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14)+番外
幸好杜妈妈这还有个漂亮的花圃,现在杜妈妈已经不怕阿九破坏她的宝贝花圃了,反而很热情地欢迎阿九去欣赏她精心培育的各色花草。
午饭时间,蔷儿送来了饭菜,她们就和杜妈妈一起用了。蔷儿收拾好了就拿着食盒告退。
杜妈妈在上回的那个亭子里备下了五个绣花坐垫,准备了一壶槐花茶,茶盏一并摆好。
然后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珍娘领着个年轻女子到了。
阿九见到她的第一眼便认了出来,那是平芬,她身上有阿九熟悉的让人安心的味道。鹅蛋脸,一双温和的大眼睛,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亲切又可靠。阿九脑海中模糊地身影与眼前的人重合起来,无比清晰,无比温暖。
珍娘带着平芬行了礼,又相互介绍了一番。杜妈妈赞平芬模样端方,温柔有礼,罗妈妈掩住内心的激动,也附和几句。
平芬浅浅地笑着,眼中却波澜起伏。
大家在亭中坐定,略寒暄了几句,阿九便吵着要玩,珍娘便提议平芬带着郡主在院中走走,罗妈妈吩咐阿九要听平芬姐姐的话,阿九很乖巧地点头。
阿九拉着平芬的手,叽叽喳喳说着“平芬姐姐我带你去看杜妈妈的花圃,那里有好多好多花。”然后两个亲亲热热地向花圃方向走去。
三个妈妈看阿九和平芬热络,才笑着聊了开来。
阿九看离亭子远了,便停了下来,她转身望去,看到平芬的双眼已经蓄满了眼泪。她轻轻地叫,“平芬。”
平芬再也忍不住,一把拥住了阿九,不断地喊着“郡主,郡主…”
阿九轻拍平芬的背,又拿出丝帕,细细地为她拭泪。
“别哭了,我们不是终于相见了吗?”
平芬望着阿九,激动地说,“郡主长大了呢。”
阿九冲平芬眨了眨眼,在她耳边低声说,“我好了呢。”
平芬的身子颤了一颤,她扶着阿九的肩膀的手紧了一些,“郡主是说…郡主是说…身上的毒全解了?”
阿九笑着点头。
平芬脸上的泪水还未全干,此时又听到这个极惊喜的消息,一时高兴,难抑激动,竟跳了起来,嘴里不断念叨,菩萨保佑,王妃保佑之类的话语。
平芬等自小陪着阿九长大,知道阿九的痴是由于胎毒所致,王妃又曾说过阿九会好的话,所以心中无不时刻期盼阿九能好起来,此时终于得偿所愿,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待平芬情绪平静了下来,阿九就问她其他几人的下落。
平芬眼神黯了一黯,“那日我和平芳紫琉紫璃突然被一群身强力壮的婆子堵住,我们几个力弱不敌,被她们绑了扔在了柴房,她们还扬言要把我们发卖出去。我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又忧心郡主和罗妈妈的安危,柴房被木板钉住,外面又有人守着,我们四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昏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我和平芳在一辆马车里,赶车的那位大哥告诉我们,郡主无恙,他让我们好生呆在庄子里,也不许我们暴露身份。我忙问紫琉紫璃的下落,那位大哥却不愿再说。”
阿九有些微的失望。
“后来我们到了庄子才知道,那也是镇南将军的产业,庄上的人都以为我和平芳是新买的丫头,并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说着平芬望了一眼阿九,“我和平芳行为举止被珍大娘看出了端倪,有一次我的丝帕不小心掉了,被大娘看到,她便猜到了我的来历,后来她把她的身世告诉了我,我只好承认我是郡主身边的大丫头。”
阿九投以安抚的一笑,“我晓得的,那平芳也在庄上?”
平芬点头,“平芳知道今日能见着郡主,吵着也要一起来,但是出庄和入府两道关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并没有带她出来。”
阿九笑着问,“那平芳也和你一样嫁人了?”
平芬红了脸,“郡主说什么呢,没有郡主和罗妈妈点头,我和平芳怎敢嫁人?”
阿九奇道,“珍娘不是说你是她的新媳妇吗?”
平芬道,“这不过只是权宜之计,若不这样说,我又怎么能进来见着郡主?”
阿九皱眉,“女孩子不是最重名节,你们这样说,你以后可怎么嫁人?再说,这个谎撒得不太妙,杜妈妈随便打听下就知道了,到时又怎么说?”
平芬脸色一正,“两年都没法探到郡主的消息,我和平芳早就急死了,好不容易,珍大娘听杜妈妈说起郡主的事,就算要我的性命,我也要来见郡主的,何况珍大娘只说是她的儿媳,可她并没有儿子,便算不得污了名节,再说平芬以后并不打算嫁人,只想一生一世陪在郡主身边。至于杜妈妈那,珍大娘说她自有办法。”
阿九疑惑不解,“珍娘她并没有儿子?不是有个叫文昊的儿子吗?”
平芬摇头,“文大哥并不是珍大娘的儿子。”
正文 十六章 渊源
亭中,罗妈妈不时翘首望着阿九她们消失的方向,杜妈妈打趣道,“瞧你,鸟不放不会飞这话也不知道是谁说的,郡主和珍娘媳妇在一块,你还担心个啥?”
罗妈妈轻叹,“我怕郡主没轻没重地,唐突了珍娘媳妇。”
珍娘笑道,“我倒怕平芬人笨,惹郡主厌弃了呢。”
杜妈妈无奈地摊了摊手,朝罗妈妈道,“一个两个的都不放心,我看,你还是去看看吧。”
罗妈妈便起身去寻。
阿九正认真听着平芬说话,忽然看到罗妈妈从远处走来,她拉了拉平芬的袖子,向前方指了指。
平芬好不容易抑制住的眼泪又忍不住跑了出来,她忙用袖子擦了擦,跑了上去,“妈妈。”
罗妈妈心中激动,拉过平芬仔细打量,“长大了,高了,也瘦了些。”两人絮絮叨叨了会别后思语,罗妈妈惊觉时间不多,脸上显出着急的神色。
平芬笑着说,“妈妈不急,我的事郡主都已知晓,郡主的想法我也明白了。”平芬转头对阿九说,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平芬还是那句话,誓与郡主共进退,平芳也是一样的。”
三人整了整衣冠容色,便相携回到亭中。
罗妈妈笑着说,“我过去的时候,两个孩子正玩得高兴。倒是我们多虑了。”后一句话是对珍娘说的。
杜妈妈脸色略有些不自然,阿九和平芬偷偷对视一眼,心中明白,必是珍娘对她说了什么。
珍娘便拉着平芬向她三人告辞,“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就先走了,等下回来咱们再好好说话。”
送走了珍娘她们,罗妈妈便也要告辞,杜妈妈欲言又止,终是作了决定,“刚才珍娘她与我说了一事,我想也应该叫你知晓。”
原来珍娘是这样跟杜妈妈解释的。
珍娘说,她儿子常年出门在外,她一个人常感寂寞,极想有个儿媳陪自己,所以自个看上了平芬,但只是口头约定,并未礼成。前次与杜妈妈闲聊中见她为娶儿媳的事烦恼,便忍不住嚷嚷说已经新娶了媳妇,原想不大要紧,等儿子回来给他们完婚就是。哪知道她儿子知晓此事,极力反对,还声称若不处理好绝不回家,珍娘无法,只得认了平芬作干闺女。此事除了他夫妻二人和平芬,并无其他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