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上花(110)+番外

张将军......

穆嫣心中一动,“母亲的意思是?”

唐氏道,“原先我有些不齿张将军的为人,所以,和李氏走动不勤。但杨家要害我的女儿,这事当然不能就此揭过。只不过,我不好站在明面上做什么。”

她微微一笑,“但李氏可以。”

中了箭伤差点死于非命的,可是李氏亲生的女儿。

李氏那个泼辣的性子,绝不可能会坐视不理的。

穆嫣目光一亮,“啊,明天李氏也会去?”

唐氏抿了抿嘴唇,“原本自然是没有资格的。不过......我可以邀请她陪我。”

彪骑大将军张君海是三等奖军,和一等宁远大将军差了两个台阶。

这还不止,宁远大将军是手握兵权的人物,但张君海不过是顶着个大将军的虚名,但手中的兵权早就已经被收回大半。

这也是杨家完全没有将张家放在眼里的原因。

东安王妃的花宴,邀请的可是皇朝顶级名门的太夫人和夫人,可堪称得上是盛朝最富贵的女人们了。

彪骑大将军的夫人李氏,恐怕还不在这个行列。

但唐氏的母亲长宁侯夫人陈氏,可是先陈皇后的堂妹,与东安王妃那可是自小一块儿长大的手帕交情。

东安王妃虽然比唐氏年长不了几岁,可却也是真心疼爱这个小辈的。

对东安王妃来说,唐氏可是她心爱的侄女。

所以,长宁侯夫人一个请求,东安王妃就特特给唐氏下了一个帖子。

整个皇城这个辈分这个年龄的夫人们,这可是独一份的,连安国公夫人陆氏都没这个资格呢!

唐氏因为一个人怕生,请了自己的手帕交李氏陪伴,说起来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要李氏不在东安王府与杨夫人直接杠上闹事,等出了王府的大门,她们就算是打了起来,也和王妃和唐氏毫无关系。

穆嫣点了点头,张家或许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此刻她是救了张家女儿的人,张家这些天来络绎不绝的礼物说明,他们是将她当成救命恩人来看待的。

而杨家,或许曾有过这样那样的苦衷,但杨越对她的所作所为,则彻底将她看成了是敌人,非要置她于死地才后快。

那么联合谁,抵抗谁,分裂谁,便一目了然了。

唐氏道出她的想法后眯了眯眼,柔声安慰穆嫣,“我的女儿,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穆嫣心中一暖,“谢谢母亲。”

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其他的事情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穆嫣便将自己的计划,以及拜托穆重临做的事都告诉了唐氏,唐氏毕竟见多识广,不停地在为她出谋划策。

天色都暗了,两个人还在主屋里窃窃私语说个不停。

朱嬷嬷看到了,心中很是高兴,她悄悄地招了招手,“翠锦,你去告诉厨娘,今日晚膳就摆在三夫人的屋子里,五小姐也一块儿。”

第109章 担心

初九日很快就到了。

唐氏见穆嫣穿了一身浅紫红,目光中便带着几分赞许,“王妃喜欢鲜亮的颜色,不喜欢别人穿得太素净。”

她看了几眼,又从自己的妆奁中取了一支红宝石的簪子给穆嫣插在发髻上,“我们刚刚出孝,不宜穿得大红招人瞩目,也惹人话柄。簪一点红宝石倒是无伤大雅的。”

以长宁侯夫人与东安王妃之间的交情,唐氏对王妃的喜好可以说是了若指掌了。

她左顾右盼,见一切都恰到好地完美,这才笑了开来,“很好。”

这时,李嬷嬷从外头进来,“三夫人,四夫人带着四小姐来了。”

唐氏忙道,“请她们进来。”

她对柳氏还是颇有好感的。

安国公府人口简单,一共兄弟四房,大嫂是国公夫人,走的是端庄大方的路子,虽然称不上多么贴心,但总是面面俱到的,从来都不曾对她失过礼数。

二嫂倒是有些小脾气,她知道二房对太夫人照顾三房颇有怨言,就算面对面时,黄氏也没有少说过阴阳怪气的话。

但有太夫人护着,二嫂这纸糊的老虎,终究是顶不了什么事的。

倒是四弟妹柳氏,虽然不是公府侯门出身,但家中却是世代书香的门第,甚是清贵。

柳氏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间便颇有些风度,与她说话时常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甚是舒畅。

特别是刚嫁过来那两年。

唐氏和柳氏进门的时间差不太多,柳氏刚进门就怀了孩子,唐氏的肚皮却迟迟没有动静。

当时,唐氏可是暗地里承受了许多压力。

甚至连长宁侯夫人都让她给丈夫安排通房妾室了,只有柳氏对她说,“命里有时终须有,三嫂何必心急。”

那句话,使她快要溃败的堤岸重新坚固,她也不再对丈夫的苦心感到内疚,反而一心一意安静地等待着自己孩子的降临。

而因为四房的存在,也让三房无形中少了许多压力。

四老爷虽然仕途不顺,但对妻子却是极好的。

柳氏这么多年只生了穆念蓉一个女儿,四老爷却坚持不肯纳妾,连个通房都不肯要的。

旁人晓得了穆家三老爷和四老爷的事,都只说安国公府的男儿俱都是痴情种,倒也再没有人再用无子的罪名去冠在唐氏和柳氏的头上了。

从这一点来说,唐氏内心是感激柳氏的。

所以,她才会愿意在柳氏为了女儿的婚事焦头烂额时伸出友谊之手,帮她一把。

柳氏进了屋,开口便是感谢的话,“三嫂,这孩子就拜托你了。”

她满脸都写着真诚,是真心实意地感谢唐氏的。

柳氏原本也是百合花一样的女子,只是这些年让生活逼得不得不圆润世俗起来。

四老爷仕途不顺,这么多年了还是个文书,虽然确实对自己母女一心一意地好,但他不思进取也是真的。

所以,四房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四老爷既不是太夫人亲生的孩子,仕途又没有进益,俸禄也不多,还没什么外快。

他偏偏还是个文艺酸臭的性子,不讨兄长们的喜欢,在太夫人面前,那就更是说不上话了。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柳氏也早就有心要分家了。

但她心里也很清楚,一旦分了家,恐怕再也不能支撑出现在这样的生活。

不,也许连这里吃穿用度的一半都不行。

四房不比二房,二老爷虽然有些小孩子脾气,但在官场上很吃得开,手里头也时常有热钱拿回家,小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但四房的私库里,可是只剩下她从娘家带过来的那点嫁妆——多是些古籍画卷,金银之物实在有限。

柳氏知道,国公府迟早是要分家的,所以分开单过的那一天,也很快就会到来。

她自己吃点苦是不算什么的,四老爷估计也不怕清贫。

但她怎么舍得自己的女儿受苦呢?

所以,柳氏才会千方百计地想要让女儿尽快地找到一个好人家。

上一篇: 以色侍君 下一篇: 帘卷西风(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