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松:“……”
你的偶像滤镜是不是有点厚啊喂!
……
待阎法德离开后,陈子航恢复正常,他开始给高长松补课,这补课的中心内容还是阎法德。高长松本来以月半眼看陈子航,可听着听着发现,衍生出的干货真不少。
陈子航崇敬阎法德,是因他的能力十分突出。你说建普通的佛塔、道观也就算了,他是能够建洞府,搞人造洞天福地的。
这其中的门道可多,找福地,最基础的是选址,是看风水。此时风水还不叫风水,《淮南子》有言:“堪,天道也;舆,地道也。”这是看天道运行与地气流转的术法,洞天福地需要建在天道之灵气与地脉汇聚之所,因此大匠得精通堪舆术。
陈子航道:“习堪舆术者,需看天、看地、看风、看水,最重要的还有天地中流传的气。”这里的气指清气,也指灵气。
那如何找到灵气汇聚的穴眼?这其中又有五步,分别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
经过一番讲解,高长松明白了,这大匠最起码也要是个风水大师。
可风水大师只是最基本的,接下来才是真功夫,洞府中能没有聚灵阵吗?有了聚灵阵能没有结界吗?这都有了,就要想想为什么叫洞天了,因为“洞中自有一番天地”,这就要掌握袖里乾坤之术的放大版了。
陈子航道:“我曾见过一洞府,建在香炉之中,香炉飘香,人入香中就可进洞府。”他赞叹道:“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设计。”
“那香炉又是世外陨铁打造的,神兵利器也不可破,若说有何问题,便是那香炉若落入敌手,人只能被封在其中,几十上百年不出了。”
高长松:emmmmmmmmmm
精巧是精巧,但好危险哦。
陈子航又说:“我等道门下的炼器师不少,有人说炼器到极致,便该炼洞府,这点我虽不完全认同,却也认为不无道理。”
高长松明白了,合着全才才能成为大匠啊!
……
阎法德投入十二万分的精力建设唐朝历史上第一座蒸馏酒坊,高长松也不忘带高力一同守在天锅旁等出酒。
同庄的高力与高志虎都被他调到天锅这。高力年纪比高长松大,人长得比较敦实,高长松就安排他给天锅底烧火,再将那些酒液汇入大锅中。
高志虎的年纪小,他家境有些艰难,才被耶娘送来学手艺,高长松看他小胳膊小腿,不忍让她干重活,眼下像块砖头,四处补杂活。
他被安排的新工作,是将蒸馏过的酒一勺一勺舀入小瓷瓶中,高长松仿造未来五粮液的瓶子,定制了一大堆小瓷罐。
是乡下常见的粗瓷,而非细腻的白瓷。
中国民间卖酒,往往是胡姬拿勺给人酤酒,因此才有打壶酒的说法,高长松的蒸馏酒是要走高端路线的,哪能这么搞,定要搞得规规矩矩,看着就有档次。
他甚至请人刻了一方小印,上书“十二郎”三个字。高长松问做瓷瓶的师傅,在泥面上烙浅浅三字影不影响陶瓷质量,人家大手一挥道不妨事,高长松便在瓶子上工整刻下。
他充满豪情壮志:未来有今麦郎,今有十二郎,待此名吹遍长安,就是他去做胡商之时!
非常有志气!
高长松将这批酒转交给亲自来收货的黄千里,谁知对方一脸凝重地凑近他,跟他说了一句:“十二郎,我觉着不大对。”
他说:“来快来看看,我家是不是闹鬼了。”
高长松:???
又怎么了?
第73章
黄千里家的气氛不太妙。
本来,思及十二郎酒要从他家流出,黄千里都掩不住自己飞扬的眉角,饶是他经历过朝代更替,与胡商打半辈子交代的耶娘,首尝蒸馏酒后也啧啧称叹,他阿耶喟叹:“哪怕是唐王,也不曾喝过如此香醇的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蒸馏酒的美名定会随着商队的脚步,传遍丝绸之路。
一时间,黄千里家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只觉自己与高十二郎偶然结识,是天大的福气。有时黄千里也会想,是否因貔貅在他家闹过一痛,才会有这份财运。
他的好运并未维持多久。这天丑时,黄千里正处酣眠之中,耳边却传来幽幽的歌声:“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那歌声清脆婉转,在深夜极具穿透力,可不知为何,对黄千里来说,歌声十分飘忽,一会儿宛若有人在他耳边哼唱,一会儿又像来自远方。
黄千里只感自己身处梦中,他像是被四面楚歌包围的士兵,无论冲向哪个方向,都能听见悠扬的乐声,时间久了,甚至有些恐惧。
第二天上午,他睁开眼睛,感到头昏脑涨,可耳边还像是萦绕着歌声一般,几乎能将它唱出来。
黄千里饱读诗书,他总觉此曲有些耳熟,却不知从何处听,因此找到朋友中学富五车的,询问来处。
那郎君眯眼听后笃定说:“是隋大业年间的民歌。”
黄千里一听,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不能够吧!
对方却言之凿凿道:“你看,这‘杨花漫漫搅天飞’的杨,就是隋炀帝的炀,哎,这首民歌影射杨广的昏庸无道,祸国殃民,是亡国之歌啊。”
正因是亡国之音,才流传下来了,毕竟隋朝亡了,唐文明才能起来啊。
黄千里:。
那问题来了,土生土长的,没有感受过隋末唐初战乱的他,怎会梦见这首亡国民歌呢?而且唱得有鼻子有眼的。
黄千里发自内心祈祷,这是他第一次听见这首歌,也是最后一次。
当然啦,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接连几天,他都梦见了这首歌,而且黄千里总觉自己处在半梦半醒之中,身体很沉重,意识却轻飘飘的,他多想睁开眼睛,却发现眼皮有千斤重。
只有一天,他是成功从梦中惊醒了,可在醒来时,乐声也戛然而止了,他环顾四周,再也找不到为他歌唱的人了。
黄千里不由问询自己,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
*
高长松听完黄千里的故事暗自称奇,他赶紧打开慧眼将黄千里从上到下扫视一圈,并未发现什么不妥。
他向黄千里宣布,他身上毫无被用厌胜之术污染的浊气。
黄千里一拍脑袋:“这不可能啊!”他跟高长松坚持道,“那一定是隋年间的孤魂,以这种想法吸引我的注意力,他有什么想告诉我的,我却不明白他的意思,无法帮他解决怨气。”
高长松:“……你这么想没错,可我却未发现什么。”他心说,黄千里联想能力还挺强啊,这一看就是传奇看多了,动不动就脑洞大开。
黄千里切入正题了:“其实,不仅是我,我阿耶也在遭遇相同的困扰,大约十天前,他时不时就能听到有隋人在梦中唱歌,我还年轻,睡不好也就罢了,阿耶身体不再硬朗,得好好睡。”他阿耶阿娘又是给随军烧纸钱,又是做法事超度,就为了把隋军的冤魂送走。