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弘的病情开始反复,一个月里昏睡数次已成常态,甚至有时候会变成先祖返魂的形态,连续两三天都恢复不了人形。
不要说让林彦弘一个人留在都督府了,就是让他一个人留在曲都,李景承都放心不下。
不能留在府里,就只能放在身边亲眼看着。
李景承干脆让林彦弘变成先祖返魂的状态,将它装在自己衣襟里,带着到南岭去。好在天气已经转凉,衣服穿得厚实些,也不会被人发现。
只是平阳都督府这边,林长史就只能“告假”了。
这多少让好不容易拧成一股绳的都督府众人,有了些担忧。
在梁州绵延了几代甚至近两百年的世家中以乔、贺、赖、龚和陈氏五姓最为显赫。
早些时候,林彦弘与龚家旁系以及较为“年轻”的世家陈家建立了极深的“友谊”,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之后,陈氏在裕王府和都督府的双重支持下,开始崭露头角,龚家旁系也有了与本家分庭抗礼的实力。
尤其是裕王继承皇位、登基为帝后,陈家和龚孟常为首的龚家旁系都以“忠君”和“救世”之名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封赏,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龚孟常随即带领龚家旁系与本家分家,自成一脉,举族搬离,从此平武就有了岭东龚和岭西龚的两系世家。
由于赖家在战乱中准备发“国难”财,随后被朝廷下令抄家清算,是以平武、汉阳的五姓格局由原来的乔、贺、赖、龚和陈氏,变成了乔、贺、西龚、东龚和陈氏。
在此期间,贺家看准时机向都督府表明心智,至此,五姓之中有三姓世家已经与裕王府、都督府建立了联系,平阳两郡变得前所未有的“和谐”。
林长史虽年轻,但能力超凡、风姿卓绝,再加上为人磊落,对于给世家的承诺,从未食言,久而久之,反倒出现了龚孟常等人习惯于听林长史发话的状态。
如今他长时间告病,自然让有些人心慌起来。
一属官对已经升至曹参军的龚孟常道:“大人,长史大人又病倒了,半年来是第几次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龚孟常接到消息后,也是心中忧虑:“长史已经将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一切如常就好,有什么难办的。”
属官哪里看不出他满脸愁意:“早些时候听说林长史幼年身体羸弱,在京中也曾大病过,但刚见到本人时下官可是一点都不信的,林长史明明看着康健得很!谁知道这才过多久,竟然就印证了此前的传闻。”
其实也不算传闻,而是林彦弘初到平武的时候,为了想好对付他这个平阳都督府的长官,世家各自想办法去打听的消息。
“此前雍州和我州境皆有战乱,北境事务繁重,林长史还随皇长子殿下去了一趟西沧,显然是给累着了……好好调养一段时间,等过了这个秋冬,明年自然就好起来了。”
龚孟常嘴上这样安慰那属官,其实是在自说自话地安慰自己。
在北境,他们岭西龚归根结底依仗的是曾经裕王府、现在的平武行宫,但其实他们能真正与之对话的,却是林长史。
林长史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跟平武行宫对话的桥梁,不好也不能跟皇长子李景承说的话,却可以跟林长史说。
大多时候,林长史的笑容简直跟春风一样,让人亲近还信赖。
只要他们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很少有不能跟林长史谈成的事情。
万一林长史就这样一病不起,甚至……那他们岭西龚,陈氏,还有刚刚加入其阵营的贺家,过得恐怕都没有之前那般愉快了。
要说这北境的土地上,除了李景承,谁最希望林长史赶快好起来,当属龚孟常他们。
“林长史还这般年轻,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但愿他吉人天相,快点好起来吧。”
……
一场酣战之后退回帐中休整,李景承大步迈向床榻,走到床边就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抱出还在昏睡的小家伙,把它轻轻放在被子中。
陷在被子里的猫其实已经是成年模样,但不知是不是因为本体不太康健,所以身形娇小,比猫崽时候大不了多少,还是小小的一团,李景承单手就能捧住。
当初李景承的先祖返魂还没有变成成年体,小狼崽和小猫崽躺在一起,看上去也大不了多少。
现在变成成年体的银狼,林彦弘的先祖返魂被银狼的尾巴整个圈在里面,还有富余,可见两者变化差距之大。
李景承看着它窝在被子里,呼吸微薄到几乎不可闻,心疼得无以复加,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它的背,好似抚摸易碎的珍宝。
林彦弘似有所感,稍稍翻身,两只雪白的小爪子动了动,搭在了李景承的手腕上。
李景承恨不得以身相代,替他承受这一切的病痛折磨,也好过现在这般,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他受苦。
“永远陪在我身边……你许了我的,不可以食言。”李景承屈下身,亲吻了它的额头。
这时候,有影卫在外小声禀报,李景承将薄毯拉过来,正好盖住了林彦弘的先祖返魂。
影卫进来后,行礼后道:“殿下,京中来了消息,悟觉大师已经准备从皇城出发,预计三日内抵达曲都。”
李景承闻言,瞬间立起了身来:“当真?”
他这般激动,其实实属罕见,跪在床前的影卫却依旧面无表情,恍若不知地回道:“回殿下的话,是陛下亲传的消息,应当无误。”
果然,悟觉大师在第三天的清晨顺利抵达曲都,他没有休息,见到李景承后直言道:“林施主在哪里?”
李景承见大师满脸疲惫,俨然比上一次见面苍老了许多,心中十分愧疚,但还是回道:“请大师这边请。”
随后,他亲自带着悟觉大师到了林彦弘的房间。
悟觉大师看到的,依然是林彦弘的先祖返魂,他小心地探看了一番,然后很是沉默了一阵。
李景承见状,心中一沉,却不敢贸然开口,沉默的时刻,每一息都过得极其艰难,气氛低沉到好像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人窒息。
过了很久,李景承听到悟觉大师言道:
“景承,恐怕要带彦弘去京中,方能救他性命。”
第164章 回京
悟觉大师从京中出发到平武再返回,不过数天时间,李祈裕得消息后到悟觉大师所住宫殿探望。
“弘休在何处?”看到浑身透着疲惫之意的悟觉大师,李祈裕问道,他虽面无改变,但语气中有一丝关切之意。
悟觉大师没有立刻回答李祈裕的话,而是转而看向内间方向,似有难言之处。
正在李祈裕感到奇怪之时,悟觉大师叹了一口气道:“阿裕,有件事我想请求你……”
悟觉大师和宣帝乃一母同胞的兄弟,因和宣帝为双生子,其父显帝为防双生子兄弟阋墙,于是将生而带有发冠的宣帝留在宫中,以储君培养,而将幼子送到镇国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