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阖家欢喜(361)

“三哥借的钱是为您修书,您若不是要,他费力费钱干嘛?吃饱撑的?儿子让三哥还钱,逼着嫂子去天桥卖儿子不成?”

老八对老三家的财政还是知道一些的,自己那头生意里,老三不占份子,虽说这些年门人孝敬了一些,但比不上他们花的快。再说老三这是皇家内部事务,老三不还,其他人更不会还了。

老爷子噎住了,老三修书也算是为国、为君了,咬咬牙,四十万两没有了,心好疼。

“那魏家、曹家凭什么让朕还?”

“看下面,人家写了理由了,借钱修园子,为啥修园子,因为您老人家几次南巡都蹭在人家家里吃吃喝喝,您是吃不了几个钱,您也不想想您带了多少人,人总不能让你睡旧房子,用旧家具吧?您花的,凭什么让人掏?”

“朕给的是肥缺,让他们慢慢的还的。”老爷子还在纠结中。

“万一这两老爷子死了呢,家产一分,儿子追债还追到地底下不成?”

“那园子不是还是他们家的吗?卖了不就有钱了?”老爷子真是属铁公鸡的,进了他腰包的钱,还真是拿不出来。

“成,儿子跟他们说,那两处园子,您买了,掏钱!”老八无奈,对付老爷子这种无赖,也就只能用这法子。

“凭......”老爷子又要跳起来了。

“凭您是皇上,您住过的地儿,他们敢卖给谁?都是您自己个的奴才,行行好吧!”老八心里鄙视着老爷子,“反正当行宫也不错,省得将来再下去,没地住了,省大钱了。”

老爷子动动唇,半天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至少弄出两园子,六十万买两个园子,也不算亏了。

本章完

第二九六章 老八当差II

“皇阿玛,现在我知道了,包子、团子像谁了!”老八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家的老爷子,似乎恍然大悟一般。

“你想说像朕?”老爷子很不爽,这是啥话,包子那狡诈,团子那阴险像自己?老八在骂自己吗?

“包子爱讨价还价的性子像您,团子小器扒拉的性子更像您。”老八总算找到原由了,很感叹,“弄了半天这隔代传啊!难怪您喜欢他们俩了,弄了半天是找着共通点了,看着就亲切吧!”

四四别过脸去,他怕自己笑出来吓着别人。

张相、马相低头在地上找什么,估计掉着东西比针还细,不然能找那么半天?

李德全倒是最镇定,就是拿拂尘的手有点抖,拂尘上的毛毛乱颤着。

于是南书房里又上演了一出父子相残的大戏,老爷子这回抢过了李德全的拂尘,结结实实的打了老八好几下,反正大家都习惯了,于是看着还都挺乐呵的,现在可以抬头笑了,反正都在笑。等老爷子打累了,气喘如牛的还不忘记往回找场子。

“那窝窝呢?”老爷子从牙齿缝里逼出几个字!他恨啊,敢当着大臣说自己爱讨价还价,还说自己小器扒拉,什么儿子啊,就是债主。

“像茉儿,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闭着眼,她绝不睁着。”

老八说的那叫一个利索啊,并且气定神闲,明明刚刚跑得飞快的是他,现在人家脸不红,气不喘,还真把老爷子又气个半死,红果果的欺侮自己年老体弱啊!

“滚!”老爷子一把折子扔了过去,现在他对老八也就这么一点耐心了。

老爷子帮老三、魏家、曹家还了银子,魏家和曹家也摆脱了那两处园子的沉重负担,魏曹两家倒是对老八感恩戴德。

他们借钱修园子不假,而且当时想得挺好,借的钱,凭着差事也能慢慢还了,可是事情远远不是想得那么简单,修园子是一次投入,那时有数的,可是保养园子却是没数的,几年下来,别说没存上钱还给户部,自己的家当更是折进去了不少。

老八提了个皇家债务买园子的法子,看着是这两家亏大发了,皇家占了便宜,其实这是双赢。用一家三十万两修园子的债务,买了至少价值百万两的园林,对皇家来说,可不是赚了。

但对魏曹两家来说,何尝不是赚了呢?园子就算价值百万又如何?他们又不能卖掉,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敢乱进。这是老爷子住过的,哪怕一天,也是沾了龙气,不是他们能乱用的。只能跟祖宗一样供着,供着就代表着要流水一样的往里投银子。

所以现在无债一身轻,又没了那个沉重的负担,他们就能轻装上阵,好好地再给自己弄银子,留给子孙后代了,他们的幸福感空前强大,当然也有遗憾,“户部查账怎么不早几年就来呢?”

老三虽然没说啥,但心里还是感激老八的,至少他没拿这事报复自己,拿自己一把,他当然了解自己的皇阿玛是啥德性了,没有老八这么一闹腾,老爷子才不会拿钱出来替自己还,家里也不是真的凑不出来,只是卖庄子卖地,福晋能没话说吗?本来上次的事都让福晋一肚子气了,若真的让福晋去凑银子,他也别回家了。

老八第一时间替自己解决了,也没说上来跟自己施恩,表示他帮了自己多大的忙,人专心的追债,就权当没这事了,到真让老三对老八很是刮目相看了一回。冷眼看看,突然间心灰意冷起来,自己做不来这些事,大位真的适合自己吗?

三大头还了,马齐和张廷玉也各自负责一摊,有这俩大头顶着,基本上靠着权威的人也就死了心了,上头没人支持,他们还能翻起什么大浪来,还想升官的,就得巴巴的去还了银子,谁会想惹上官不高兴,升官时没自己的份?

于是老八还真是赶在桃花讯之前,户部收回了八成库银,而防灾救灾的事也都安排了,一点也没耽误到朝廷的正事。更重要的是,没有引起官员的反弹。当然有闹的,没人闹才是反常,但是在老爷子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而且也没有像老爷子预计的那样,雪片的弹劾折子来折磨自己,这让老爷子尤其的满意。

剩下的两成,老八去查过,这是穷的就剩下一身官服了。他们差事差,收成少,家里没有根基,又没靠上个权贵,所以靠着借贷度日,领了钱粮,还一些,到月底再来借,周而复始。老八把情况也写了个条陈,递向了老爷子。

其实在老爷子看来,能收回一半就是空前的胜利,而且他是做了斗争的准备的,没想到最大的风波就是自己给老八设下的,其他人不知道多么配合,所以还是自己天纵英才,让老八来做这事就是慧眼识珠啊!

正沾沾自喜呢,老爷子看到了老八的条陈,又被老八气了个半死,自己治下,官员穷成这样?不是打老爷子的脸是什么?不是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这些京官咋就穷成这样了?

“你说该怎么办?”老爷子瞪着老八,只有条陈没有解决办法,那你上个屁条陈,不是给老爷子添堵是什么?

“不知道,不让他们还了,那刚收回的银子只怕又得借空,可是让他们还,还真是没有东西可还,逼死了怎么办?这点钱儿子倒是能替他们还了,可是救急不救穷,就算是现在替他们还了,下个月他们还是过不下去,还得再借。”老八有点无奈,他在民间四年,深知很多事,不是他想帮就能帮的。

上一篇: 和妻生财 下一篇: 红楼之尴尬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