想,今天有没有收获。只要有,那就可以了。”

大皇子认真想了想才说:“儿子今天觉得长了很多见识,还认得了林伯鞠林大人,林大人十分慈爱,说话行事都显得气度不凡。”

皇上说的意思他明白。

今天他的确没有虚度,正相反,他觉得今天过得十分充实紧凑。

他小声同皇上说:“儿子今天还爬到窗户上坐着呢。”

皇上眼睛含笑,声音温和的问:“有意思吗?”

大皇子点了点头。

虽然不合规矩,可是坐在窗户上的时候,他开始有些战战兢兢,怕自己掉下去,也怕被人认出来他的身份,那可丢了皇家的体面。但是后来他就想不起这些来了,看热闹看的兴高采烈的。等侍卫把他从窗子上再抱下来时,他还有些意犹未尽呢。

“朕小时候还爬过树呢。”

大皇子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父皇。皇上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真的。坐在树上吹了好一会儿风,还看见有太监和宫女从树下走过去,他们没发现头顶有人。”

大皇子一下子就高兴起来。

原来父皇小时候也有偷偷不守规矩的一面。

对宫里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一出生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就已经被框定的,每天吃什么穿什么见什么人也都有固定的礼节,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按着那些条规来动作。虽然大皇子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是孩子天性中总有渴望自由不受拘束的一面,偶尔也会冒出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偷偷做一些跳出格子外的事情。

大皇子感觉到和父皇之间有了只属于他们父子之间的小秘密,他一下子就觉得父皇又亲近了许多,而原来那种高高在上冷漠威严的形象正在渐渐远离。

用过晚膳谢宁问皇上:“过年账册内宫监的人送到我这里来了。”

皇上说:“你这是头一回操办过年,提早着手比较稳妥一些,把手底下的人熟悉熟悉,这事儿周禀辰应该能帮上你不少忙。要是还缺人手,就打发人跟朕说,长宁殿闲人不少,还都想寻份儿差事做呢。”

皇上并非不通人情,他也知道白洪齐牢牢把持着长宁殿总管的位置,别人是休想在他手下出头的。那么其他想出头的人难免四处钻营,谢宁如果不接纳,他们可能会投效到别人麾下。

“这事儿,由臣妾一个人操持吗?”

谢宁想问的主要是这个。

皇上也明白她的意思了。

以前淑妃还在时,她喜欢揽权,从来没有把权力分派给旁人过。但谢宁之前毫无经验,她会忐忑皇上并不觉得奇怪。

他觉得她能做得好,只是她还没有经验,也没有信心。

“如果你想同慎妃、谨妃一同办理,朕也并不反对。但是有的时候,往往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容易三个和尚没水吃。”

谢宁笑了,她何尝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呢?慎妃和谨妃各有盘算,权力如果分出去,她们会把持着权力做些什么是无法预测的。从中揩油、任用私人,甚至借这个机会打击异己,勾心斗角,这简直是一定的。这二位都在封妃后表现出了她们对地位、对权利的真实态度,与封妃前简直是截然不同的两张面孔。掌管宫务的权力她们肯定是梦寐以求,恨不得伸出手来直接攫取。

谢宁又不傻,既然皇上说了这件事交给她,又会给她充足的人手,那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其实想要不出错,有一个秘诀就是萧规曹随。往年是什么规矩,今年还照着来就是了。

只是事情是真心的多啊。光是颁赐赏银节礼这就是一笔庞大的账目。既然要显示“恩出于上”,所以这些都是皇上掏腰包。听周禀辰说,有些穷京官儿要是不得这一笔过年的节赏,这个年就没法儿过了。这些人多半待在一些没有油水的位置上苦熬,一年到头靠着俸禄过日子。年节的时候花费大,人情来往多,又要置新衣、购年货,祭祖宗,这些样样都要钱,而年节时样样东西的价钱都在往上涨。因为过年的缘故许多在京城的商人都回乡了,市面上的东西少了,价格涨的更贵。

“记得是前年还是大前年的时候吧,临到年关下了两场大雪,城里的肉、蛋、柴炭这些价钱都涨了快十倍啊,让那些普通人家哪里买得起。那阵子听说当铺的生意出奇的好,有的穷官儿没办法,只好把皮袄都拿去押当了,出门拜客时都没衣裳穿。”

谢宁点了点头。这些事情她没进宫以前也听说过一些,但是小地方到底和京城不一样。京城人口众多,这些人每天吃的用的都要从外头运进来,一下雪运输不便,富户官宦人家还好些,小门小户的日子实在难熬。

上一篇: 太子宠妃日常 下一篇: 贵妃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