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晖笑眯眯的:“老板,你就三百块卖给我吧,你看我这么喜欢的份上,就少赚点呗。”
孙爷爷和外公都默契地不做声,看倪晖怎么跟老板讨价还价。倪晖人长得非常漂亮可爱,说话又跟小大人似的,一句句夸得老板心花怒放,最后王三咬咬牙:“行了,卖给你了。”
倪晖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谢谢老板,老板一定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外公,给钱吧。”
外公幡然醒悟,这才考虑起实际问题来,真要花三百块钱买这么个盘子?他蹲下来,跟倪晖平视:“晖晖,你真要买这个盘子?”
倪晖认真地点头:“嗯,外公借我钱吧,等我回去了找妈妈还给你。”
外公见外孙说得认真,犹豫了一下:“好吧,外公给你买了。”
倪晖高兴地抱住外公的脖子,在他颈间蹭:“谢谢外公!”
于是倪晖便成功将这个直径六十厘米的青花大盘子买了回来。三人回到孙家,拆开盘子又开始打量端详。外公问倪晖:“晖晖,你怎么知道瓷器的?”
倪晖眨眨眼:“昨天孙爷爷和你说的时候,我听到的啊。”昨天孙爷爷确实在跟老友夸耀自己的藏品,一件件介绍它们的来历,倪晖一直在一旁听着。
外公没想到倪晖记性会这么好,他们随便一说,他就记下来了,可见外孙对这个兴趣浓厚,又问他:“你买了这个盘子回去做什么?”
倪晖咧嘴笑:“就是看着喜欢,外公,我会叫妈妈给你钱的。”
“不用给,外公送给你了。”
倪晖说:“那从我妈妈给的生活费里扣吧。”
“你这孩子。”外公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孙爷爷戴着老花镜:“老陈,你过来看,我觉得这盘子简直太完美了,越看越觉得不像是个加东西啊,怎么会是个赝品呢?”
外公说:“我又不懂这个,不是你说的是个赝品吗?”
孙爷爷说:“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元青花带款识的很少,尤其是盘型的,几乎没见过,就凭这点,大家认定了是假的。这个盘子确实完美,要是没有这个款识,绝对能够以假乱真,结果这个款识反而变得欲盖弥彰了。这东西估计是晚清民国时候人仿的,买得挺值。”
倪晖本来已经认定自己买的是个赝品了,他可没想过三百块就能买个元青花,但是没想到大家鉴定真伪的理由竟是这个,不由得想,保不准这是个真家伙呢。当然,这念头也只是偶尔一闪,没当真。
孙爷爷说:“晖晖,你这个让给孙爷爷吧,我给你三百块钱,不,我给你四百块。”
倪晖摇头:“不要,我要带回家的,我喜欢这个。”
孙爷爷有些小失望,不过玩收藏的人,都喜欢讲究缘分,既然倪晖喜欢,又恰巧买下来了,便是他的缘分,也不能强求。
第21章 回家真好
外公大老远跑到苏州来,自然少不了要和老朋友们聚聚,孙爷爷家地方宽敞,就在他家聚。老友见面,除了叙旧,总免不了展示一下这些年的成就。这些老朋友多半都是字画爱好者,都带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孙爷爷家的书房里铺开展示出来。
倪晖就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瞧着,这些人的字画不说多么好,但是浸淫书画多年,多少也有了点自己的风格。
倪晖看一个老人展开他的字,转头问外公:“外公,钟爷爷这写的是颜体吗?”
外公点头:“对,但是他有些变体了。”
这个姓钟的老人是写颜体的,但他的字非常丰腴,少了点筋骨,多了点皮肉,字体胖胖的,倒跟他本人的形象有些相似,满脸和气,身宽体胖,看起来憨态可掬。
钟爷爷诧异地看着倪晖:“小朋友你也练字?”
“嗯。”倪晖认真点头。
钟爷爷问:“练的什么体?”
孙爷爷就笑道:“老陈的外孙也练颜体。老钟,你这字越发发福了啊。”
钟爷爷哈哈笑:“我故意为之,颜体很难写好,就干脆变体了,它内方外圆,我则内外皆圆。”
老友笑他:“所以你从里到外都圆了,活脱脱一个老狐狸了。”
钟爷爷嘿嘿笑道:“你们不觉得我这字特别有福相?很多人都喜欢我这字呢。”他又低头看倪晖,“小朋友,你写两个字来给爷爷们看看吧。”
倪晖知道他们要考校自己,也不推辞,不慌不忙地拿笔蘸墨,铺开纸张,跪在椅子上,照着孙爷爷书房里匾额上的“怡然自得”四个字写了下去。
老人们看他写完,都十分诧异:“小朋友练了多久了?”
外公得意地说:“半年多,成效不错吧?”
钟爷爷说:“老陈,有没有给你外孙找个好老师教教?我看这孩子相当有前途啊。”
外公说:“教什么,自己练练就好了,书法已是末途,自娱自乐就好了。”
钟爷爷嚷嚷:“什么叫末途,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就需要我们子孙后辈好好传承下去,况且只要写得好,照样大有前途。”
外公笑道:“关于前途这种事,咱们尽人事听天命。我也不指望孩子在这方面有多大出息,他爱写,就写着,不爱写,也不强求。只要他喜欢,觉得快乐就好。”
“我就是觉得这是块璞玉,孩子又爱写,你何不好好雕琢一番,没准还有意外之喜。”钟爷爷说。
外公看着倪晖,心里一动,问他:“晖晖,你想不想好好写字?”
倪晖看着外公,点头:“想。”
外公说:“回头回去给你找个好老师跟着学学。”
“外公教我不行吗?”倪晖也只是把练字当成兴趣爱好,没想过在这方面出点什么成绩。
外公说:“外公只是业余的,到时候找个专业的老师给你指点一下。”他是本地书法协会的一员,还真认识不少字写得不错的人。
倪晖听外公这么一说,也不反对,他知道,不管什么名师,要出成绩,还是要看自己的天赋和勤奋。
祖孙俩在苏州玩了几天,又返回上海陈丽萍那儿拿行李。倪卫扬已经回来了,看见倪晖也不冷不热的,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
倪晖非常不喜欢倪卫扬,只住了一晚,就叫着外公回家去了。祖孙俩很默契地都没有说倪晖花了三百块钱买了个盘子的事,估计倪卫扬知道了又要骂他一顿。
回到外婆家里,倪晖终于觉得松了口气,这里才有真正的家的感觉。外婆看见外孙,高兴地将他搂在怀里:“晖晖出去玩了一趟,怎么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倪晖说:“外面的饭没有外婆做的好吃。”
外婆笑得满脸都是褶子:“这话外婆爱听,想吃什么,外婆给你做。”
倪晖说:“外婆做的什么我都爱吃。外婆,我妈妈给你带礼物了。”倪晖和外公一起将行李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母亲给外公外婆买的衣服、吃的,给自己买的衣服、玩具。
外婆指着那个四四方方的大家伙,问:“那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那个大盘子带回来可不容易,用木盒子装着,再用泡沫一层层加固,上车的时候,祖孙俩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有半点磕碰,否则盘子坏了,那几百块钱就白花了。
倪晖说:“这个是我淘到的宝贝。”
外婆说:“什么东西呢?打开来给外婆瞧瞧。”
倪晖嘻嘻笑:“是一个大盘子,摆在外公的书房里好了。”倪晖走过去拆包装,被外公拦住了:“我来,别不小心碰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