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娇(102)

作者: 董无渊 阅读记录

“哦,是二爷吩咐下来的,却是阿拓一手一脚地选出来,教出来的...”岳老三想了想,鬼使神差再加了一句。“阿拓为了确定人选,熬了两天两宿没合眼啊,可是把二爷麾下的高手都选出来了...”

长亭撇撇嘴,长“哦”了一声。不乐意再提及此话题,转了话头,“京都派遣的第二拨御使过来了吗?”

“在路上了!”

岳老三接过话头,“不过,他们怕是过不了冀州的——至少这几天过不了城。”

长亭缓声缓气道,“劳烦石大人了,做出山匪的样子在珏山外时不时地偷袭一下,既拖住了御使的步子又叫周通令乱了方寸,城内东、西卫司怕是抽调了近三分之一的人手出城接应,才能确保浩浩荡荡又至幽州的钦差御使们安逸无忧吧。”

“周通令不怵朝廷。可接二连三秦相雍派过来的官差,死的死,进不了幽州的还心惊胆战地在珏山外转悠...毕竟,周通令还没这个胆量现在和符家撕破脸。”

能看周通令吃瘪,岳老三顿觉神清气爽。

他奶奶的。手下的兵痞一个塞一个无赖,搜刮民脂民膏,克扣出入城门庶民的钱财,对小姑娘动手动脚没规矩,这种混混也他妈能穿上盔甲军装!?求您可别辱了天下当兵的那身皮嘞!

官差的名声是咋坏的?

就是被这群龟儿子磨坏了的!

既然岳老三都知道石家这步棋,那没道理石家老二石阔不知道了。

石阔这样积极应对,恐怕也存了将水在搅浑点儿。好趁机摸鱼的心思吧——毕竟若一直相安无事,他靠什么上位?石猛对长子失望从而觉醒?还是等天上劈下一道雷,地上突显一个坑,好让石闵从此消失在世间?

摆明了,都不可行。

所以就赶紧抓住时机,遥借东风。送上青云吧。

世间本是大盘棋,奈何每个卒子都有自己的盘算。

岳老三与长亭再说了几句,岳老三驾马绝尘而去,长亭又闷下心来在纸上写写画画良久,写罢一张便靠到火上烧成了灰。胡玉娘含了坨麦芽糖要死不活地搂着长宁道,“...你咋一下子气色就好起来了...”

长亭拍拍手上的灰,笑起来,“有事做了,自然要打起精神来啊!”

胡玉娘再有气无力地抬了手,胡乱比了个手势,“咱们还有几天才能到幽州啊...你要是说超过三天...我就跟你拼了...”

“快了快了!”

长亭埋着头收拾笔墨,“怕是今儿晚上就能到。”

所以岳老三才在这时候来跟她说这些事儿。

胡玉娘顿时好像看见了生命的曙光。

长亭的预估没有错,临近黄昏,他们在经历了近半月的行程后,赶在正月之前,终于抵达幽州。

车队到内城时,其实时候不算早了,城门口本该早就闭合了,且四周荒野寂静,只可遥观有列人马立于古砖城门之前,城门为大开,昏黄光际摇曳之余,可小觑内城之中似灯火通明。

马车渐近,长亭帮幼妹理了理头发,又帮胡玉娘拢了拢衣襟,凑过去小声叮咛了几句,外头便有人催着下车了。

幽州刺史周通令,携家眷静待于城外。

这一举动,已是极为恭敬了。

三个小姑娘闷头立于车外,待真定大长公主一下马车,周通令便迎了上来,向前大跨两步之后竟屈膝单腿跪于地上,语带哽咽,“通令无能...竟叫陆公折于幽州之地...通令愿任大长公主责骂!”

长亭在后面,看不太清楚。

隐约能见真定大长公主脚下一踉跄,黑袍委地,亲躬身扶起周通令,似在哭嚎。

“是老身福薄,又与周大人何干啊,又怎可怨怪周大人呢!”

都能进梨社唱戏了。

长亭埋首静思。

第九十一章 一探(上)

第九十一章 一探

夜幕已大沉。

几厢唱罢,终阖城门。

换了冀州备下的车马,软轿换马车,矮马换高马,旨在叫奔波了近半月的一行人走得更轻松些,周通令亲携众将开路,石猛麾下的常将军冷肃顾言紧随其后。

软轿里铺着几张棕褐的毛绒毡毯,抬轿的人下盘稳,肩头顶得住,轿子一摇一晃地叫人昏昏欲睡。

从城门至中轴,长亭进出幽州三次,很算得清时机,随性扯过毡毯靠在车厢上睡过去。

约莫过了两个时辰,软轿稳稳地落地,轿底将一挨到地面,长亭便猛地一睁眼,彻底清醒。

掀开车帘一瞅。

周通令把人是安置在驿馆里的。

却不是陆绰一行人下榻的那间。

长亭来不及多想,白春便过来扶轿请下了。

“...委屈您住在这等陋居之中,您要过幽州的信笺是一早就送到的,奈何事涉陆公此等大事尚未了结,秦相又催得十分着急,通令着实是一头两大,妾身一连五六日都在这驿馆里里外外轻丝暗缝地打理,可始终觉得对不住...”

是正扶着真定大长公主的姜氏在泣声轻道。

长亭埋头快步立于真定大长公主身后,正好听见姜氏这么一番话。

“你们谈什么对不住啊...本就不是通令的过错,秦相雍飞扬跋扈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住这驿馆不是你们的错处。阿绰...”真定大长公主一路小步走,一路拍着姜氏的手背,微顿之后,似是忍下痛心疾首,如大灾之后忍痛释怀,“也罢,都是命,都是命。阿纷也是这样劝老身的...”

提及陆纷,姜氏神色微动,心“咣当”一下落回原处。

为了次子陆纷,真定大长公主也只能做出这番神情吧?

不是命又是什么?

不认命又能怎么办?

难不成剐了二儿子给大儿子报仇。那谁又给老太婆养老送终啊?

秦相雍派过来那些人有什么用?屁用没得,就算查出了个啥蛛丝马迹,秦相雍还能派兵过来剿了周通令的刺史位子?不怕逼急了周通令和胡羯和石猛勾结起来,干脆反了算了。她才不怕石猛不跟着反——大家都是生意人,利字当前,谁管谁是个屁啊!

两个州起了头,其他二十一个州县恐怕没那么容易沉住气了吧!她才不信秦相雍有力气东西南北一块儿灭火呢!

怎么算,周通令都没占下风!

姜氏不免洋洋得意,抽泣声慢慢收敛,“石大人倒还很忠肝义胆。遣这么些兵士送您...”

真定大长公主反哧一声,“叫他不送!两个丫头是承他的情找着的,如今又被逼得非得承他石猛的情,我陆家是什么人家,他石家又是什么人家。攀交情也不是这么个攀法儿!”

声音沉得低,如市井老妇背后说人话的语气。

姜氏顿时同仇敌忾起来,“冀州就没一个好人!真定大长公主若信通令与妾身,直管把跟着的那些人都撵出城去!叫通令再给安排人马跟着!妾身还不信了,这石猛还能冲过来给您理论!”

“好!撵!”话头微顿,真定大长公主语气软了软,“全撵倒不太好。撵个百八十人也算出气了!”

上一篇: 独孤大人纪事 下一篇: 金枝欲孽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