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贵了,再少点吧。以后我会常来你这儿买的。”叶慧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她深谙做生意的套路。
“一块一,不能少了。”
叶慧说:“八毛一本,我买两百本。”
“八毛我赚什么?一块,不能再少了。你要的数量也不算多。”
叶慧努力将价格压低一点:“那就九毛吧。我这只是来探路子,咱们第一次合作,我以后会经常来买的,而且数量肯定比这个要大得多。”叶慧又给自己编了个身份,说她家是他们当地第一家做这个生意的,以后需要大量货。
叶慧靠当过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将价格杀到了九毛一本。叶慧将磁带挑好之后,打包带走的时候颇费了点力气,二百本磁带装了满满一箱子,足有几十斤重。叶慧算了一笔账,就算都以一块五的价格出手,一本赚六毛,那么这一次能赚一百二十块钱,这趟总算是没白跑了,但是离买电视机还差得远呢,盖房买车什么的就更别提了,算了,不多想了,慢慢来吧。磁带搬回招待所,就肯定瞒不了叶瑞年,毕竟那么大个箱子呢,放哪儿都显眼,更何况还要带上车,怎么都会看到。
叶慧当然不敢说是自己买的,是帮人带的,对方答应付她三十块钱劳务费。叶瑞年看着女儿,气不打一处出,双手叉腰说:“你能耐了,什么事都敢往身上揽。你要是磕坏了别人的货,你赔得起吗?咱家还要你赚钱养家?”
叶慧低着头说:“对不起,爸爸,我就是看你那么辛苦,想尽我所能赚一点钱,不让自己成为你的负担。”
叶瑞年看着低头认错的女儿,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孝顺,但你还是个孩子,爸照顾你难道是不应该的吗?”
“可是我已经成年了。”叶慧闷闷地说,而且还有一个比父亲还沧桑的灵魂,她实在不习惯什么都伸手问别人要钱。
“只要没嫁人,那就永远是爸的孩子,照顾你我乐意。”叶瑞年说。
叶慧顺势撒娇:“那我就不嫁人了,一直陪着爸爸好了。”
叶瑞年给逗笑了:“说什么傻话,女孩子终归都要嫁人的。”
这事儿就这么给岔开了,叶瑞年还帮忙出主意,想办法给易碎的磁带捆扎防震,毕竟是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得赔钱。叶慧这才意识到倒腾磁带并不是个好主意,下次要是还有机会,换种别的吧,起码是不易碎的物品。其实倒腾成衣最赚钱,可惜本钱太少了,而且从店里买也太贵了,如果能找到制衣厂直接批发就赚得更多了,一件起码能赚一半,可是也要有门路才行。
临回去之前,叶慧说还要去买点东西,叶瑞年嫌她磨叽,事情多,叶慧说:“就算我不给小文小武买点礼物,你也应该给刘阿姨买点礼物啊。”
叶瑞年瞪女儿一眼,粗着嗓门说:“我给她买什么东西啊?胡说八道什么。”
叶慧眨巴一下眼睛:“我们不是拜托她照顾小文小武了,总要表示一下谢意吧。”
叶瑞年一听,看了女儿一眼,说:“那晚上去逛一下夜市吧。听说这里的夜市很有名。”
叶慧一听可以逛夜市,顿时兴奋起来,夜市上肯定有不少好东西。夜市是改革开放后在才涌现的,在经济活跃的地方先出现,南星市目前就没有:“爸,夜市上有什么东西卖,你去过吗?”
