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332)+番外

至于孩子们,刚才一进来就见过面了,双方都很亲热,毕竟是熟悉的长辈。而且谢长亭多懂小孩子心思啊,从小石头小时候开始,他就一直给小家伙买礼物,小石头他们还能和他不亲热吗?

这让顾青云都有点妒忌了。

不过谢长亭这话让顾青云深有同感,之前有一次他也是闲下来吃的多动的少了点,结果没过多久竟然发现自己的腰围粗了几分,一想到那些中年发福的人,他吓了一大跳,之后赶紧加强运动,两个月后才恢复原状,让他大松一口气。

从那以后,他就更加注意发胖的问题。

“就是就是。”谢长亭用力拍拍顾青云的肩膀,笑眯眯道,“咱们可不是那种粗糙的男人,男人的面子也很重要,不收拾得好看点,怎么讨娘子欢心?”

顾青云眨眨眼,惊讶地看着他。

这句话的信息量……咳咳,略大啊。他似乎知道了什么隐秘的消息。

谢长亭猛然干咳一声,用食指擦擦人中,戴上帽子,急急忙忙说道:“我走了,有空记得找我出来喝酒。”

顾青云回过神来,于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赶紧送他出门。

之后几天,和云南的官员见面时,对方话里隐含的意思让他明白,原来想向自己行贿的就是眼前之人。

他早就知道云南有大小银矿十几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多是银饰,可他没想到自己只是京城里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还没有决断权,对方就能花一百两银子贿赂自己。

顾青云不管对方的想法,很隐晦地表达自己的不喜之意。反正他是不会接受贿赂的,不说一旦接受就相当于有个把柄在对方手里,就说他自己也不缺钱救命啊,又不愁吃穿住。

“顾大人……”他这么一说,眼前的中年男子就急了,他脸色涨得通红,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摩擦了几下,支支吾吾地说道,“下官久不来京城,不懂规矩,原本还以为……”

看对方貌似老实的样子,顾青云只是笑笑,声音缓和下来,把刚才的事轻轻揭过,说起正事:“董大人,你看,我做了个简单的统计表,这三年,我们云南的田税增加的速度放缓,今年和去年几乎是持平,我看了下,是在这几个地区的种植面积还不够大。”如果是阿拉伯数字,做成图表模式会更加直观。

他用手点点图纸,见对方认真听讲,就继续道,“云南是个山地众多、地形复杂的省,而苞米和土豆都是属于高产作物,像我的家乡越省,百姓大多种植这两样作物,它们耐旱耐涝,性喜沙土,最适宜在山区种植……你们要多宣传,有些百姓还不知道呢。”

这并不奇怪,这时代的交通条件很坑人,消息流通不畅,以前北方的某样先进种植技术传到南方还要个上百年时间。

“还有,我听说云南多盐矿,发展盐业……”说到这里,顾青云语气顿了顿,觉得自己说这些话不合时宜,他只能向上面提出意见,于是就打算了结这个话题,最后说了一句,“看朝廷是如何安排。”

董姓官员也住嘴了,他只是跟来的小官之一,负责具体的计帐工作,这些大事自有其他大人来操心。

*

好不容易,顾青云加班加点忙完年底预算的事,刚想松口气,等待封衙过年时,冷不丁地就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庞喜林因为他的亲族强占民田遭到御史的弹劾!

第150章 牵连

强占民田!

顾青云悚然一惊, 振衣而起,从办公桌后绕出来, 疾走几步, 连声追问:“三元,消息可准确?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顾三元微微喘息,抚抚胸口才低声答道:“叔, 刚刚散朝,一下子整个户部都传遍了,我也是听到别人说的,多问了几个人,已经确定了!”

顾青云一听, 静立了一会,忍不住皱起眉头, 背着手在自己的办公房内来回踱步。

庞喜林因为是探花, 又有过目不忘之能,金榜题名时可谓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且他在基层干得非常好,为人精明强干,如今就已经是从五品的知州, 一州之主,是仕途上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而且他的背景不弱, 岳父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 老师是有名的大儒,加上如今陛下有意平衡朝中的世家大族、勋贵武将、寒门士子之间的关系,喜欢提拔寒门士子, 以庞喜林如今的势头,如果不是有确凿的证据,不会有御史提出弹劾的。

毕竟如果被查出是诬告的话,提出弹劾的御史会被处罚。

镇定下来后,顾青云开始思考此事的后果。其实根本不必思考,他熟读律法,如果此事是真的话,庞喜林如今向上的势头肯定会被阻,影响如何不好说。

按照自己读的历史,宋朝有一官员就因为同样的事,仕途几乎停滞二十年,那人和庞喜林一样,本来也是前途光明的新人。

他们这一科爬得最快的就是庞喜林了,连状元孔繁忠和榜眼楚瑜都没有他厉害。

他为难的是,好友如今陷入困境,自己却毫无办法,只能在自己的办公房里走来走去,暗自着急而已。

主要是如果证据确凿的话,自己也无能为力,毕竟是强占民田啊,这是一件容易引起民愤的事。单单看汉朝时萧何为了在刘邦面前自污名声,强占民田就知道这件事的威力了。

这会对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造成很大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它还影响个人的官声、名声。须知儒家讲究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你连自己的亲族都管不好,别人还能信任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治下之民吗?

下午散值后,大约是大家有默契,遇到这种事情都想说一说,顾青云就在马厩遇到楚瑜等人,都是之前在翰林院一起共事过的同年,有楚瑜、谭子礼、钟闵和龚凤鸣。

状元孔繁忠依然不见踪影,不过顾青云知道他肯定又是推迟散值,在藏书楼看书了。对方即使出了一本广受好评的书籍,名气地位大增,日子仍然和以前一样,痴迷于书籍,是个书呆子,有些和他不对付的就嘲讽他为“两脚书柜”。

几人一起策马奔向惯常去的酒楼。

等待饭菜的时间里,大伙儿说完这段时间发生的八卦,就停止不语,面面相觑。

顾青云见大家都不说话,刚想开口,就被楚瑜抢先说了。

“喜林兄那事,你们都听说了?”

众人猛地点头。

“消息属实吗?可知是谁强占民田?是哪位亲族?”顾青云忙问,他知道这些人中,消息一般都比自己要灵通。

“应该属实,刚在来的路上,让书童去买京华小报,小报上都登出来了,这家小报虽说一向喜欢夸大其词,可对于这种污人名声之事还是很谨慎的,否则它早就办不下去了。还有,犯事的人是喜林兄的父亲。”楚瑜回答道,从自己的身后拿出一份报纸出来,让大家一一传阅。

“榜眼公速度就是快。”大家纷纷赞道。

上一篇: 考官皆敌派 下一篇: 痣障[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