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妤只能点头,“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对于保存资料很重要。”
她现在也不懒得叹息了,只要留着就好,总比被败家子扔了,损坏好。
“你觉得这些资料很有用?”
“可以做一个博物馆,把公主与当年建岛人的事迹展现出来。这个岛不仅是公主的,也是岛上所有人先祖的。他们背井离乡,为自己重建了一个故乡。然后用有限的材料,做出他们自己认定的家乡的味道。我觉得都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了。”青妤轻叹着。
“所以就是你说的文化传播?”宁大轻皱了一下眉头。
“看来公主的后人没几个真的爱这里,你们把这里当成了你们的负担。你们看不到公主的努力,还有先人的努力。此时不是文化的传播,而是把文化放到岛上人的心里。”
“说得好像你最知道公主心意一般。”老头不乐意了,凭什么说他们都不爱这个岛,他的一辈子不都困死在这岛上了。
“您看看两边的店家,他们脸上有开心与自豪吗?他们是爱买不买。”青妤让宁大看看那些店家,都是老人,他们的脸上全是老人的迟缓与漠然。他们的那些商品随意的摆放着,就算有人到跟前,他们也极少过去招呼。
“开商店,您收税吗?”青妤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们是固定的税,开在这路上的店铺按月给点钱,而这钱也不是给宁家,而是修桥铺路,整修房屋。学校和一些公共设施的钱,是另外算。”宁大轻声说道。
“岛上有工厂,还有就是这些旅游费用。显然,现在收入不佳,岛上是不是有点入不敷出了。”青妤是商人,真的瞟一眼,都能算出大概的流水。现在她都替宁家人头疼了!
此时就算能看到旅客,可是大家这种对待旅客的态度,明显收入不会高。而这些人这么不在意收入,表示宁家收的费用也极低。因为没有压力,于是大家也就没什么动力了。若是工厂再亏损,只怕宁家维持这个岛都很难。而这种旅行的环境,她严重怀疑,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来来玩。
“你能改变?”
“得再投入,您太有情怀,也太没情怀!”青妤轻叹了一声。
宁大翻了一个白眼。
“所以,真的,我都不知道您两位为什么反对我和宁翼结婚,就算招商引资,舍出一个儿子,其实你们也是赚的。”青妤忍不住吐槽道。
“那是我亲儿子,若是你看上的是宁青,我保证举双手赞成。”宁大冷冷的说道。
“宁青会伤心的,回头我一定告诉他。”青妤点头,正好看到一个老太太在给人称饼,看上去有点像北京的杏仁饼,她不知道英国有没有杏仁,忙笑着上前,“能尝吗?”
老太太看到了宁大,木然的脸上总算有点一丝笑意,轻问道,“这是哪家的姑娘?”
“宁翼的未婚妻!”青妤自报家门。
第92章 好家教
第一更
宁翼的未婚妻这个招牌其实还挺好用,她说得大声,地方又不大,于是大家都听到了,一齐都拢了过来,看她像看新鲜的大猴子。
“你是哪的人?”那个杏仁饼的老太太拿了一块放到青妤的手上,立刻问道。
青妤觉得这位比较像婆婆,这看儿媳妇的眼神才叫到位,一边是欣喜,一边又带着几许的挑剔。
“我是北京人,我是正经的钮祜禄氏。”青妤笑眯眯的说道。
“真的?嗯,看着是体面。”那老太太忙点头,“小翼怎么没跟你一块。”
“他在北京教书,我自己过来玩。”青妤咬了一口,杏仁味还挺不错,不过下面的糕口味不同了,她认真的想想,“您用的是羊奶吗?”
“是啊,原本宫里用的牛乳,不过后来改了豆浆。再后来,岛上什么都缺,公主就养了一些羊,吃肉,用奶就不用愁了。所以岛上要用奶的地方,全都改变羊奶了。”老太太忙说道。
“我觉得比牛奶的香!”青妤笑着说道。
“我们这些后人也不知道原本是味道了。”老太太长叹了一声。
“下回我给您带,保证没您做的好吃。”青妤笑了。
“上回有个留学生还骂我们四不像呢!”一个老头愤愤的说道。
“因为他们不知道祖先的艰难。我觉得这个味很好,若真的跟北京稻香村的一个味儿,反倒是没意思了。”青妤还是一脸的笑,看看老头卖的,也是吃的,这种小点心她没见过,“这是什么?”
“我们家原本是给公主养马的,不过上了岛,公主就不再养马了,我祖先就想着,总不能让公主养着,之前帮人搬货,这是我们家传的小点心。过年时,敬了些给公主,公主说好吃,后来我们家就靠卖这种小点心过日子了。”
青妤也尝了一口,就是一种面粉小点,面粉里包了点花生粉,然后烘烤成指甲大小的一个个小硬点。咬起来还挺香的,“您要不要多试几种口味,比如放奶粉,还有不一定烤,这有点干硬,只能当成小零嘴,但又是面粉做的,吃不了两个就饱了。这会影响您的收入的。”
“算了,就一个老头子,若不是这店总得卖点什么,我都懒得干了。”老头哼哼了,准备回去了。
“为什么不想想您的祖先为什么过年时,一定做这种点心给公主尝?”青妤看着老头。
老头一怔,他们家是公主的家奴,虽说到了岛上,卖身契都烧了,他们都是自由人了,公主努力给他们找自食其力的方式。而那时,每个人也都想努力的不让公主为难。
这个小点心,就是他们给公主的回答,他们过得很好,他们很努力的在生活。虽然很检朴,不过这是他们当时最大的诚意。
老头比青妤更快想到,对宁大笑了一下,“你这儿媳妇不错,比我那几个媳妇强多了。”
宁大笑了一下,却没说话。
青妤跟每家店铺都打了招呼,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与荣安有关。青妤真的感动了,不管她和荣安有多不和,可是荣安真的被教得很好,她是个了不起的女子。
他们转到中午才回去,午饭已经做好了,黄妈看到他们笑着还帮着青妤拉开了椅子,而老头的椅子是宁太太拉开的,青妤的眉头轻挑了一下,英式的规矩可是由男士给女士拉椅子。
不过她装没看见,看着桌上的四菜一汤,点点头,看来,这里的厨子手艺没丢,每一样菜,做得都挺有规矩。
“太太说郎小姐身体不好,所以今天的菜做得清淡。”黄妈看到她点了头,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