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恬喜嫁(148)
老太太一顿。
她这准备了满肚子的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呢,徐玉见就已经按着她的想法回话了。
好一会儿,老太太才拍了拍徐玉见手,“你知晓这一点就好,无论是祖母还是你父亲母亲,总会替你考虑周全的。”
徐玉见轻声应了“是”。
祖孙俩的谈话便也就此终止。
回到武定侯府之后,老太太进了垂花门之后就又将孙氏唤了去,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府里的人只知道孙氏从荣寿堂里出来之后脸色看着有些不好。
但从后来几日发生的事,府里的人大概也就能猜出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了。
孙氏对儿媳倒也不是非常严苛,因为有着庄姨娘天天不分昼夜的服侍着,因而文氏嫁进来之后,孙氏倒也没有要求文氏每天去她那里立规矩。
说起来,文氏在侯府的日子过得倒也真是挺顺心的,尤其是在她生了浩哥儿之后。
可是,就是从东宁伯府回来之后,孙氏却直接与文氏发了话,要求她每天都要跟着庄姨娘一起立规矩,而且在孙氏处理府里的中馈时,亦要求文氏跟在旁边看着。
显然,文氏在东宁伯府时的种种表现,让老太太和孙氏都有些恼怒。
就如老太太所想的那般,文氏的行事若是一直如此上不得台面,将来又如何要将侯府的后宅交到她手里?
可想而知,就是真的交到她手里了,只怕也只会将侯府的后宅弄得一团乱。
京城哪家的女眷不是将后宅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爷们儿在外奔走可以后顾无忧的?
若真任由文氏这样下去,将来丢的,不还是徐承信的脸?
孙氏可容不得这一点。
因为孙氏是真的发了狠,文氏自这天起的日子就有些不好过了。
其实论起来,许多女子自打嫁了人之后,本就应当这样天天侍立在婆婆左右的,算不得孙氏在故意折腾文氏,更不提让文氏在旁看着打理中馈,这其实是一种提点。
但文氏从前的日子过得太舒坦,这样一对比起来,自然就叫苦不迭。
只不过,文氏再如何觉得辛苦,孙氏既然发了话,她这个做儿媳的,也就只能按着孙氏的话去做。
否则的话,一顶“不孝”的帽子就能压得她直不起腰。
徐玉见这天在丝竹苑里用午膳的时候,倒也与姜氏提起了这件事。
“母亲,大伯母这次是与大嫂说了些什么,怎的大嫂都这么几日了都还咬着牙坚持着?”徐玉见有些好奇地问。
文氏可不是什么能吃得了苦的性子,能这样坚持几日,而且看样子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也是真的不容易了。
第170章
姜氏伸出手指在徐玉见的额头上轻轻点了点。
“你这丫头,怎的如此重的好奇心。”话虽是如此说,但姜氏也没瞒着徐玉见,“以你大嫂那种性子,你大伯母若是放了狠话,又如何能让她像如今这般服服帖帖的?”
孙氏也是真的发了狠了。
在东宁伯时,文氏表现的那般小家子气,哪里像侯府将来的女主人?
孙氏这个做婆婆的,都有些因为文氏的表现而脸红。
那时孙氏本就已经有些动怒,而且在考虑如何将这个儿媳妇调教一番了,却没想到才回了府,老太太就将她唤过去,只差没有直言是她这个做婆婆的无能了。
孙氏嫁进侯府二十几年,又何曾被老太太如此指责过?
当时就臊得只差没打个地洞钻进去了。
有了此事在前,孙氏在对待文氏时,行事自然也就简单粗暴了些。
“你大伯母可是直接与你大嫂说了,若她再如此上不得台面,她也就不指望你大嫂了,只将浩哥儿抱到了身边养着,等到再过个十几年浩哥儿也差不多也能娶媳妇了,等到孙媳妇进了门,就直接让孙媳妇接了府里的中馈。”姜氏道。
也难怪文氏不管如何都这般忍着了。
一来浩哥儿是文氏的命根子,她不愿意孙氏将浩哥儿抱到熙风院里。
二来嘛,要是真如孙氏所说的那般,压根儿就不让她沾手侯府的中馈,只等将来浩哥儿的媳妇进了门,就越过了文氏直接将侯府交到浩哥儿的媳妇手里,那文氏这个做婆婆的,将来又如何能从儿媳那里得到任何的尊重?
后宅妇人,争的本就是这方寸之地。
在文氏看来,这无疑是寸步都不能让的。
徐玉见听了笑着摇了摇头。
孙氏此举倒是既能将文氏压着,又能将主动权尽握手中。
只要文氏不想浩哥儿被抱走,不想将来被儿媳压着,她就只能按着孙氏的意思去改变。
若文氏真的能就此有长进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文氏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那孙氏也能如她所言的那般抱了浩哥儿到身边养着,将来再扶持孙媳。
毕竟,文氏能不能达到孙氏的标准,可都是由孙氏决定的。
“大伯母考虑得果然周到。”徐玉见道。
姜氏又在徐玉见手上拍了拍,“你这丫头,倒是编排起长辈来了。”
徐玉见于是抱了姜氏的胳膊撒娇,“母亲,女儿可没有编排长辈,是真的觉得大伯母考虑得周到呢。”
母女俩正说笑着,就听姜氏屋里的大丫鬟钟灵在屋外轻声道,“夫人。”
召了钟灵进屋,姜氏问道:“何事?”
钟灵倒是先看了徐玉见一眼,“成国公府又来了人,道是要请了五姑娘过府一叙。”
姜氏和徐玉见都皱起了眉头。
“是国公府哪房的人?”姜氏问。
虽然问出这个问题,但姜氏心里也猜到了,指定不会是安阳郡主。
若是安阳郡主的话,钟灵也就直接说了,又哪里会用“成国公府”来指代。
多半,就是王氏了。
果然,钟灵随即就答道:“回夫人,来的是成国公夫人身边的嬷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自打上次在东宁伯府说了那样一番话之后,王氏等了两日没等到徐家的人主动找上门,干脆就遣了身边的嬷嬷请徐玉见去国公府作客。
无论是老太太和姜氏,还是徐玉见自己,都不可能应下这样的邀请的。
所以,前面两次,都以徐玉见托病作为结束。
却没想到,王氏如此都不死心,这又第三次让了人来。
而且,这次王氏还让身边的嬷嬷寻问了徐玉见的病情,道是再过两日就请了宫里的太医来侯府替徐玉见诊治。
便是姜氏这样的好脾气,在王氏如此咄咄逼人之下,也气得一掌拍在了桌上,“欺人太甚,难不成咱们侯府里还寻不来太医了?”
这是非得要请了徐玉见去成国公府了。
深吸一口气,姜氏又问:“人已经打发走了吗?”
钟灵点头,“已经走了,不过,看那位嬷嬷的意思,只怕……”
只怕王氏还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姜氏正待说些什么,丝竹苑里就又来了人,是老太太身边的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