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许芳华(716)+番外
两人婚后,第一次别离,说难舍难分有些矫情,可每当用膳,瞧见隔案空空,夜深入睡,枕边也少了一人,旖景多少还是不惯,一日里发怔的时间更长了一些,又想到自己及笄后的第一个生辰就在眼前,也不知他能否赶回,心里越发怅然起来。
的确有些伤春悲秋的矫情。
在暖炕上坐了一阵,渐渐觉得喉咙起了燥渴,旖景这才拿起一柄玉如意,轻敲了下服侍一旁,却早裹着毛毯趴在炕沿睡了过去的秋月,那丫鬟迷迷糊糊地抬起脸,唇角还残留着分明的涎迹,逗得旖景直乐。
在帘子外头守着做针线的春暮听见响动,知道是旖景醒了,放下手里针线,先斟了碗热茶进去,瞧见秋月正在懒腰呵欠,没好气地责备了几句:“今儿个天阴,也不敢开窗透了凉风,我因着要做针线才守在外头,嘱咐了你好好服侍,竟是个贪睡的,主子都醒了,你还一脸困顿。”
旖景就着春暮的手喝茶润嗓,又紧跟着取笑了秋月几句,这才让丫鬟们服侍着穿上秋香色的夹袄,听春暮回话:“世子妃刚刚睡着,前头晴空就进来禀报,说薛长史求见,奴婢因瞧着世子妃昨晚睡得不安稳,上昼就有些疲倦,不敢打扰,只问得是因为二郎聘礼的事,先让晴空转告了长史大人,说世子妃醒来再召他问话。”
旖景微觉诧异,她晓得小谢氏虽掌着中馈,但因为到底不算正经主妇,并没有直接掌管钱银大权,每月用度耗资是由王府长史司按例拨给,王府庶务楚王早不想操心,都交给了虞沨,薛长史有事只寻虞沨,就算眼下世子不在家,可这是虞洲的婚事,论理与王府没有干系,怎么薛长史却找自己商量起来?
心思一转,就猜到了小谢氏应当是指望着楚王府替虞洲出聘金。
可这事就算薛长史拿不定主意,也应找王爷商量才是,眼下寻到关睢苑,只怕是王爷的嘱咐。
旖景琢磨了一阵,让春暮先知会了晴空传薛长史来见,穿上锦披,到了前庭见客的花厅。
当看见薛长史呈上的礼单,旖景才反应过来非但聘金,便是那些衣饰茶礼与奠雁鹿皮等物,小谢氏都是只拟定了质器款式,上呈属官准备。
太过荒谬了些。
“父王可有什么话?”旖景并没有看完那厚厚一册,把单子拍在茶案上直接询问。
薛长史起身答道:“回世子妃话,王爷这两日着了凉……越发不耐烦理会这些琐事,知道世子去了冀州,只让属下找世子妃商议。”
旖景瞪了瞪眼,她竟全然不知楚王抱恙的事。
上头没有婆婆,楚王又是住在前院书房里,旖景自是不好常常看望,偶与楚王照面,都是在荣禧堂,可连翁爹染疾都不知情,这儿媳当得也太不合格,旖景愧疚之余,忙问起楚王的病情。
薛长史笑着答道:“原本也是王爷让瞒着的,是怕老王妃担忧,前日有些发热,请了宫里的太医来看,经施针服药,已经没有大礙了,就是还有些咳嗽,世子妃莫担心。”
这才论回虞洲聘礼的事,旖景想到自己,更添疑惑:“宗室婚礼不是都由天家下聘么?我看二婶拟的单子,一应琐碎竟都要自置?”
