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景承现在明明已经离开了西沧,换句话说明面上西域里真正的皇族只剩下李景殊一人。
外人皆以为是三公子能力卓绝,再加上有北境军相助,这才维持了平衡。
连李景殊身边的侍从也是这般认为,所以觉得自家公子对西域有极大的作用,裕王的人该对公子更加客气才是。
但只有李景殊自己明白,他有几斤几两重,到底能不能凭一己之力做到这件事——要是他对付妖魔完全没有问题,那之前北境军来的时候,他就不会那么庆幸和高兴了。
也正因为李景殊对自己的了解,他实则已经发现林彦弘的特别之处。
是什么原因,让林长史必须在裕王世子回平武之后继续独自留在西沧?
要知道如今西沧已经完全被北境军控制,哪怕林长史这位文官不在此地,西沧依旧在平武控制之下。
更何况就算是要留这样一位平阳郡的长官在西沧,那林长史也不至于要长时间待在距离边境最近的城池,他大可去郡府接管西沧事务,应当更加符合常理才是。
但除非在西沧的北境军中有另外一个皇族,否则西境之外的妖魔,不可能这般“乖巧”。
更何况李景殊自认眼“瞎”心不瞎,总有种真实的感觉,能够感觉到林彦弘身上一种与众不同的气魄,这份气魄俨然超乎林彦弘这个年龄和身份所能具备的,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气魄。
所以,李景殊心中得到了一个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去往这方面想的猜测。
——这位平阳都督府的长史大人,恐怕不仅仅有世上最年轻的探花、最年轻的都督府长史,这么些简单的身份……他的实力,深不可测!
说实话,在察觉到林彦弘应当也能镇住妖魔的时候,李景殊产生过不少千奇百怪的联想。
他甚至猜想过,林彦弘就是那位隐藏在北境军中的皇族。
所以林彦弘其实是某位皇族的私生子?
那按照距离远近来判断,最有可能是林彦弘生父的人,莫不是云水郡那位哲郡王?
又或者林长史年纪轻轻就被陛下派到平武去,其实是有什么深意?他与裕王世子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但裕王又是如何在镇守北境的百忙之中抽空到云水去,并且留下了林彦弘这个儿子呢?
林彦弘的母亲是出生蜀陵齐家的大家闺秀,李景殊自然不怀疑其清白,所以他更偏向于林彦弘是皇族私生子,被送到云水林家,被林氏夫妇抚养成人,长到后又回到了生父身边……
想来想去,李景殊觉得自己简直是疯了——他想的这些,明明感觉十分荒谬,却总比林长史一介平民却能镇住妖魔要来得可信些……听上去真是有几分可笑。
李景殊不知道的是,虽然他猜测的原因与真相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但结果却是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知道了这样一个惊人的“秘密”,李景殊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他身边的侍从。
李景殊并不是因为害怕不小心知道了“真相”会被灭口,他只是担心一旦这个“秘密”被公之于众,会让林彦弘不能继续留在西域镇守,进而影响到西域的安稳。
至于裕王府和林长史到底有什么瓜葛,李景殊不想知道,也不敢知道。
……
以三公子的聪慧,他明明应该察觉到了什么,却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一句都没有提过。
林彦弘对彼此的“心照不宣”十分满意,连带着对李景殊也多几分礼遇。
——祺王虽然是反王,但李景殊对西域也算是尽了一份心……光是这份留下来保护边境的勇气和决心,就值得赞许。
更何况,虽然李景殊到最后已经是勉力而为,但他至少为北境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在西域崩溃之前及时抵达,接下这个虽然烂、但不至于烂到无从下手的摊子。
现在李景殊作为一个潜在的“知情人”,能够自愿保持沉默,给林彦弘他们省了不少麻烦,让林彦弘放心不少。
而且根据裕王送来的信,林彦弘就更不可能对李景殊做出什么“杀人灭口”的事情了。
反王之一的靖王覆灭之后,裕王自然可以腾出手来,全力解决另一个反王,祺王。
相比于靖王,原本就已经不怎么使用“天雷”的祺王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根据以往这段时间祺王的暂时蛰伏可以看出,他手上的“天雷”应当已经不剩多少,要不然就会跟靖王一样,一鼓作气直捣天京了。
没有了“天雷”,西昌军就是一支非常普通的军队,祺王的人连京大营都未必能够抵挡的住,更何况还有北境军这支虎狼之师一起围剿西昌军。
林彦弘估摸着,裕王殿下要解决祺王,怕不用十数天就能做到,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裕王殿下来说,真正考虑起来比较困难的,恐怕是决定接下来怎么做。
要做出怎么样的安排才算合理而有效,能尽快让千疮百孔的天京、四境,乃至整个梁州恢复往日平和繁华,百姓能回到家园,安居乐业。
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想四境的统帅,要如何调整。
东面不用说,惠王是四王中唯一没有进京的,他老老实实待在东境,朝廷要他发兵他就发兵,要他分兵他就分兵,半点没有留人把柄。
除了“胆子小”、不愿承担责任这点显得有些“懦弱”,但“懦弱”显然也有这种“懦弱”的好,起码自己的位置坐得牢牢的,能够好好把东境抱在自己怀里。
今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东境的事情,不出意外应当都是惠王和惠王世子要管的事情。
除此之外三面的安排,却着实让人头疼。
首先,即将登基为帝的裕王殿下是不可能再回北境了,连带着裕王妃也会跟着裕王世子和小殿下一同进京。
除非裕王殿下要把才刚满周岁的小儿子留在北境镇住妖魔,否则裕王一脉不可能再在平武继续生活下去。
与之相对的,靖王和好不容易逃出京回到父王身边的靖王世子都已经亡故,靖王的几个儿子不像李景殊那样被留在了原地,所以这次也跟着靖王一起归了天。
靖王一脉至此已经彻底断绝,就算朝廷想让靖王后裔再守南域,恐怕也没这个可能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还活着的祺王和祺王世子身上,亦是如此。
就算裕王再有自信,朝臣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犯上作乱的祺王再回西域成为一方霸主,否则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趁机卷土重来。
靖王一脉死绝之后,恐怕祺王一脉是现在众朝臣最“关心”的一脉,巴不得他们也跟自己“难兄难弟”一样,自我解决了才是。
而李景殊作为被留下来的那个,情况似乎尤其尴尬。
但林彦弘却知道,他反而是祺王一脉中唯一有一线生机的人。
第158章 登基
“相信三公子已经知道了京中的情形,靖王伏诛,另一个反王祺王孤木难支,应当不足为惧,裕王殿下不久之后就会登基为帝……不知三公子心中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