“没有,我听说过,听说有不少东西。”
叶慧便无比期待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发红包20个,留言越长发红包的几率越大^-^
第7章 礼物
父女二人没吃晚饭,直接去了夜市,因为听说那边有不少小吃。叶慧本以为夜市是人们偷着摆的,但是灯光璀璨的场面繁荣异常,人流如织,大家都大大方方地卖货选货,哪里有半点偷偷摸摸的模样。她跟一个摊主打听,才知道是当地政府为便利人民的生活组织开放的夜市,果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就是比别处走得快一些。
夜市上有很多小吃摊,东西便宜又实惠,父女二人吃了炒河粉,又吃了碗凉粉糕,叶瑞年还大方地买了一腿烧鹅。父女二人吃饱喝足,便开始此行的目的——买礼物。夜市里除了吃的,还有很多小商品——日杂用品、衣服鞋袜、小饰品、小玩意儿、书本磁带,应有尽有,有不少一看就是舶来品。叶慧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东西他们那儿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没这边的精致,她暗暗盘算着这些东西拿回老家去卖,大概能卖到什么价位。
叶瑞年从没见过这么多小玩意儿,不由得看得眼花缭乱,问女儿:“你说买点什么好?”
叶慧说:“女人用的都行,买个头饰吧。”
叶瑞年犹豫地看着女儿:“这样不太好吧。”
“要不送瓶花露水吧,这个可以驱蚊的,实用。”叶慧拿起一瓶香港过来的花露水,打开来一闻,扑鼻子香,还不恶俗。
叶瑞年放到鼻子边闻了一下,连打了两个喷嚏:“不行,太香了。”
叶慧笑了:“爸,这是瓶子里的,当然香,倒出来用的时候就淡了,很好闻的,刘阿姨肯定喜欢,就买这个吧,你帮我也买一瓶。”她给父亲找台阶下,否则他爸这样保守的男人,让他单独给女人送这么女性化的礼物,他肯定不好意思。
叶瑞年听叶慧这么一说,便对摊主说:“多少钱一瓶?买两瓶吧。”
小贩见生意上门,赶紧叫价,叶慧可不是省油的灯,本来说四块钱一瓶,最后四块钱买了两瓶,还饶了一小块香皂赠品。把叶瑞年高兴得不行,女儿就是厉害。
叶慧看见一个摊子前围了一大群人,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在卖布,商店里卖六块钱一米的印花的确良这里只卖四块,还不用布票,难怪这么多人疯抢。叶慧也想去买,不过人太多了,她挤不进去,叶瑞年倒是挤进去扯了二丈的确良白布,这个更便宜,一米才三块钱,笑眯眯地说可以拿回去给小文小武做衣裳。叶慧看见这样的父亲觉得很心酸,别人家这种事都是妈妈操心的,如今他父兼母职,什么事都要操心到,以后要多帮帮父亲才行。
叶慧看着父亲手里的布突然想到,白布的批发价应该比这更便宜,如果能买到,送到印染厂加工后再来卖,岂不是要赚疯了?这个摊子的老板应该就是这么干的吧。
叶慧在夜市里逛了一圈,发现了无数的商机,那些东西一带回到南星,起码就是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利润,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她穷,没本钱!叶慧看着夜市的小贩们敞开袋子搂钱,羡慕得不行,如果她爸也意识到这一点就好了,她决定想办法说服父亲。
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不宽裕,但叶慧知道父亲一直在省吃俭用攒钱,因为大哥快到结婚年龄了,父亲一直在计划加盖第三层,应该攒了一小笔钱了,盖房子肯定不够,但是拿来做生意还是够了,再生几番利,那就足够盖房子了,只是得先说服父亲。
从夜市回来,父女二人收获颇丰,钱虽然花了不少,叶瑞年还是觉得合算,不住感慨夜市的东西丰富便宜,叶慧则说:“要是我们能从这边买点东西回去卖就好了,绝对赚钱。”
叶瑞年从未想过这种事:“那怎么行!别说我们那边没有夜市,就算有,我也丢不起这个人。”
叶慧就知道,这年头只有无业游民才干个体户,是最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国内最先发达起来的就是这拨人,这群人后来被称为暴发户,可能是因为曾经被人轻视看不起,他们才会用财大气粗来展现自己的强大,用金钱和物质来扇打那些瞧不起自己人的脸。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都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观——一切向钱看,惟钱论。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爆发的浮躁之气,以钱来衡量成功与否,以钱来评定人生的价值,以至于道德沦丧,笑贫不笑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