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兀二话不说冲了上去,先来了个飞踢……
结果一直到天黑的看不见,刘芳娥喊人进去吃晚饭,其他人都已经腻了,进屋去围着火炉子讲话,边兀一直在教边春晗。
过年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今年边浩、边俊和边虎没回来,却多了边博文,在就是除了初一村里的跑年,初二也有了正经亲戚可以走。
边春晗和边兀都不愿意往外跑,过了初一,就都留在家里看门。
刘芳娥和边存志领着一串儿子回娘家,边远和曹清宜除了去刘芳娥娘家,还往镇上跑了一趟去给工头拜年。不出去拜年,也都聚在村里的小店里说笑。
时光飞逝。
高高瘦瘦已经有一米七的边兀满脸的不高兴,走路走着一脚朝着路边的杂草踹了去。
边明在边春晗读初一那年六月也参加了高考,他想着离家近,没去边俊和边虎强烈建议的京都,而是选择了本省省会的一个好大学,每年寒暑假就是做兼职也能有空回来一个星期。
在国家施行义务教育两年后,胡集镇上也终于落到了实处,中小学都不必再教学费,只用少量的课本费,虽然彼时边春晗刚好从初中毕业,但是边家因此松了一大口气。
边远和边存志早就计划着盖新屋,家里实在住不开了。
现在边浩每次来信,刘芳娥最关心的是他的人身大事问题,次次都要念叨一回,催着边存志想法子建房子,指望边浩随时带一个城里媳妇儿回来。
中小学免了学费,边远立即去买了足够的红砖,跟边存志两人得空就自己在家下脚砌墙。
放暑假,在家的边家兄弟都给打下手。
边远把脚挖的特别深,计划暂时先盖一间宽敞的平房,以后再向上加盖成镇上流行的两层楼房。
边兀怄气的是,镇上学校不给跳级,他上初中,边春晗刚好毕业,而且中考考得并不理想。
“哥,你就别读书了,就在家里帮帮手,等以后我书读好了,把哥一起带出去就好了!”
边兀心里不只一次冒出过这个念头,所以在大家坐在一起讨论边春晗的出路的时候才会从不开口。
今年暑假是边家人最齐的一次。
边浩又得了假回来,语焉不详地提了是要出一次特别任务,才得了这么个长假。
边俊、边明都推了兼职赶回来,边虎也把攒下来的假都请了,跟边俊一起从京都回家。
边虎现在已经不在小修车店里当助手了,正经被“宝马”维修部聘了过去,分了一个独门独卫的小单间住,工资也够在外头生活,年前还寄了一次钱回来。边俊从第二年开始就再没找家里拿过钱,学费生活费都是自给自足,如此家里才敢大动工。
“现在大学国家已经不包分配工作了,也不再发生活费,但是大学录取比例高了许多,该叫六弟去读个高中,三年后大学只会扩招更多学生,就是不能上顶顶好的大学,一般的学校肯定能上。”边俊带着一双破手套,跟边浩、边虎、边明四个接力扔着砖头说。
边浩也表示赞同。
“我手里还有点儿钱,大哥先带六弟去镇上高中问问,家里挪不开我出点儿。”边虎说。
边春晗正把一些半截的砖,按着边远和边存志的需要找了递过去,抬头说:“不用,二哥,三哥,四哥,爹以前都说好了的,谁考上就供谁读,我没考上就该跟四哥一样自己想法子。”
“那是以前,现在你弟弟们读书要的钱少了,哥哥们也都出息了,能读肯定叫你去读书。”边远直起腰说。
“不是,大哥,我真的不大会读书,现在花钱去读了高中,以后也不定能上大学,我也想着就跟四哥一样去学一样手艺,也是一样的。”边春晗急急解释道。
边兀跟边博只负责领着两岁半的小猴子耍,闻言,心里偷偷乐了起来。
边春晗上学晚,初中毕业已经十六岁了,但是还没办身份证。只要边春晗不出去读书,边兀就有信心能磨得边春晗不出门,而是在家帮忙并去镇上照顾几个正在上学的弟弟。
刘芳娥犹豫了几次,还是没跟着劝边春晗,家里现在是宽裕了些,但是大的要成人,小的还要读书,怎么能没有成算!
边远的意思是不管怎样,都还是送边春晗去读书。
说起这个,边存志眉头就往里皱,心里也是犹豫犹豫又犹豫。
边春晗把自己的课本跟边明他们的一起都整整齐齐的码在一个箱子里收起来。
转机是出在边长纪提前去学校补课的时候,他特意请了半天假回来说了一个消息。
第37章 不上
“我们学校跟一家中专说是合作,他们从我们学校收分低些的学生哩。”边春晗一气儿喝了大半碗凉茶,喘着气说。
镇上一中跟市里一家这时候还叫中专的学校签了协议,市里中专为了扩大招生,愿意从一中录取比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低三十分从一中录人。
边春晗的中考分数比镇上普通高中差了十二分。
“老师叫六哥赶紧去填志愿,人家老师这两天在我们学校收志愿哩。”边长纪说。
边春晗愣了一下,喜悦慢慢填满胸膛,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边远跟边长纪确定了几遍,拍了几下边春晗的背,高兴地说:“六儿,明天一早就叫你二哥跟你往学校去一趟。”
受家里读书重要思想的影响,边春晗尽管学习不大如人意,心里最惦记的还是读书。
边兀很快把一脸纠结收了起来。
“孩儿,你咋了?”
边春晗跟大家伙说笑了一会儿,边存志父子又去旁边一砖一砖忙活起来。
边兀不说话,满脸写着不高兴,“你要去恁远的地方读书,是不是就跟三哥、五哥一样,半年才回来一次?”
边春晗一时也呆住了。
镇上去市里的江老说要造桥,造到边俊毕业了、边明也考出去了,还没看动工,去市里还是一天两班车,每次花两三个小时等着轮渡拉过江。
市里的中专原本主要是收市里没考上高中的学生,这两年大学逐步取消了包分配工作,大学门槛也随着一步步降低,高中开始扩招,好些镇上也各自建了高中,又有读中专不如去南边进厂挣钱的想法愈发盛行,这所职高才想了这么个计策。
大家吃晚饭前,都去山腰处一个有活水的水洼子里游水玩,连边远都带着小猴子一块儿去了。
边春晗和边兀却找了一根歪脖子杂树,两人一起爬到了最粗的一根枝桠上坐着。
“我老不想跟哥分开恁久。”边兀有一下没一下的揪着旁边的树叶子,没精打采地说。
边春晗搂着边兀的肩膀,想想心里也难受的没办法,“这可咋办哩?哥也不想成天见不到孩儿。”
“都是镇上的小学不给跳级,早知道还不如在咱们山里小学,没准我一年就能小学毕业,跟哥一起读了初中,提前参加中考,咱俩就能一块儿去市里哩。”边兀闷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