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博饭家常事(50)

“那爹是不是要回来了?”何传礼含※着筷子说道。

“不要!”银花把筷子从麦子手里夺回来提醒道。

何传礼赶紧把筷子拿出来。

家里大事小事,没必要避着孩子的,银花都尽量说明,只叮嘱好孩子们不要出去乱说。

麦子不满的拍着桌子叫了起来。

“娘去把你们爹接回来,年安和传礼在家要听阿婆的话,看着弟弟,娘大概半个多月就回来。”

银花把麦子放在一旁的圈椅上,让他自己发脾气。

何传礼早就见怪不怪了,配合的不去招惹这时候的麦子,“娘要早点儿回来!”

麦子得何家骏宠爱多些,脾气又倔又臭,若非他真受了委屈,银花大都采用冷处理。

“先生借住在我家铺子里,婶婶去了找人打听打听文家成衣铺子就知道了。”

这个银花是知道的,文年安寄住在这里,这次就跟何家骏一起去县城见了他爹和后娘一面,不等何家俊考完,他们就请了个武夫护送着文年安先回来了。

院试一般半个月后张榜,按道理十月中何家骏该有信回来的,只除了九月份有一封报平安抵达的信,到现在就一直没消息,大家心里都悬着。

“师母,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哩?”春衫坐在门槛上喝了一碗水问道。

春衫运回来的一大车零零碎碎的东西已经只剩下半箩筐,都是挑剩的已经很难卖出去了。

“五日后,你也要去么?”

银花跟春衫谈过了,做个走乡串户的货郎虽然并不是春衫的初衷,但好歹能养活兄弟四个。

现在,春衫请了他小叔叔帮忙做主,请了几个人准备入冬前修一间土坯房出来,又送了坛子来念书,再不是那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的日子了。

“是的,师母,您要雇马车走大路还不如直接走过去,我知道有近路,晚上还可以在别的村子里借宿,只消一两个铜板儿就成,还能借用灶台。”春衫建议道。

雇马车是按天算钱的,走一日给一日的钱,路上吃饭睡觉都是问题。

“那可好。”银花笑着应了。

春衫用巾子抹了抹嘴,跟文年安他们都打了个招呼,小跑着家去了。他每天晚上都来,银花就不好留他吃饭了,老说些客气话也没意思。

银花这才进屋把麦子抱起来。

小家伙还嘟着嘴,但已经不哭了。

方才他闹起来,银花把他一个人放在圈椅上晾着,他先乱拍乱喊发脾气,没人理又哭叫了好一会儿,弄得满头满脸的汗。

银花给他把大花脸擦干净,“还哭不哭?”

麦子就要瘪嘴,眼眶里开始蓄积眼泪。

银花作势要把他再放回去。

麦子立即“哇哇”乱叫着。

“不许瞎喊,有事情好好说!”

麦子说话早,现在基本上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银花来的时候,大宝已经有三岁了,又生的乖巧内向,很少有大哭大闹的时候,一向是说教,到了麦子这里就不成了,他霸道惯了,叫何家骏宠的不行,脾气大得很。

银花在他哭闹的时候一向不许去哄,叫他知道和记住并不是哭和发脾气就可以得到满足或解决问题。

“自己、吃。”麦子抽抽搭搭的说道。

“可以呀,你跟娘说一声不就好了。”银花舀水给麦子洗手洗脸,然后放他自己站在一个高脚靠背椅上继续吃晚饭。

文年安与何传礼已经吃好了,两人拿了个破罐子出去挖地龙好喂着冬天做鸡食。

银花坐在麦子边上,用腿抵着椅子,陪麦子慢慢吃。

麦子对筷子生了浓厚的兴趣,变着法儿折腾几碗菜,掉了半桌子也没喂到嘴里几口。

银花看麦子尝试的专注,又找了两个椅子抵住,确保他不会摔倒才坐在天井里开始整理今天挖出来的莲藕。

何老娘提了要去府城的事儿,银花就开始安排,最重要的就是得有足够的银钱,这半个月就开始挖莲藕,何家老两口每日都过来帮忙,捡了最好的仔细洗干净给酒店送去,次一点儿的稍稍在河里涮一涮在集市上卖,那些挖破的、次等的就胡乱换给村子里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莲藕还算是稀罕物什,那些有钱人家会专门挖了池子养莲藕主家吃不完才拿出来卖,再就少有人会去侍弄这个东西。

今年年成比去年好,莲藕发了不少,银花已经找里正把边上的一块低洼地也买了下来,整个大田村若不认为的挖和引水,也就这么四亩多大的一块地适合种莲藕。

“娘!娘!”麦子在屋里高声叫了起来。

银花把最后一扇莲藕放在车上,撩起衣摆擦了擦手一边应着一边进了厨房。

“吃饱了?”

麦子“啊”了一声,满脸的米粒和腌菜,一双筷子扔的老远,伸着油乎乎的手要抱。

银花把他从高高的椅子上抱下来放在地上,“要不要喝水?”

“不喝。”麦子摇着头清楚的说道。

“那自己玩一会儿,娘把碗筷收拾好就给你洗白白。”

麦子叫了一声,自己乖乖的蹲在院子里玩泥巴。

银花把家里贵重东西都藏好,嘱咐文年安和何传礼晚上看好门户,揣着平日一个铜子儿一个铜子儿积攒的加这些日子卖莲藕得的银钱、背着一个大背篓准备出门。

何大山也准备了一个背篓。

何大山是何大伯的大儿子,今年已经十一岁了,照着这里十五六岁就成家的惯例,已经算是半个大人了。

先时三家人为了谁去府城商量了好几次,因银花一个年轻媳妇子,不管是大伯子还是公爹,一起在路上单独走十来天都不合适,而且当家的男人一走就是大半个月不知要耽误多少事儿!

银花就提了让大山一起去。

大山说是生的忠厚老实,实则就是脑子不太好使,学什么都慢,年纪也不小了,基本上断了读书的可能性,只能做个农人,而大田村的农人绝大多数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

“叫大山跟着去见见世面,已有也有胆识一些!”

何大嫂已经晓得银花不打算租马车,就有些不愿意,不过架不住大家都认为这主意再好不过!

何老娘已经收了东西住到银花家里,帮忙照顾三个孩子和菜园子。

“去了找到人一定先叫人带封信回来!”

何大伯与何二伯连连交代。

府城有差役专门送信到县城,到了县城就只能靠各村里正去镇上时到县衙找文书吏领会村子才能送到手,若中间耽搁有时候一个月都不定能收到消息。

为着何家骏的事儿,里正可没少往镇上打听消息,这会儿肯定不是耽搁了的缘故。

春衫推着两轮板车等在村头,不少大婶子小媳妇子围着说想要的东西。

这次去了回来就快入冬了,正是大家都为猫冬做准备的时候,县城好些商家就等着这一季大赚一笔。

从上回整治“神仙醉”银花就庆幸,现在国泰明安、天下大治、政清人和,三人即使尽挑了人烟稀少的荒僻小路走,因并没有走夜路,一路平平安安的到了府城。

上一篇: 萧易寒 下一篇: 重生之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