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青蒲镇的日子还有四天,一行人不紧不慢的往嘉兴城走。
这两年,开始有眼光的人专门在官道附近造了屋子,隔一段路,会看到挨在一起的几家,有卖茶水的有卖吃食的有住客的。
“去年还没看到哩!”
傍晚时分,狗剩去买了几个热气腾腾的烧饼过来,刘打铁啃了一大口感慨了一句。
几人嫌小客栈不干净还贵,都决定在车上将就一夜。
因要往镇上送兔子,狗剩并没有给板车搭棚架子。
杨凌义就叫了人一起去他那边车上睡。
“叫大管家跟你们睡,我们这边带了油纸不打紧的!”
狗剩快手快脚的把铺盖打开,油纸固定在板车两边的栏杆上,人往里面一钻就是了。
刘打铁和杨大管家互相绑着用石块把车轮子固定。
大概是过几天能见着大荣和鸭蛋了,两个小家兴奋的伙嘀咕了大半夜,杨大管家劝了好几次都不管用,只得由着他们了。
第二天上路的时候就安静了,哪有小孩子没瞌睡的!
嘉兴城城门下聚集了不少等消息的人,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都满客。
城门多了一队衙役指挥着人群闪开正对城门的路,来回巡逻。
狗剩控制着小毛驴慢慢的靠过去,忽然人群就骚动起来。
“旺宏镇!”
城墙上传来几声极具穿透力的吆喝。
“我是,我是……”
一部分人满脸期盼的挤了过去。
“旺宏镇青石屯方大福,青石屯吴山……窝山屯谢大山……”
前面是地方,后面是名字,每念一个名字人群中就有几人笑的恨不得合不拢嘴——这是军队专门派了大嗓门的士兵下来给念留下来的人名呢。
等念完,衙役再张贴在城墙上。
不少人犹兴未尽的挤过去继续看。
就有识字的又高声念了一遍。
“好了,好了,这下好了,大山成了……”
一对佝偻着腰的中年夫妇互相搀扶着,又悲又喜的从人群里挤了出来,经过狗剩他们驴车旁边的时候,那妇人还左脚绊了自己右脚一下,差点儿摔在地上。
“大娘小心些!”狗剩忍不住提醒道。
“我们大山被留下了,以后就是军户了!”那妇人激动的冲狗剩说道。
狗剩往后退了一小半,撞在正低头啃地上刚冒出来的草芽的驴子身上,惹得小毛驴用力喷了口气,狗剩直起身子,赶紧冲那妇人笑了笑,幸亏那妇人马上就跟她汉子搀扶着走远了。
“辰时点槽木镇!”
城墙上士兵下来之前连喊了三遍。
槽木镇的人都叫嚷着往城墙下挤去,其它镇的人只能往外让,场面就混乱起来。
“挤什么挤,都慢慢走……”
衙役们敲着锣叫了起来,好容易才安排好。
嘉兴城统管周边十五镇,这样一天两个镇点下来,也得七八天,还有个人口几乎跟十五镇差不多多的城内呢!
第五十九章
……
杨大管家要带杨凌义去找他两位哥哥。
“……到时候叫大管家早早叫你起来就好,现在哪里就要守在这里……我们等一下也要进城的……不然,下回杨老太太和杨老爷不让你出门了……”
狗剩帮着劝不肯老实走,硬要守在这里的杨凌义。
杨凌义起先还不为所动,等听了狗剩后面几句才不情愿的点点头,“那青远跟我一起去!”
杨大管家感激的冲狗剩点了点头。
“不,我要跟狗剩哥哥一起在这儿等着!”李青远一扭头,爬到了板车上。
杨凌义撅着嘴不情愿的上了驴车。
李青远站在板车上,双眼放光的看着城墙,也不嫌仰的脖子酸。
青蒲镇的名单要等后天早上才公布。
“好了,好了,快坐好,我们也要走了!”狗剩把人按下来说道。
李青远满脸失望的靠着狗剩坐好。
当然不可能在城墙下等两三谈!
刘打铁吆喝了一声,慢慢的进城往陈哥家去了。
嘉兴城内的名单是最先公布的,陈东阳打小长得壮实,又会拳脚功夫,自然是选上了,当天回家过了一夜后就正式安置到了军队。
“早就料到你们回来了,快进来,屋子一早就收拾好了……”曹仁笑盈盈的说道。
陈哥找到了一门好营生,以后又不用缴纳人头税等,两人已经开始筹划买地了,俱是一脑门的欢喜。
狗剩连声道谢,又把自家种的一大包白菘萝卜从车上拿下来。
“自家种的,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吃不完做了腌菜也是极好的!”刘打铁帮忙搬了进去,闷声说道。
陈哥连声说客气。
城里不必屯子里,就是最常见的菜蔬也要花钱买来的!
再等三个月,官府会给新添的军户统一安置,陈哥这个拥挤的小院子多少可以卖几个银钱,去办田地。
“约莫三月中旬去运兔子,我前儿试过了,过冬前我们饲料给的足,秋季下的那批差不多可以了。”
曹文帮着曹仁把茶水端进来,狗剩和陈哥坐在炕上说起了兔子的事儿。
“好,早前就有老板过来问了,我整饬整饬就去。”陈哥笑着应道。
狗剩就是有幸成为军户,要想得安置的小院子,也还得等山官站稳脚,回了驻扎地才有消息,不像陈哥这样嘉兴城内居民“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一时肯定还是要住在柳树屯,与陈哥这门生意倒是还可以再做几年。
在陈哥家过了两夜,这天一大早,爷儿两个和李青远就起来了。
城门下人已经少了许多,那等名单公布过的人,留下来的出来见一面亲人就得回去,没留下来的,有老兵领着教给父母亲人,先公布的自然就散了。
这天不凑巧,天气不好,夜里就下起了小雨。
陈哥把家里两件蓑衣拿出来,“你们当心点儿,别去跟人挤,你们没来的时候有人给挤得踩断了腿。”
刘打铁慌忙应了,给狗剩把蓑衣披好,自己也穿上,把李青远抱起来——这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出了事怎么交代!
“青蒲镇——”
城墙上一连喊了三遍。
“快快,我们过去,刘叔,狗剩哥哥!”李青远根本不管还在纷飞的小雨,拼命的把脖子往上仰,催着刘打铁快走。
下雨地滑,狗剩扶着刘打铁往那边靠。
“别挤,都别挤……”
衙役们高声喊着,还是有不少激动的人由于跑得太猛摔在地上。
好大一会儿骚动才平息下来。
城墙上的点名的老兵显然留意着下面,这才开始唱名。
“青蒲镇上清屯徐旺——上清屯……”
每个屯子少的只有一两个,多些的也不过四五个。
“……柳树屯——”
狗剩就是一再对自己说不必在意也不禁竖起了耳朵。
“李大旺——柳树屯刘喜——柳树屯杨鸭蛋——柳树屯马丁——柳树屯孙大荣——柳树屯绍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