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那克制守礼的丈夫(12)+番外

作者:林沁人 阅读记录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外面就像个天然冰箱。

他自己也躺下后,却怎么都睡不着。

今天看望姥姥,让林羽又一次心绪翻腾。

姥爷去世后,当年二姨曾想将姥姥接到自己家去,但大姨怕姥姥手里的钱给了她家,连忙抢着把人接了过去。

二姨家还有他家,每次去看姥姥,基本都得不到好脸。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大姨和大姨夫两口子都是极其自私自利的人,姥姥在那边过得可能并不好。

林羽又翻了个身,惠民小吃虽然能赚到钱,但体量太小,无法快速解决眼前的难题。

做事业最难的就是得到第一次机会和第一桶金。

尽管现在的林羽知道无数条能快速赚钱的道路,但苦于他没有足够的本钱,也就无从下手。

况且他手里的存款必须留着,半年内必须得给小帆船做手术。

想来想去,林羽还是决定第二天抽空去趟区政府,把“那个人”以前承包过的那个山头要回来。

做好决定的林羽很快睡着了。

而在红旗区靠东侧的红旗区唯一的国营宾馆,二楼的一间房里,干净规整得简直像是没住人似的。

台灯还是亮着的,一个身材高大、神情严肃的男人正伏案工作。

桌面上摆放了很多图表材料,都是今天秘书通过传真机发送过来的,丝毫不乱,一行行的放得很整齐。

韩冬生一边快速浏览着手里的一份份图表,一边打着电话。

电话线弯弯曲曲、缠缠绕绕,随着他手上的动作微微颤动。

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听电话对面传来的话语,只时不时回应一声,对方全都说完了,他才语气异常和缓道:“知道了,我会抽时间和她谈。”

对面又说了什么,他眉头微微皱起,放下手里的图表,道:“您可以告诉她,我的意见是不能退学,但可以考虑休学一段时间。”

之后,他和电话对面都沉默了一阵后,话题转移开来。

“对,我在这边很顺利,顶多再一个半月就可以试生产。”

“嗯,放心,我会处理好。”

“身体?身体没问题,我很好。”

“好,就这样,”韩冬生说,“明天上午我还要去红旗区政府一趟,招工的事还得跟区里谈谈,手头有些资料今天得整理出来,就不跟您多聊了。”

“好,祝您晚安,妈。”

放下电话,韩冬生站起身来到窗边,往外望着。

宾馆的地势很高,往下能看到大半个红旗区的范围,此时时间并不算太晚,但灯火只是零星亮着,大部分人都已经睡了。

这个地方的城市建设要比首都差太多了,海风的淡淡咸味里,目之所及,尽是灰突突的水泥和褪了色的红砖建筑,经济发展的规模基本上要落后一个时代,不过,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远处开发区的大烟囱、港口每天匆忙进港出港的船只,都在告诉远方而来的人们,这里正充斥着机会和机遇,亟待像他这样的外来者的发掘。

这一两年来,韩冬生频繁往返于首都和红阳市,日程总是很满,总有安排不完的工作,见不完的人。

他偶尔会觉得累。

但工作对他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安慰。

手不自觉地捂住胸腹处,一天没怎么吃东西,韩冬生的胃在隐隐作痛。

他回到办公桌,随手抽了包饼干,打开吃了一片,喝了点矿泉水,又继续工作了。

……

第二天,又是杨国志陪同韩冬生一起去区政府。

韩冬生与杨国志算是忘年交,差不多认识了有十年了。

老杨以前在首都自己倒腾过一家厂子,韩冬生那时候刚接手腾跃这个大摊子,在生意上与他有过往来。

后来老杨的厂子黄了,他就回到老家泵厂上班,后来慢慢高升到厂长的位置。

虽然与韩冬生的生意没做多久,他们两倒是意外处成了朋友,这些年一直有联系,老杨偶尔出差去首都,都要和韩冬生聚聚的。

这两年韩冬生来红旗区投资建厂,老杨更是跟着跑前跑后,提供了不少助力。

杨国志这人虽然看着不起眼,但为人相当和善,能容人,也能承事,义气又实在,是个很称职的朋友。

矿泉水厂最近会招收很多本地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工资福利水平什么的,区政府是要干预的,他们肯定要维护本地人的利益。

杨国志怕韩冬生人生地不熟吃了亏,就也跟着来了。

路上照样是杨力开车,杨国志和杨力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偶尔再捎带上韩冬生两句,韩冬生就一一回应。

他平日里话不多,但并不算沉默寡言,该他说话时,他就开口。只是说话从来不啰嗦,言简意赅又恰到好处,分寸从来都拿捏得很好,区里领导对他印象都不错。

等到了区政府门口,杨国志和韩冬生下了车,杨力把车停在院门口坐车里等着。

隔着一个大院子,远远就看见一个身高腿长、长相极好的年轻人从政府办公室大门走出来。

两人停住脚步,杨国志低低呦了一声,转头看身边的韩冬生,感叹道,“咱不服不行,这就叫缘分那!”

作者有话要说:

这谁家小伙子这么挺拔这么好看啊?老林家的林羽啊!

第6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林羽这天早上起来时,把面团从门外拿回来,又揉了揉醒了会,就擀成薄薄一片,用菜刀划开,切成一大堆菱形的面片。

锅里的水烧热了,就把面片倒进去,要出锅时,点几滴香油,再撒点小葱葱花就行了。

小帆船醒了就自己乖乖穿衣服,兄弟两喝面片汤吃前一天做的红烧肉,早餐吃得满嘴油,特别满足。

把小帆船送去学校后,林羽没去饭店,而是又回了趟家。

一个是区政府离他家不太远,回去比较顺路,再一个他也想稍微拾掇一下。

十九岁的林羽生活中还谈不上什么品味,更没有什么审美,从不注意装扮,全靠自身好条件撑着。

四十岁的林羽品味很好,衣着考究,日常品着高档红酒,喝着咖啡,精致到手指上连个毛刺都没有。

回到完全不讲究的十九岁,林羽倒也没觉得糙一点有什么不好,经常下厨颠大勺人,也没法讲究。

至于柔软的床铺、精致的装修、高档的轿车、高品质的食物、红酒和雪茄什么的,林羽倒真是一点没想念,就连方便的手机和网络他都没想法。

只是,没有好的咖啡喝,还真是让他多少有点难受。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这都是小问题。

今天要谈的事林羽寄予厚望,拾掇一下,是希望给办事的留个好印象。

到家以后,林羽简单擦洗了一下,换上了他最好的一套衣服,昨天去招商会他都没舍得穿。

说是最好,其实就一件白衬衫,和熨了裤线的深蓝色西裤,外加一件黑色呢子大衣。

上一篇: 办公室的故事 下一篇: 浓情宇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