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抢狗食(107)
狗剩大口吃着小混沌,把汤都喝得一干二净,脑子忽而就一阵灵光,山上时常就能看到能吃的蘑菇,最常见的是一种纯白色椭球形的蘑菇,既然这东西稀缺,何不试着自己种一种呢!
山官好容易才抢到这一碗,自己只能捧着馒头就家里的咸菜,看狗剩吃的香甜,心里好不舒坦,到了一碗热水,一口气吃了四个大馒头。
左右山官这几天就要走了,狗剩只在心里暗暗盘算,并没有说出来与山官商量。
两人吃饱喝足,还没来得急收拾碗筷,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鸡蛋是个实诚的孩子,既是狗剩发了话,刚刚就自己捧着书站在院子里念,碰到不认识或忘记的字才进来问一声,山官分了他半个馒头就乐的没办法,这会儿听到敲门声高升叫了起来。
“谁呀?”山官站在门后问道。
“是我,老孙,丁将军和孙大人来了!”
老孙便是这次去京城的头了。
山官快速的打开门,朝门外站在前面的中年人行了个礼,“丁将军,孙大人!”
“不必客气,今天我们还事多,你这里就动作快些,把这些看清楚后签字画押!”
狗剩听到声响,在堂屋把炕桌收拾出来,又去厨房忙着泡茶。
丁将军是个健壮的中年汉子,面上胡茬剃的干干净净,若不是眼角有三条鱼尾纹,真真看不过来是年逾四十的人。
这里人普遍命短,在柳树屯这等地方,能活到六十岁就是极受人尊敬的老人了!
“这是我契弟 ,正经掌家的人,我的事尽可与他说。”山官把人迎近课客厅,对那中年人介绍恰好端茶进来的狗剩。
狗剩冲丁将军微微弯腰笑了笑,听山官如此说,正大光明的坐在了炕头边上。
陪着丁将军一起处理这事儿的,出了老孙,再有一个就是孙大荣了。
大荣对狗剩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
山官仔细读了契约书,看了狗剩一眼,到底没说什么,把字签了,有沾了印泥按了红红的指印在上面。
大荣示意狗剩也拿过去看一看。
狗剩也不客气,从山官手里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
其实,山官这样试用的军士,最多知道火枪的威力和使用方法,只有个三年之约,那些工匠就不行了,一辈子必须住在指定的地方,不得出京,契约书主要申明一次付清大笔养家银钱,到京后军饷照发,上京纯属自愿,若有意外全看个人造化云云。
事已至此,狗剩无话可说。
大荣把契约书收好,一式三份,一份嘉兴城这边留着,一份山官带去交与京城那边,余的一份狗剩仔细收好了。
丁将军也是个惜字如金的人,什么也没多说,当即把银票拿出来与山官后,就要走。
狗剩数了数大小银票加起来足有三百两,对柳树屯的普通人家而言,若是无人卧病,怕是一代人都不一定花的尽。
85第八十五章
……
丁将军又交代了些话,狗剩都没注意到,直到山官把人送出去后才收拢心神,把契约书仔细收好。
“既是决定了,就定下来了,男子汉大丈夫的……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不论如何,先有命在才能说别的。”狗剩说了一句,撑着发软的身体往厨房去了。
山官跟着进了厨房。
“具体哪天走?”
“后天去军营集合,午时出发。”山官应道。
狗剩点点头,把灶点上,往锅里加了小半锅水。
山官把烧火的活儿接了过去。
狗剩把剩下的干兔子和干鱼都拿出来,锅里放上隔板蒸着,另还有昨天就腌好的几大块精瘦肉,一锅根本放不下。
土驴子上的扁壶端开,架上干净的铁架子,等兔肉蒸的七分熟的时候,往炉子里放上足够的柴火,将兔肉水分彻底熏干,如此,虽然肉非常硬,却能放许久。
等第一锅蒸出来后,花伢回来,领着鸡蛋也进来帮忙。
狗剩腾出手揉了大半盆面,拍成一个个巴掌大的薄面饼,等肉都蒸好后,烧干锅,在锅里用一片肥肉擦一遍,把没发酵的面饼放进去,让山官用小火细细的炕,一气儿炕了几十个干面饼,放凉后,摞的整整齐齐的,用干净的布包的紧紧的,打个活结。
“不晓得你们进京了会怎样,带些吃食在身上总是安心些。”
山官连说要不了那么多。
狗剩如是反驳了一句。
一大家子一直忙活到了下午,肉还没熏完。
花伢和鸡蛋俩因为呆在炉子边,眼睛都熏得泪汪汪的。
狗剩想办法把几块精肉固定住。
“走,我们一起出去。”
“小哥和大哥一起去吧,我跟鸡蛋弟弟在屋里照看炉子。”花伢眨着眼睛说道。
鸡蛋也在旁边连连点头。
现在可没有蜂窝煤,而况熏东西也用不得煤,上等的木炭倒是很有些后劲,不过哪里用得起来烧炉子,所以这土炉子时时就要注意往里面加自家烧出来的木炭。
两个小家伙眼睛都是红的,脸上也被熏得红扑扑的。
“不急,有多少是多少,我们去与你大哥买几件衣服,到那边怕是得好久才能安顿下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去置办物什,人生地不熟的,几时才摸得清!”
花伢这才应了,领着鸡蛋去打水洗手洗脸。
狗剩捡结实耐穿的褂子买了两件,棉布的亵衣亵裤、靴子……
等天擦黑,正好接了小九一并回家。
“你们大哥走了后,我们准备回柳树屯过日子,小九要念书,明日我去托了你大荣哥照看,放假我们来接你回屯子,花伢要学针线,我看在那家人哪里也学不到什么真真的东西了,等回屯子找了吴三嫂子,花点儿银钱,她家必是愿意的,这院子我们把东西收一收,暂且租出去,省的没人住朽了,怎么样?”狗剩在饭桌上说道。
“都依你。”山官也敛了笑容,闷声说道。
小九几人自然是无不应的。
“大哥多久回来?”花伢小声问道。
“起码要三年。”狗剩放缓语调答道。
花伢和小九脸上都露出了惊愕和不舍。
“大哥是要去做大事呢,等大哥回来给你们大惊喜!”山官放下碗筷,一边揽一个笑着说道。
无论如何,分离总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
接下来一天大家都有些闷闷的。
夜里,两人躺在炕上。
“去京城,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特别是我跟你说的火枪,你记在心里,别乱说,一定一定要小心那东西,觉得枪管太热就撒手……”
山官连声应着。
“……家里银钱有剩余,我给你那件蓝色的褂子和藏青色袄子里各缝了一张五十两和几张十两的银票在角落边上,有什么事千万别舍不得,若是受了伤,便是花再多钱,也得好好治,军饷也别省着……”
“我都知道,你放心,你在家也一样,什么事都慢慢来,别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