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公子[娱乐圈](21)+番外

“是啊,村民送过来养的,才几个月大。”

韩思博说,“别看这名字起得挺随便,其实是祖传的。它爸叫大黄,爷爷叫老黄,祖孙三代都住这村子上。”

“不过老黄已经没了,改天有空去买菜的时候让你见见大黄,父子俩长得一个样。肯定是亲生的。”

“行。”

冼子玉挠了挠小狗的下巴,看它的圆眼睛眯成一条线,关注点清奇,“那要是小黄再有儿子了叫什么?”

“……”

“是个好问题,等它当爸了我肯定告诉你。”

韩思博说,“如果到时候我还在录这个节目的话。”

简单介绍完院子,他带着冼子玉上楼认了房间,归置行李。

一楼是客厅和厨房,客厅里空间很大,是晚上大家休息娱乐的地方。房间都在二楼,大家睡的是通铺,常驻的四人住在一个房间里。

冼子玉还从没睡过集体宿舍,看着铺盖卷都觉得新奇。

韩思博看在眼里,总觉得像是哪家的小少爷下乡来体验生活的。

“那个是什么?”

冼子玉站在窗边往下看,好奇地指了指,突然眼前一亮,“是鸡……吧?”

“……弟弟,你别这样。”

韩大哥用过来人的语气提醒道,“好好断句,不然不能播的。要么到时候播出来全是[哔——]知道吗。”

旁边扛摄像的大哥再次贡献出笑声。冼子玉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脸刷地一下红了。

韩思博没再逗他,“是小鸡崽儿,上个月刚孵出来的。”

院子后面有个围起来的养殖棚,里面是小鸡崽,嫩黄色毛绒绒的小团,叽叽喳喳一窝乱转。冼子玉的目光追追这团又看看那团,眼睛都移不开了。

“可爱吧,挑一只好看的晚上让文老师给你炖汤。”

“……”

冼子玉看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恐。过于认真,把韩思博给看乐了。

“开玩笑的,这么小的鸡崽儿哪能炖汤啊。以前没见过这么小的吧?”

冼子玉点了点头,“只吃过做好的。”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

韩思博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冼子玉来的早,顺便还能蹭个早饭。文姚负责小院日常和招待客人时的餐食,早饭也是他准备的。两个凉拌小菜配煎蛋和白粥,韩思博还额外切了些水果,拿酸奶拌了个沙拉来加餐。

“豁,今天小博儿挺积极啊。”

邹原生一推眼镜,笑起来法令纹更深刻了些。他挑了片切成小兔子形状的苹果,打趣道,“怎么咱今儿早饭吃得这么精致。”

韩思博端着粥碗嘿嘿笑,“这不是弟弟刚来嘛,照顾一下。”

“挺好。”

一早起来,文姚忙活着去厨房煮粥煎蛋,擦汗的毛巾还搭在肩膀上。看上去亲切如同邻家大叔,说起话来却处处是梗,“还是得先给尝点甜头。要不一来就让人下地插秧,直接把人家给吓跑了谁替你干活。”

三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即将加入苦力组的小新人对此毫不知情。温软的白粥配上爽口的小菜格外开胃,他一口气吃了两碗,听到大家在说干活的事,还问了句,“我也可以去插秧吗?”

语气居然还挺期待。

“呦,来了个喜欢干活的。”

文姚也笑了,“那敢情好。不过插秧是轮不上你了,今年的秧都被你小博哥插完了。等吃完饭先让他带你去熟悉熟悉我们这小院儿里的日常操作。”

冼子玉乖巧点头。韩思博看见他去盛第三碗的动作,有点惊讶,“你还挺能吃的。”

“真的很好吃。”冼子玉害羞并坚定地把碗添满。

“挺好,孩子正在长身体,多吃点有力气干活。”

邹原生说,“等吃完饭我跟文老师去村里买菜。子玉有没有什么爱吃的?你文老师什么都会做。”

冼子玉想了半天,一脸认真地得出结论,“我好像都挺爱吃的。”剧组里的盒饭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说完怕前辈们觉得敷衍,又加了句喜欢吃鱼。

“行。”

饭后两个前辈准备出门买菜。冼子玉帮忙收拾了碗碟,被带到柴垛前指导进行日常劈柴活动。

“文老师做饭用的是大锅土灶,要烧火的。所以每天都要有足够的柴。我先教你基础操作。”

韩思博放慢动作,拿起一截圆木竖放在木墩上,握着长柄斧向他示意,“这个距离比较好。双脚分开站,这只手往后一点更省力。”

说完,他扬起今天的第一斧劈了下去。

kua嚓!

圆木应声而开,掉在地上分成了两半。

冼子玉超给面子地拖长尾音“哇”了一声,韩思博在弟弟面前耍帅成功,成就感满满。

“你试试。”

他把斧子递了过来,“节目组说今天没有客人,午饭能少炒两个菜就用不了那么多柴。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

“哦哦好。”

冼子玉乖巧地接下,站在他原先劈柴的位置瞄了瞄圆木。一斧头下去,木头稳稳地裂成两半。

韩思博:“……”

我!靠!

劈柴劈的好,大多数时候靠的都是积累的手感。第一次来尝试的嘉宾十有八九都会劈空。冼子玉出手惊人,靠的还是运气,果然第二斧下去就没那么好的准头了。但他悟性好,在韩思博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姿势和力度,迅速掌握了这项技能。劈柴的速度越来越快。

“小兄弟,我观你天赋异禀,很适合干活。”

韩思博站在旁边看得心里十分欣慰,“来这儿算是来对了。”

长辈组收拾停当,准备出门了。邹原生从屋里走出来,“我跟文老师去买菜,你俩看家啊。好好把这柴给劈……这么多了?这么快?”

文姚也出了屋,看了看散落在地上的柴,又看了看认认真真抡斧头的冼子玉,“……挺有效率啊你俩。正好今天活儿不多,劈完就成,第一天来别太累。”

“好咧。”

韩思博美滋滋地在旁边当拾柴小哥。

“我看这小孩不错。”

去买菜的路上,两个前辈的话题围绕着新来的年轻人。文姚说,“就是话少了点儿,闷头干活。感觉有点怕生,是个慢热的性子。”

“刚来吧。”邹原生开着车,“现在的小孩儿乍一见生人都是放不开,我儿子也这样。过几天就好了。”

“跟他们还是有点儿不一样。”文姚说。

邹原生一想,点了点头。

干了几十年的主持,他们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看人的眼光多少也更深锐犀利些。

冼子玉身上总透着股“小爷我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平和劲儿。宠辱不惊,随遇而安得很。不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儿。

可他看人的眼神又是干干净净的,一眼就能望到底。并不是一句少年老成能解释得了的。

“有意思了。他是个小演员?刚进入行业还在起步阶段吧。”

文姚说,“我还挺好奇他以后的发展的。”

上一篇: 坐在彩虹上 下一篇: 抓住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