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媳(205)
郭晨曦笑得很爽朗,“好啊!不知道你准备什么”
“当然是肉了,给大家弄点肉吃。”江敏也是无肉不欢的,自从知道了她家男人也爱吃肉之后,做肉菜的本事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想起每次冯志彬大口大口吃肉的情景,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可是,我是不吃肉的。”郭晨曦就那么看着江敏,有些恍惚的样子。
“真的假的?逗我玩儿呢吧?”江敏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郭晨曦,这个世界上除了和尚还有不爱吃肉的男人吗?不吃荤,这身上啊!就没什么野性了。
“当然是真的。”
江敏看出来了,真有这样的人,自己这是少见多怪了,“那……你喝酒不?”
“当然喝了,怎么,你有好酒啊!这个可别忘了我那份儿啊!”
“行,我家正好有李子酒,味道可好了。”江敏笑着答应
“那就这么说定了啊!”
等人走了,江敏赶紧摸摸自己的脸,都要抽筋了,这假笑也是一种毁容的方式啊!
这个时候,送到南方部队的信明显的加快了速度,所有人都在尽最大的能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只一个星期的时间,赵太伟就收到了安婉的来信。自从开战以来,赵太伟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变得成熟起来,人也更沉默了,尤其是见到那么多惨烈牺牲的战友,每天都在看着周围的战友流血牺牲,他对着突如其来的喜讯惊呆了。双手捂住脸,留下了眼泪。
他旁边的战友吴京华看到他这个样子,也不说什么,把那封信拿过来看看。这个时候,在战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了,大家彼此关心,唯一可以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就是家里的来信了,由于打仗的原因,后方的来信并不能及时的送到他们的手中,大家苦闷之余,都把自己家里的事,对象的事,当成可以缓解紧张气氛的良药。根本没想过瞒着什么,更何况,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哪里还会顾忌别的。
“这是好事儿啊!大赵,赶紧的,跟人家回信,要不是打仗,这喜事儿早就办了,你可别犯傻啊!”
吴京华的话,赵太伟哪里不清楚,可是他心里也难以取舍,“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去呢!”
啪的一下,被吴京华拍了后脑勺,“你这个傻瓜,都睡了人家了,现在还说这屁话干啥。你媳妇不是说了吗?就算你死了,她也要把孩子生下来的,你赶紧给人弄个手续出来吧!不然真是麻烦大了。”
“啊?”赵太伟还在琢磨,仔细的衡量,孩子他当然想要,安婉他也万分不舍,可是如果自己死了的话,就怕结过婚的安婉会没有行情,不过,吴京华说的也对,反正都……还是结婚吧!
“你赶紧跟咱们营长说说去。”
“哦。”
赵太伟想明白了,就打算跟领导去说,他的报告早就打好了,可是因为要上战场,他又给撤回来了,现在,还是因为这个情况,他有点担心冯志彬会骂他。
就这样一直拖着,直到他参加了突击队,要去完成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了,赵太伟终于找到了冯志彬,
“营长,我有个要求。”赵太伟立正站好,面对着坐在一边土包上的冯志彬行礼,
“说。”
“给你这个!”赵太伟把自己的信递给了冯志彬。
突击队的伤亡是最大的,冲在最前面,能活下来,那也是少之又少的,每个参加突击队的战士都是经过领导选拔的,尽量要求不能是独子,家里有困难的更要照顾,但是战士们根本不管这些,在经历了几场绞肉机一样的战斗下来,他们脑袋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打’,为了那些死去的战友报仇。这一次,参加突击队,冯志彬自然也提前做了许多的工作,准备了很多很多,很多烈士的身后事。战士们的遗像都已经照了,还有就是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没有,组织上一定想办法。
冯志彬看了手里的信,也很惊讶,掏出自己的烟点上,给赵太伟也点上一支,让他做到自己的身边来,“你怎么个打算?”
“我就一个要求,请组织批准我们结婚,材料我都准备好了,不管怎么说,也得给他们母子……安婉说什么都会生下来的。我父母那里,还有姐姐,我不担心的。只是安婉是个傻的……”
冯志彬拍拍赵太伟的肩膀,“放心,交给我好了,我今天就让人把材料给团长送去,再给他打个电话交代一下,省得我要是也光荣了,你这事儿又得拖着了。”
一百七十 开战了
部队到隘口卡防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挖掘了600口墓穴,建立临时烈士陵园。让这些年轻的士兵去替自己准备墓穴,这样的情景多么的悲壮!团里也排下来好几个摄影记者和宣传干事,说是这次战斗中会涌现出许多的战斗英雄和感人事迹,那些荣立军功和成为国家功臣的人,需要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要死很多的人。
似乎只有我们军人才有这样的勇气!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士兵在冲锋前得先把自己的墓穴挖好。
整整齐齐的600口墓穴准备好了。满山挖出来的黄土把那春天刚刚长出来的绿草苗都压死了。每一个墓穴都是一样的长,一样的宽,一样的深。比平时在连队里搞队列还要整齐。
路边经过的老百姓,都掉下了眼泪,可是,战士们没有哭,马革裹尸,是军人在战场上的最高荣誉。在战士们的胸前都挂着光荣弹,什么是光荣弹,就是当你被俘虏的时候,自杀用的,别的手雷都是临爆时间通常为三秒;光荣弹的临爆时间通常为只有零点三秒。
光荣弹挂的位置其实在脖子的下方胸口处,在这个位置是因为一旦受重伤四肢不能动时、或突然被俘被敌方控制住四肢时,只要意识清楚,头向下一歪,用嘴咬掉保险,就可以引爆。
宁死不降是东方人的一个传统,一般认为被俘就是可耻的,“仕可杀不可辱”一旦被俘必然遭到敌方的污辱,所以宁可死了也不能被抓活的。
这个时候的思想工作非常的到位,大家都是一个信念,弹尽粮绝的时候。就要为了祖国和战友们光荣了。所有人都把光荣弹戴在身上,从不离身。而此刻,冯志彬的胸前就挂上了光荣弹,他就要带队出发了。
团长亲自把壮行酒递给他,冯志彬一口就干了。
“好!”团长大声吼道。
冯志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团长曲开顺是山东人,不到三十多岁的年纪,但是头发已经白了,他长得非常的壮实,个子不高,声音非常的洪亮,拍了拍冯志彬的肩膀。“我等着你们回来。”说完又用手捏了捏。
“是!”
冯志彬是曲开顺的爱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曲开顺为人豪爽,但是脾气也特别大。一个部队有一个部队的传统和作风,冯志彬他们团,就是一个把胜利看得超乎想象的部队,如果这个团的战士和其他部队的人打了架。如果打赢了还好,领导也就是就事论事的说几句。心中暗藏赞许,认可你是个好兵。可是如果是打输了,那批评的力度可就很大了。团长还会骂‘他妈的!打架你都打不赢,我还指望你去打仗吗?’。冯志彬他们的这个团,是军区有名的强悍,而冯志彬,又是曲开顺最最喜欢的爱将,如今这次战斗。如果不是关系重大。曲开顺说什么都不会把冯志彬拉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