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谢家皇后(42)

作者: 越人歌 阅读记录

唐红儿重新在窗子旁坐下来。

她想起那天在园中见过的谢美人,亭亭玉立,站在那一片灿如锦绣的花瀑前头,一转头之间,她们几个都为她的容光所慑,全说不出话来。

后来细细回想,她的五官不算是最美的,可是那一份说不出来的气韵,格外的动人。

以前她觉得自己容貌动人,可是进了宫才知道,这宫里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美女。

谢美人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有孕了呢?

皇上什么时候才能再想起她们来?

她觉得浑身的劲儿都打在了空处,或者说,是她觉得自己有劲儿不知道往哪里去使。

那样漂亮的谢美人,又有圣宠,现在又怀了身孕。那自己该怎么办呢?这掖庭宫里其他人该怎么办?

宫女进来给她倒了一次茶,看她有些郁郁不乐,这宫女已经二十多岁,在宫里已经待了十多个年头了,经得多见得也多。她马上就快满了年限,盼着的就是得放出宫,根本不想多管闲事往身上揽麻烦,所以倒了茶就走,多的字一个也不说。

但是等她来送晚饭的时候,发现唐红儿似乎又高兴起来了。

胃口很好,饭菜都用了不少,然后她还坐到镜前开始比量自己新裁的几件衣裳。

因为唐红儿已经想明白了。

谢美人有孕确实让她们一时被皇上遗忘了,可是这事儿有利也有弊,端看从哪一面去想。如果从好的一面去想,谢美人有喜了以后是没法和再承宠了,这反而让她得到了好机会。

如果谢美人依旧得宠,她们反而很难出头。可是现在不同了,简直是天赐良机。

不但现在,往后的数月谢美人这个强敌等于都退出了争宠的行列。

真是个好时候啊。

皇上这阵子心情一定也好,人的心情一好,看人看事就都更顺眼了。

想通了这些,唐红儿自然心情好胃口也好了,有闲情琢磨打扮。

谢美人那天穿的衣裳好象挺素雅的,梳的发式她也记得。

她是不是应该学一学?

谢美人既然得宠,那皇上肯定喜欢她那样子的。

要是能更熟悉一些就好了,知道她平时用什么熏香,什么样的脂粉,能打探清楚皇上喜欢她哪里。

她拿起一枝眉黛,对着镜子,比划着高低长短,想把眉毛描成谢美人那样的。

颜色似乎是那种远处青山一样的黛灰色,眉形很舒缓平展。

她画了一半停下来,因为记不太清楚了。而且这只眉黛的颜色也不对,颜色太深了。

不用说,谢美人用的肯定都是比她这个好了不知多少倍的贵价货,不是这种一钱银子一枝的普通眉黛能比得上的。

☆、四十一 尚宫

青荷从茶房出来,胡荣笑着迎上来:“青荷姐姐。”

青荷朝他点了一下头:“你才回来?刚刚主子赏了一盘果子,我和青梅都不爱吃这样的,你拿去跟他们分着吃。”

她回屋去开了橱门,拿出用纸壳包的点心来,交给了胡荣。

胡荣赶紧把手在裤子上蹭两下,接过了点心包。

“姐姐,刚才我送东西回来的时候,半道遇见我同乡小高,他在内常司干杂役,我们说了两句闲话。”

青荷问:“什么闲话?”

“说前两天罗尚宫去了掖庭,好似挺看中唐姑娘、赵姑娘和一位田姑娘。这几天又没动静了,长宁殿没说要召幸新人,罗尚宫也没往掖庭去。不过今儿唐姑娘使人去,想托人要点儿东西。”

青荷心说胡荣倒真是没白费主子提拔他,自打改了名,让他成了萦香阁这些太监们的头儿,胡荣恨不得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一心给主子办差。

“她想要什么?”

“说想要一块料子,听她打发的那人形容的样子,就是咱主子常穿的那纱青色的。还想要眉黛、香料各一样。”

青荷这就全明白了。

“想的挺美。”

胡荣小声说:“我那同乡说,这事儿正好到了他师父手里了,料子确实寻不着一样的,就是找着了相近的针工局的人也未必敢揽过去给她做。其他东西就算这儿寻不着,唐姑娘也可以打发人去别处找去。掖庭里这么请托人的也不止唐姑娘一个。”

眼下的情势青荷很明白。

自家主子也明白。

主子有了身孕不能侍寝了,动了心思的远不止这些新进宫的美人。

青荷现在心里可不似前些日子那么忧急了。旁人怎么钻营自家可管不着,青荷更不会拿这些事儿去扰主子烦心。

她捧着托盘进了屋。

天气比前两天更凉了,谢宁早上在院子里看到草叶衰黄,叶尖上结了厚厚的白霜。

听罗尚宫说,今年的冬天会来的早。

青荷放下托盘,把盛在盅里的汤羹端与谢宁,一面回话:“胡荣已经回来了,东西送去了。刚才周公公打发人来问主子现在方便不方便,他要领人过来好供主子挑捡。”

谢宁端起汤来喝了一口:“那就让他过来吧,我这儿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她现在最多的就是空闲。

周公公过不多时就领着人过来了,在院子里站着,宫女站在前头,太监站在后头。谢宁这儿缺额只有八个,周公公一口气领来了三十二个人,这些人来此之前周公公想必已经筛选过一次,能得到这个来萦香阁的机会,这些人也都盼着出头。

胡荣站在廊下看了一眼,连忙上前去问好,请周禀辰坐,青梅捧了茶过来。

周公公笑着说:“茶就不用了,谢美人今儿身子可好?没有不舒坦的地方吧?”

谢宁也十分客气的回了话。

周公公想起自己头一回来萦香阁恭贺谢美人蒙皇上召幸的事,那时候萦香阁上上下下对他可以说是诚惶诚恐,生怕有一丝怠慢,现在可是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

“按说这人手早该添补上了,一直拖延到今天,还望谢美人多包涵。”

“周公公说哪里话,是我自己不喜欢清静,这事儿可怪不到您。”

周公公把花名册递了过来,借着这个凑近的机会细细打量了谢美人一眼。

看着气色倒是不错,肌肤白里透红,脸儿粉扑扑的。

谢宁掀开册子从头到尾扫过一眼,再看门外候着的那些宫女太监。这样挑人也就是挑个合眼缘的,至于人品是否可靠等等单凭这样看可是看不出来。个人能为高低,单从脸上也看不出来。

谢宁从这些人里头挑了两个,周公公又一指头一排站的:“这几个都还不错,留下来洒扫庭院看看屋子倒也能使唤。”

这一排可是八个人,要按数全留下,那谢宁这儿的人手就超了。但是这中间的事儿没谁会认真追究。比如那天谢宁去赴淑妃的生辰宴时,那些来往服侍的宫人穿着新衣,翩然如彩蝶,来来往往的人数,也绝对超出了规制,而且看起来至少了超了一倍。那其中有些人其实并非挂在延宁宫淑妃的名下,如果看名册的话,可能有的是针房的,有的是管园子的。

上一篇: 太子宠妃日常 下一篇: 贵妃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