“太宗帝时就有明诏,诸宗室,非有爵位者,婚聘一应自理,二爷虽有爵位,却不世袭,故二郎婚仪是遂闲散宗亲之例……再者亲王郡王、世子婚仪,虽为皇室下聘,各府根据情形,都有增添。”
旖景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虞洲的婚仪并不由天家操管,可二爷终究是有爵位吃皇俸的人,这些年来他可不曾把收入俸贡往公中上缴一分,一家子白吃白喝不说,连虞洲娶妻带着聘金聘礼都由王府操办……想来小谢氏既拟了单子,应是得了老王妃默准。
旖景又翻了翻礼单,找到礼金那项,描了一眼数额,直揉眉心,她家二婶还真是……按约定俗成,女方至少会按男方聘金翻番备嫁,建宁候府若真按这聘金准备江月的嫁妆,可超出候府正经娘子出嫁时几番。
旖景记得那时听大舅母和黄氏闲话,说到六娘的嫁妆,一应实物田产加上压厢钱也就是三万余……大舅舅因着五娘的事,早不将三舅当作手足,更恨江月心狠手辣,哪里还会同意让江月这般风光大嫁。
不过这事还真由不得她一个新妇作主,只能先去讨楚王一句实在话。
于是旖景先留了礼单,打发了薛长史,让春暮备好参葺补品,又翻找出一张质地上佳的狍皮榻铺,用锦盒装好,带上大小李婶,又让胡旋先去前院通传,坐上肩與,笼了披风,往前院书房行去。
迎出来的是王爷身边贴身侍婢墨姑。
旖景新婚次日,她就来了关睢苑问安,从谢嬷嬷口里,旖景晓得这位是楚王妃当年的陪嫁丫鬟,楚王妃逝后,墨姑一直在王爷身边侍候,可这么多年过去,楚王也没有给她任何名份,故而府里仆妇也只是称呼一声墨姑。
已经是过了三十的中年妇人,年华不再,言语也不多,除了一身妆花锦禙显出稍不同普通仆妇的地位,眉眼瞧着已经显出憔悴苍老的样子来。
其实那一世,旖景也知道楚王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就在远庆九年,太子遇刺之前,墨姑病故,楚王让一个家生丫鬟以墨姑义女的名义,捧灵送了墨姑的灵柩回青州安葬,仆妇们这才有了议论,都说墨姑当年为全忠婢之名,愿终身侍奉王爷,果然一生未嫁,直至病死还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身。
众人皆叹墨姑是个痴人,而楚王对楚王妃委实专情。
这一世旖景偶然与虞沨闲谈时,提起墨姑,才知道这位与王妃也是情同姐妹,当年老王妃逼着楚王纳妾,王妃原有意于她,哪知墨姑婉言谢绝,表明不愿为妾的心愿,王妃无奈之下,才想到江氏。
王妃原本为墨姑寻了个良人,是王府亲兵,奈何世事无常,眼看着墨姑将嫁,未婚夫却因急病亡故。
王妃不久毒发,墨姑眼见楚王痛不欲生,彻底绝了嫁人的念头,愿侍奉王爷终身。
这时,旖景跟着墨姑一路往里,当见秋风起处,枯叶飘零,有那么几片落下,沾在墨姑的发上,不由站住步伐,替墨姑将黄叶摘下,手掌不小心碰到她的鬓角,感觉到干涩的皮肤上略微的粗糙,心里忍不住一酸。
旖景难以理解身为女子,明明可以有幸福的生活,却宁愿一生侍奉主家的心情,不知这样的深秋,目睹萧瑟的景色,墨姑是否也会心生孤苦伶仃的凄凉感触。
远庆六年即将过去,眼前人并没有几年寿命了。
墨姑也被旖景的举止惊得一怔,当见旖景手里那片黄叶,忽而眼圈泛红,用衣袖拭了一拭,微带着些赧然:“奴婢失态了,是想到从前,奴婢顽皮,最爱侍弄花草,发上常沾着花叶,王妃瞧见,总是会为奴婢拂拭干净。”一提起王妃,墨姑的眼角更渗晶莹,转过身去站了数息,这才又说道:“王爷就是染了些风寒,本无大礙,可这季节……难免添了忧思,世子极肖王妃,往年秋景寥落时,王爷连世子都不愿多见……王爷与王妃大婚,正是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