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许芳华(667)+番外
对于南阳王妃的问话,旖景自是不会多事解答,秦妃却不放过这刺激旁人的机会,冷冷一笑:“难说呢,不定今日夺魁,太后便会当众赐婚,相府千金嘛,自是会与众不同些。”说完居然又兴灾乐祸地扫了旖景一眼,似乎颇带意味深长:“阿景,你与韦十一娘交好,可知七娘才情如何?”
旖景实在不想和秦妃这般阴阳怪气下去,干脆起身,笑吟吟地对康王妃说道:“我担着这个判者的名儿,还得入职行事,暂且失陪。”
在场诸人,秦妃与旖景品级相当,侧妃就不消说了,唯有康王妃是长辈,又高一品阶,旖景离坐,只消与她交待一声足矣。
秦妃见旖景将她当作空气,气得满面青涨,膝上的指掌狠狠一握,重重冷哼一声。
旖辰与太子妃在一处,见旖景来了,连忙冲她招手:“眼看着就有诗作呈上,正想去寻你。”旖景行了礼,这才入座,见太子妃整个人消瘦了一圈儿,连面颊都凹陷下去,使得颧骨轻突,即使这般,瞧着倒也比秦妃要温和许多,不至于怨形于面。
尤其当面对旖景,太子妃更是喜笑颜开,亲亲热热地寒喧,虽说只是客套虚辞,但总比冷言冷语要强得多,旖景顿时觉得“如沐春风”心情好转一些。
今日与宴贵女众多,光是阅卷,也足足耗了一个时辰,诗作自然参差不齐,旖景倒觉得一首极有“夺魁”之相,递给旖辰与太子妃过目,不想两人却笑了起来。
“怎么?”旖景只觉莫名其妙。
“你看看署名。”旖辰提醒。
旖景定睛一瞧,见堂而皇之上书杜均益三字,也觉失笑——这位可不是贵女,其才名旖景早有耳闻,但是在映象当中,她早升级为贵妇,眼下女儿都五、六岁了,却还有与闺阁们“争雄”的兴致。
旖景微微颔首:“太后与皇后娘娘也没限定妇人不能参赛,看诗句倒是极佳的,呈上去也可助兴,算作对贵女们的激励也好。”
太子妃赞成:“正是如此,阿景果然公正。”
韦七娘所作诗词也算上佳,虽不如杜氏大气磅礴,却也别出心裁。
但旖景翻阅了所有诗作,却没瞧见她家六妹妹的,暗自诧异,也没看见黄江月的作品,更觉疑惑,她以为江月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择出前十,由旖辰呈给太后皇后过目,果然,皇后笑着询问:“让你们姐妹作评,想是为求公正,反而将自家姐妹的诗作扣下了不成,卫国公府六娘与建宁候府七娘的才华我是知道的,两人竟然都没有入选。”
听旖辰解释旖风与江月都未参赛,连太后都觉好奇,着人请了两位上前,当众询问。
旖风满面沮丧,据实回禀,称她今日极想把诗词写得与众不同,反而没有半分头绪,只好服输,太后一笑置之,江月却诚惶诚恐一福,谨小慎微地解释:“家里祖母患疾,臣女满腹忧思,今〖日〗本是庆宴,怎敢作悲辞扫兴,但实在写不出欢愉情景,故而不敢落笔。”
旖景在一旁听闻,唇角微微一扬——江月是怕她这个判者不公,写了也是白写,猜测着皇后今日有意抬举建宁候府,干脆弃权,得个出众的机会,这心思,倒也还算灵巧了。
皇后果然当众称赞江月至孝,还赐了一支金簪为赏,引得众贵女十分羡慕。
底下小谢氏目光微闪——她今日一番心急火燎地探话,反引得几个贵妇避之不及,只觉灰心丧气,见黄江月这番作态,倒像真有些脑子。
太后点出“状元”却是杜均益,引得一帮贵妇抱憾——早知不限闺阁,妾身们也愿意献丑,博太后赏赐。
太后甚是开怀:“均益当年也是芳林宴选出的才女,尤擅诗词,你们有几个比得上她的才华?难得她嫁了人还不疏四艺,正当褒奖。”
韦七娘得的是“榜眼”秦子若高中“探花”。
太后言有深意:“待将来殿试,大隆朝就会真真选出三鼎甲,到时,可行御道经正阳门出宫,受万众恭贺,这是圣上隆恩,也是天下士子莫大荣耀。”
待太后打赏了今日的“三鼎甲”杜均益与秦子若叩恩后满面笑容地退下,唯有韦七娘起身有个十分明显的犹豫,出乎所有人意料再度匍匐在地!
旖景正开导着六妹妹,让她莫为今日灵感忽然地堵截伤感,只听一片低低地惊呼,才一回头,就听一个清泠又突兀的声音:“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臣女恳求恩典。”
接着就见正接受着一帮诰命恭候的韦夫人,脸上的笑容瞬息凝固,摁捺不住地站了起来,喊出凌厉地一声:“明玉!”
旖景也是背脊僵直,此情此景分外熟悉,隔世又非同年月,却如“昨日重现”。
“臣女对三皇子殿下早生倾慕,甘冒不讳,恳求赐婚。”
在场莺莺燕燕尽都凝固,雍容华贵的妇人目瞪口呆,太后与皇后面面相觑,正往坐席的秦子若停滞步伐,一个用力地转身,有些惊异、又有些了然,双目熠熠,却看向旖景。
“咣当”一声,孔妃手里的杯盏坠地,但在丝竹乐音里并不明显,四周仍是歌舞升平。
旖景却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旖辰,当年,韦明玉忽然提出甘为侍妾的话,跌了杯子的是旖辰,旖景犹记得她满面震惊,眼睛里却盛着黯然的神情。
但是今晚,旖辰只是微微瞪大了眼睛,反而被旖景过份关注的目光搞得有些讶异,没再注意韦明玉,只轻声问道:“怎么?”
“还真率性,但是莽撞。”精简的评价,来自于从自己哀怨的情绪里醒来的六妹妹。
正当一众女眷集体呆若木鸡,韦夫人率先清醒过来,跌跌转转地上前,简直就是摔倒在地:“太后、皇后娘娘恕罪,小女言语无状……”韦夫人慌乱地解释,却被韦明玉毅然决然地打断:“娘,若不让女儿遂愿,情愿一死以明其志。”
“孽障!”韦夫人气急怒急,骂出的话里带着哭音:“还不住嘴,请娘娘宽恕!”
韦妃也是又急又怒,待要上前,却被太子妃冷静地阻止:“今日宫宴大庆,太后与母后必不会怪罪。”看向韦明玉的目光里淡然无波,太子妃暗忖,倒是个胆大心细的女子,可惜,竟然将胆识才华用在儿女私情上,还是错付给皇家,尤其三皇子这么一个荒诞不羁的男子。
旖景这才反映过来眼下旖辰再不会为三皇子的“桃花债”黯然神伤,有些促狭地笑了:“我被吓傻了。”
正如太子妃所料,短暂震惊旋即清醒的太后与皇后都没有怒形于面,太后沉默不语,皇后只是轻斥一声:“中秋佳节,怎敢出不吉之辞。”一个眼神,宫女连忙上前,欲扶韦夫人母女起身。
韦明玉却是一个挣脱,坚持又再叩首:“请两位娘娘成全。”
旖景揉了揉眉心,这姑娘,还真豁得出去。
边上渐有议论之声,看向韦明玉的目光十分复杂,有不屑,有冷硬,有怜惜,赞赏只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