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年代小夫妻日常(171)+番外

花了十几天,红梅总算把人凑齐了。除了苏成栋和苏冬,其余的全都女人。没办法,但凡家里田地不多的男丁早早都奔着铜矿去了,想找有空闲的男丁真的太难了。

一到六月底,厂里运来了材料,就开始做罐头了。红梅自己家有两组人,老屋子那时由腊梅和苏保国照看,有三组人。

整整忙活五十天,红梅把里里外外的账全算清楚了,做罐头的总收入是两万两千四百块。今年虽然只做五十天,比去年少干六天,但仍然给每人发了两百块。

再去掉各类开销,做罐头净利润有一万四千块。而桃树已经进入了盛产期,卖鲜桃也比去年多,净赚五千二。

这两项加起来就差不多两万块了。

去年挣的钱还有一万块,加上这些钱就差不多三万块,红梅觉得办个作坊这些钱肯定足够了。

做完罐头,苏醒和红梅在家歇了半个月,然后又像去年那样做了一大桌子菜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吃个丰收饭。

之后苏醒和红梅还带着孩子一起去陈家村,当然庆子和腊梅、秀梅和苏昌盛也去了,苏醒掌勺,在老丈人家也做了顿丰收大餐。

以苏醒的话说,丰收了挣钱了,就得大家坐在一起乐呵乐呵,如果挣了钱只能偷偷在家数,实在没意思。

等到了秋天,庆子和腊梅也大丰收了,这回他们卖了四千棵树苗,有的卖一块五一棵,有的能卖两块钱一棵,还有的苗子粗一些卖了三块钱一棵。

卖出八千五百多块钱不说,还有三千多棵树苗在地里长着呢,庆子说了,要留着长更大,好卖更高的价。

这下不仅桂芝眼红了,连福子都眼红了。

福子一直在建采矿场,到现在干了九个多月,每个月三百二,算起来总共三千都没挣到。

要放在以前,他能挣这么多已经够多了,不知多少人眼红他的手艺呢。可在他的大哥和庆子面前一比,他就觉得自己矮一大截了。

桂芝心里一直惦记着给大毛买户口的事,福子到年底总共也只能挣三千多,而她种田种地的收入差不多一千,猪的价钱如果不跌的话,也差不多有两千。

桂芝想起来还是很心酸,算起来是有六千,得留钱一年到头花吧,还得给公婆养老上交钱吧,如果再买户口,身上又没几个钱了。

算来算去,好像年年都攒不到钱。

正巧采矿场建好了,还有一个月就可以采矿了,福子有些犹豫。

“桂芝,厂里招正式工人的名单出来了,有我呢,你说我是当一辈子工人好,还是像庆子那样包地种树苗好?”

桂芝也拿不定主意,“当正式工人收入稳定,以后还有养老金呢,挣得也不少。只是和庆子种树苗比起来,那又差很多。反正明年我是不种西瓜和花生了,我要把那一亩八分地全种上树苗。”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拿不定主意,既想当铜矿工人又想种树苗挣大钱,巴不得全占了。

他们夫妻俩商量不出一个结果,就一起来到红梅家,想向红梅和苏醒讨个主意。

第一百三十三章

红梅和苏醒哪敢给他们俩瞎出主意, 这种大事当然得由他们自己做决定。

不过红梅和苏醒还是给了他们一些小建议。

苏醒知道,最近村里很多人既想当铜矿工人, 又想和庆子那样包地种树苗,都左右摇摆,一会儿觉得这样好,一会儿觉得那样好。

“福子, 这事我只能提提小建议,如果这事放在我身上, 估计也拿不定主意呢。我就是觉得吧,如果你想种树苗,就得趁早包地,现在村里好多人都想种树苗, 晚了那是一分地都承包不到。种树苗可以把苗子放在地里长个三年五年,树越大越值钱, 所以包的地越多越好。”

福子明白了, 他不仅要做决定, 还得早做决定,晚了连地都承包不到。

红梅也听说下个月铜矿要开始采矿了, 那些修公路和建采矿场的人大多都能进去当正式工人。

“要我说呀,你可以一边包地一边去铜矿干, 反正现在也不急嘛。等到明年开春,你在铜矿也采了几个月的矿,如果那活干起来不费劲,福利也好, 你就在铜矿干,反正已经包来的地还可以转手包给别人。如果采矿辛苦,你干着也不得劲,就辞职回来种树苗,铜矿不至于不让人辞职吧。”

桂芝听了猛拍大腿,“对呀,嫂子这个主意好!”

红梅忙说:“我也是这么提个建议,你们还是要仔细考虑为好,不要随便做决定。”

“那好,我们回家去再商量商量。”桂芝高兴地和福子回去了,其实他们都觉得红梅这个主意最好了,先在铜矿试着干几个月感受一下再说,回家再怎么商量估计也是按红梅说的这么去办。

接下来几天,桂芝去村里找人包地,发现不只是她,村里好多人都在包地,都包到别的队里去了。

桂芝咬咬牙,去十队承包了三亩地。

庆子和腊梅也想做大,在河对面的秀梅家那边又承包了两亩。

村里人搞承包地大战,苏醒和红梅则忙着办作坊的事。

首先要政府批准,还要工商批准,还要办生产许可证等各种手续。另外,桃林满五年了,又要续承包合同。

因为是续包十年,政府要他立马交清一万块承包费。

手续都跑好了,苏醒又租地盖作坊。胖叔在路对面有三分菜地,苏醒全租下来了,一年租金三百块。

因为租地不可能租一年,要是胖叔明年反悔这作坊岂不是要拆,所以苏醒一下租了三年的,三分地给了九百块。

然后再找泥匠来盖,福子是没空了,他得去铜矿,苏醒只好去别的队找了两个泥匠和泥匠带的两个小徒弟。

红梅又仔细算着账,作坊盖好,再添各类设施,一万块是少不了的。

苏醒还真是心疼,跑各种手续都花了快一千,桃林续包十年花了一万,租胖叔的菜地交了九百,办作坊又得一万块。

这两年挣的钱到年底就只能剩个五六千了,希望明年作坊能顺利运作呀,可不要把这两万多块打水漂了。

虽然这两年挣了钱,也就在吃喝穿衣上花钱大方了些,红梅和苏醒过日子也没舍得乱花,至于买户口或装电话都没舍得。

要不是为了办个作坊,红梅估计也琢磨着买户口的事,或许连装电话的事都敢想。

如今办个作坊把这么多钱全花下去了,他们夫妻们也不敢多想,就指望两年内能回本,并且有固定的工人。

至于苏醒所想的产业链,红梅是不太敢想。

到了十一月底,桂芝给母猪又配了种,还把家里的八头猪卖了,卖了一千六百一十块钱。然后去他妈家,把那四头猪也卖了,卖了八百三十块钱,她得三百三,另外五百都给了他妈。

她和福子手里现在有六千多块,买户口的钱是够了。

她又来找红梅,“嫂子,我现在手里的钱够买户口了,要不咱俩一起去,你给乐乐也买一个吧。”

上一篇: 最佳位置 下一篇: 白杨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